1.白云空港我的家诗歌一望无际的澄蓝,延伸到天边。近处,是层层透明洁白的浪花,一推一涌地扑到沙滩上,再害羞地退去,在金黄的沙上留下棕色的水印;远处,海浪变地文静了许多,只是轻微地上下起伏晃动,在阳光下泛着明亮的光泽。天清澈蔚蓝,干净的像一块淡蓝的水晶,清风在上面撒下几片柔软的云彩,让这个夏季的空气愈加清新舒适。 我提着鞋,两脚一深一浅地跟在哥哥和姐姐后面。攀上一组礁石上,发现了上面的一个小水洼,海潮退去,却在这里留下了奇妙的痕迹。水草在里面安静地生长,绿而透明的茎叶相互缠绕左右摇摆。礁石壁上长着小小的海葵。淡黄似向日葵花盘的小海葵贴壁而生,柔软的触手在水中来回摇动,真如风中颤动的向日葵的花瓣,用手轻轻动它,那些触手便像受到惊吓似得飞快地合拢,收缩成花苞状,几秒钟后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我惊喜地看着眼前这幅大海的缩影,在这个小天地里,依旧有自在生活着的小生物,如此惬意,如此精致的生活着。 忽然,一点黑色的细影从我眼前滑过,仔细一看,“呀,快看,有小鱼”我激动地叫起来,清楚地看到一条纤细的青灰色小鱼在水中静止,只有两鳍和尾巴在来回摆动。哥哥和姐姐凑过来,好奇地寻找,吓得小鱼飞快地逃进丛丛碧绿的海草中了。哥哥用手搅了搅水,里面的一草一石顿时变的恍惚起来。“我们来抓小鱼吧,怎么样?”哥哥提议,立马得到了我们的赞同。我们在一个塑料袋里盛了点海水,就开始挨个水洼里找小鱼。终于在一个稍大的水洼中发现了一条大约8厘米长的灰黑色小鱼,哥哥把食指放在嘴巴上示意我们安静,他把手缓缓插于水中,慢慢向小鱼下方靠拢,我和姐姐都屏住呼吸,尽量压制自己紧张激动的心情,目不转睛地看着哥哥逐渐向鱼儿逼近的双手。而此时的哥哥,也是一脸紧张与关注。突然,他快速地将手靠合,猛地一捞,水洼里的水不安的晃动,随着“哗”地一声响,那条灰黑色小鱼连同海水被哥哥捧在了手心,细长的身体在哥哥厚大手心里,显得是那么灵巧可爱,我们兴奋的将小鱼转移到袋子中,三颗脑袋凑在一起高兴地讨论着。 湿润的海风穿过我们的发丝,撩拨着我们的衣角,风中夹着海鸟高昂的鸣叫和海波温柔的低吟,还有阳光柔软的问候吻,嘴角荡起满足的微笑。美丽的青岛,美丽的海边,美丽的,我的家。 不舍的将鱼儿们送回大海,夕阳橙红的余晖里,我们笑着走回家。 2.写白云的现代诗有哪些蓝天与白云 李芳清/诗 总在你的眼前飘来飘去 不知是否能为你增添乐趣 我的活泼 我的随意 能否为你的蔚蓝赋予诗意 我与你 总是难舍 不管我走到哪里 都在你多情的目光里 即便我飘到天边 你也会寸步不离 这也许就是缘分吧 什么力量也无法把我们分离 狂风、台风多次使坏 也没把我怎地 到头来 我依然还徜徉在你温暖的怀抱里 你仍旧是我的蓝天 我还是那朵在你眼前 飘来飘去的纯洁的白云 3.蓝天,我的家 诗歌我的家,在山的旮旯 没有车流,没有大厦 只有满坡的山花 还有泉水的滴答 我的家,在山头 月亮檫屋顶 太阳火辣辣 还有山风的野撒 我的家,在水洼 茅草摇曳,没有浪花 只有变压器的“嗡嗡”声 还有野鸭扑水的“啪啪啪” 我的家,在河口,在版纳 头顶芒果 脚踏菠萝 还可顺手摘下香蕉一挂挂 家的名字,没污染 拉达冲、乍黑甸、冷水沟、烂泥坝 原汁、原味、原生态 全是民族锁定的原文化 家的摆设不豪华 没有一件奢侈品 只有开关、刀闸、电流、电压 还有银线、仪表、温差 迎峰度夏,是家忙的季节 重重叠叠,叠叠重重 象竹节拔高“唰唰唰” 又象此起彼落闹春的青蛙 五一、十一是家的圣诞 圣诞-光明-传唱 我的家,是光明的信使 我的家,是南网情中的变电站 西电东送,是家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呀 没有驼铃的叮铛 也没有蓝天、沙漠的平坦 只有险相环生、山高水长 这一串串的阳光工程呀 象亮晶晶的葡萄 又象亮闪闪的玛瑙 责任千斤担 不违章、不麻痹、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每一字都是沉沉的一座山 我爱,我的家 尽管,昨天在回家的路上 耳旁仍响着‘爸爸、爸爸’的呼喊 女儿在风中摆动的小手呀 挥动的是妻子颗颗滚动的泪花 