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丁玲的诗有哪些,跪求啊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 2.丁玲在散文上的地位丁玲是一鸣惊人的女作家。她是在精神上苦极了的时因为寂寞,为造 反和革命写起小说来的,于是,她的小说就不得不充满了对社会的卑视和 个人的孤独的灵魂的倔强的挣扎。 丁玲是当代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散文创作历程长达六十年, 漫长的写作道路上,她奉献给读者约一百五十万字的散文人,出版 了十几本散文集。在她散文创作的每一个时期,都对当时的创作 有较大的影响和贡献。因此,全面探讨丁玲散文创作价值,对现 当代散文创作及理论建设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然而,丁玲散文研究与她散文所取得成就和贡献并不相适应。 当前国内丁玲散文研究现状是:丁玲散文研究较多停留在对丁玲 某一作品的具位分析上,缺乏总体的认识和把握:通行的现代, 特别是当代文学史著作对丁玲散文创作没有作全面、客观的评价, 对丁玲散文在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缺乏应有的论述。 针对近几年来学术界丁玲散文研究的状况,本文就丁玲散文 创作的价值作了探索,企图还它以本来的面貌。 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着重分析丁玲散文作品中所反映的时代、社会内涵, 消指出丁玲散文从侧面反映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历久变 化,描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可以说它是一部反映中国 人民在半个多世纪来不懈抗争、艰苦创业、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 巨著,是一部英雄的“诗史”。 第二,指出丁玲在描绘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塑造 了自我形象,她把个人命运溶入历史进程即中国**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在不断的社会斗争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展现出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员的精神世界,高尚的情操,开阔 的胸襟及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第三,对丁玲散文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作了一一阐述,指出她 的作品融小说艺术于散文之中,小说化的人物描写行云流水,不 拘一格的结构;多姿多彩、引人向上的意境隽永苍劲和凝练和 谐的语言。 第四,结合丁玲散文的创作历程,分析她的散文对于中国现 当代散文发展阶的贡献。我把她的散文创作分为三个时期即, 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九年为第一个时期;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八 年为第二个时期;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六年逝世为第三个时期。 (丁玲到达延安前的散文数量不多。对当时文坛的影响不大,不 拟论述)。她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党所倡导的文学发展的方向,反映了几个历史阶段新的社会生活,描绘了许多不同个性特点的普通 劳动者及其干部的形象;她吸收了小说、诗歌、议论等的艺术手 法,形成散文小说化、诗化、议论化等文体特点。这种融汇其它 艺术门类于散文之中的表现手法,许多散文家都曾运用过,但丁 玲表现得尤其突出、鲜明。丁玲的散文风格既有独特性,又有多 样性;或冷静思索,或酣畅抒怀,或大气磅礴,或柔婉多姿,不 一而足。这些将大大地丰富中国现当代散文品种,便之呈现更 加绚烂多彩的艺术境界。 第五,从丁玲作品的社会反响来论证丁玲的散文的价值,文章从众多的评论中,引出“丁玲是个散文大家”,又介绍国外对 她的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引用美国文学艺术院授予丁玲荣誉院士 的证书,称赞她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作为 结束。这里所说的“诗人”据我们的理解,指的应是丁玲的散文 创作。 这篇论文在论述丁玲散文创作特点时,把她与新文学的奠基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鲁迅、郭沫若.茅盾的散文创作作比较,揭 示她的散文创作的特色。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丁玲是继鲁迅 郭沫若、茅盾之后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又一富有独创性的杰出散 文作家,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也是二 十世纪世界散文文坛上享有盛誉的大作家之一。 