我爱,我的家 小径上,牛车的吱吱呀呀 还有披星戴月的步伐 锁定的目标呀: 不能延误拉好分、合闸 我爱,我的家 在家深䆳的夜里 数着一闪一闪的星星 就象望着女儿的眼睛 那高高的铁塔 多象我望妻的背影 我爱,我的家 家的标志―― 是万家灯火,电的牵挂 我爱,我的家 家的链接“L”,是银线灵动的飘洒 我爱,我的家 家的形状是南大门的“网” 而我是网中的人 而我是网中的魂 我依恋,我的家 就象一对痴情男女的对话: “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 “无论你步履蹒跚,走到天涯” 我都与你同在—— 一网情深,爱到永远…… 4.描写白云 古诗有白云的诗很多,但不是专门描写白云的 白云谣 先秦无名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白云歌为李紫□作 王冕 我歌谪仙白云歌,清风飘飘吹女萝。 女萝风飞白云出,秦山楚山争嵯峨。 秦楚之山青欲舞,白云不向湖山住。 忘机在我读书窗,要养贞姿归太素。 满山红紫光陆离,白云施施自无为。 奔腾汹涌作霖雨,白云悠悠若无侣。 白云在天不可呼,白云在地不可孤。 卷舒变灭了无意,粲粲不受纤尘污。 我与白云皆幻住,白云与我应同趣。 孤飞感我庭闱情,回首青山不知处。 我欲高飞洞庭船,赊月买酒邀谪仙。 为君唤雪梅花天,握手一笑三千年。 青山白云歌 陆游 青山白云翁,放浪酒中死;埋骨长松根,夜夜听溪水。 松老会作薪,骨朽会作尘;但留千载狂名在,知我它年自有人。 白云诗 鲍照 探灵喜解骨。 测化善腾天。 情高不恋俗。 厌世乐寻仙。 炼金宿明馆。 屑玉止瑶渊。 凤歌出林阙。 龙驾戾蓬山。 凌崖采三露。 攀鸿戏五烟。 昭昭景临霞。 汤汤风媚泉。 命娥双月际。 要媛两星间。 飞虹眺卷河。 泛雾弄轻弦。 笛声谢广宾。 神道不复传。 一逐白云去。 千龄犹未旋。 5.黄河远上白云间全诗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凉州词》,又名《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以河与山的异类相对,胜于沙与山的同类相对。 黄河更远较黄沙为优。试看,“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边关已够荒凉了,再配以黄沙蔽天的画面,令人凄惨难堪,从而感觉到边防将士是处于绝境。 好在作者以独到的眼光,透过无际黄沙看到了波涛潮湃的黄河,在“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后面,展现出边地壮阔的风光,使人从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中,看到孤城并不是真正的孤立,边防将士有伟大祖国作其后盾。这首诗正因为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作为起句,才使全诗情调悲不失其壮,没有半点颓唐气氛。 6.诗歌《家》的原文《家》 (甲组)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乙组)密密的树林是鸟儿的家; (甲组)绿绿的河水是鱼儿的家, (乙组)青青的牧场是牛羊的家; (合)可爱的四(1)班就是我们的家; (甲组)你装满欢笑,盛满向往, (乙组)你那么平凡,那么灿烂, (甲组)当太阳升起,你张开臂膀, (乙组)一朵朵鲜花扬起笑脸。 (甲组)上课有和谐的课堂, 下课有快乐的小鸟。 (乙组)我爱你写满知识的黑板, (甲组)我爱你整齐干净的桌椅, (乙组)我爱你可亲的老师, (甲组)我爱你活泼的同学。 (乙组)明亮干净的教室,是我们的乐园。 (甲组)你为我拍去摔倒的泥土, (乙组)你为我擦干伤心的眼泪, (甲组)是你给予我幸福, (乙组)是你给予我温暖。 (合)这里盛开多彩的花,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全班合:班荣我荣,班耻我耻,四年级一班,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 7.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的。 东山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曾经隐居之处。据施宿《会稽志》载:东山位于浙江上虞县西南,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了解这个,就会觉得诗里那蔷薇、那白云、那明月,都不是信笔写出,而是切合东山之景,语带双关。李白的诗就有这样的好处,即使在下笔时要受东山这样一个特定地点的限制,要写出东山的特点和风物,但成诗以后,仍显得极其自然和随意,毫无拘束之态。 李白向往东山,是由于仰慕谢安。这位在淝水之战中吟啸自若,似乎漫不经心地就击败苻坚百万之众于八公山下的传奇式人物,在出仕前就是长期隐居东山。当匡扶晋室,建立殊勋,受到昏君和佞臣算计时,又曾一再辞退,打算归老东山。所以,在李白看来,东山之隐,标志一种品格。它既表示对于权势禄位无所眷恋,但又不妨在社稷苍生需要的时候,出而为世所用。李白向往的东山之隐,和谢安式的从政是相结合的。在陶醉自然、吟咏啸歌之际,并不忘情于政治,而当身居朝廷的时候,又长怀东山之念,保持自己澹泊的襟怀。李白一生以谢安自期、自比。“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忆旧游赠谯郡元参军》):“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都是在不同的处境和心情下,从不同的角度想到谢安和东山。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正在长安。唐玄宗亲自下诏召他进京,看来是够礼贤下士的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给他象谢安那样大展雄才的机会。相反,由于诗人的正直和傲慢,却招惹了权贵的忌恨。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这就是李白这首诗的背景。从“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可以看出,诗人在默算着离开“东山”(实际上指进京以前的隐居之地)的时日。流光如驶,岁月老人。他有象谢安与东山那样的离别,却未成就象谢安那样的功业。因此,在诗人的沉吟中,已经包含着光阴虚度、壮怀莫展的感慨了。当初,诗人告辞东山时,又何尝舍得丢开那种环境和生活呢,只不过为了实现匡国济世之志才暂时应诏而去。但如今在帝城久久淹留却毫无所成,又怎能对得起东山的风物呢?所以“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两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一方面是向往,一方面又有一种内疚,觉得未免辜负了那儿的白云明月。 这首诗应该看作是李白的“归去来辞”。他向往着东山,又觉得有负于东山。他无疑地是要归去了,但他的归去却又不同于陶渊明。陶渊明是决心做隐士,是去而不返的。李白却没有这种“决心”。“东山”是和谢安这样一位政治家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的。向往东山,既有隐的一面,又有打算待时而起的一面。“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他的东山之隐,原来还保留着这样一种情愫。诗中李白隐以谢安这样一个人物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是何等澹泊,何等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