本文用意在于探索丁玲在现当代散文史上的价值,以期引起 学者们进一步研讨她的散文作品在二十世纪中国或世界文坛的独 特贡献,从而有助于探讨她的散文在中国现当代史上的地位,促 进社会主义散文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扩大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在 世界文坛的影响。 3.读丁玲的诗集 体会到了什么有弟弟的感觉真好——试读商晓娜新书《绝佳拍档》在独生子满天飞的今天,谁家要是有对双胞胎那很是叫人羡慕的,尤其是眼巴巴渴望着拥有小伙伴的孩子们。 这样看来,马一左和马一右真是幸运呀,幸好他们出生在一个家庭里,幸好他们有着共同的爸爸妈妈,更加幸运的是,他们居然还是好朋友!这一切全因为他们就是一对双胞胎兄弟。《绝佳拍档》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马一左和马一右身上的。 马一左胆小,马一右胆大,他们在一起,总是那么性格鲜明,可奇怪的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分不清他们谁是谁。一会儿管马一左叫马一右,一会儿又把马一右当作了马一左,真是乱极了。 幸好,他们自己很清楚谁是谁,但是,有时候还是乱套了。马一左忽然很想当一回弟弟,因为当哥哥很累,偏偏自己还胆小,很没面子的,可弟弟马一右不干……慢慢,我的头都被这哥俩搅晕了,到底他们俩怎么回事呀?亲爱的读者,你还是自己去看书吧。 不过我告诫你们,读这本书千万要有耐心,千万别被那个写故事的作家把自己的大脑给搅晕了,不然的话,你会晕倒。比如,那个马一左和马一右都干了些啥?你要是不小心就会弄混淆的,别怪我没事先告诉你。 其实我还可以把自己总结的一点体会说给你——马一左和马一右基本上是憨憨的样子,所以才会……马一左穿高跟鞋?笑死人了,他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扭伤了脚。还有,马一右玩游戏惹恼了米小小,这可叫他吃尽了苦头,不得不给米小小写道歉信;再有,无聊的病假那个故事里,马一左的故事结尾真不错,得到了小乔老师的关心和大家的关心,他也开心;其实,我敢说,闹别扭的星期一这个故事才是正题儿,因为书名取自于此,真正的故事在这里藏着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的星期一综合征也不小,起码和大人差不多,但毕竟有区别,都需要心理安慰。 总之,你会明白,爱闯祸的是马一左,因为他胆大,顽皮一些,老实些的孩子是马一右,因为他胆小,听话一些。说来说去,如果你认真仔细看一看这本书开头的那张“绝佳拍档人物档案”,你就很清楚了,用不着我多说了。 马一左和马一右这两个人实在是太好认啦。这本书呀,完全不是很多人嘴巴里说来说去的什么“校园小说”,或者说,“校园小说”这四个字根本不能概括它的内容。 我总以为,自从杨红樱阿姨把“马小跳”整的全国到处乱跑以后,我们的眼睛里就只能看到贴着“校园小说”标签的故事书在书店里卖了,幸好,一些爱“乱乱乱”的写故事的作家真不错,总想着写一些“与众不同”(注意,这个成语很厉害,如果你拿来和同学说话,他们会佩服你的)的校园故事,本书就是专门写马一左和马一右的,所以,它不是那种已经很普遍的校园小说了。从2004年开始,商晓娜开始为孩子们写故事,一开始的《魔法听诊器》完全充满了童话的瑰丽色彩,《我把精灵带回家》添重了这种色彩,直到《拇指班长》开始,她的故事摇身一变,就像童话故事里的仙女一样,脱离了杨红樱小说马小跳的影子影响,开始了自己的风格探索。 但毕竟,遗忘的影子不是一下子能够丢掉的,所以,有了“南有杨红樱,北有商晓娜”的说法,我以为,这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对她的创作有微词,毕竟,她还是处在杨红樱的影子下生存。可是,《绝佳拍档》的问世,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敢说,谁再敢小瞧这个写故事的作家,那就不单是犯了众怒,而是要遭到全体小学生痛扁的了。 商晓娜把写故事当作了很严肃的事情来做,一种很庄严的儿童文学的小说味道和当作家很神圣的使命感就会悄悄进入她的故事里,叫你能够察觉到。比如当马一右和他找来的一年级“弟弟”陆丁丁大摇大摆纵横在校园里的时候,你能够感觉到,两个小学生的心态和自我陶醉的气氛一下子扑向了马一左和他身边的同学。 由于本书是一个个精致的小故事缀成的,这就像一串串珍珠,被一根,不,是两根看不见的线串了起来,马一左和马一右就是这线上的两个小蚂蚱,跑又跑不了,拴在一起又别扭(谁叫他们是兄弟呢,还是很少见的双胞胎兄弟),所以故事才会像一串串铃铛一样,时不时在你耳边丁玲作响。《帐篷事件》里,马一右猴急得恨不得马上把买回来的帐篷搭建在客厅里,结果是在餐桌边出了事,妈妈端着菜一出来就被帐篷绊倒了,气不说,还把菜碗扣到了帐篷上。 那个慢悠悠的马一左呀,居然什么也不管,叫马一右自己收拾烂摊子,再后来,马一左和马先生马太太一起“怒视”马一右,觉得他闯祸了。这里,两个“小马”正好做了对比。 爸爸妈妈和双胞胎儿子也正好做一个比较。在一般的家庭里,发生这种事会怎么样呢?老爸会动手揍人,老妈会骂个不停,可怜的闯祸的孩子只有灰溜溜躲到了小屋子里哭泣,那个没闯祸的家伙大摇大摆来享受美食,结局大抵就是这样的,但是真好,在马家没有这样,虽然马一左和马一右开始对骂,但那只是他们打嘴仗,丝毫不损害他们的关系。 马先生马太太呢,答应只要他们安静,就可以修好坏了的帐篷,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买一个新的。马一右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还能说什么呢?有了这样的父母还不够吗?俗话说,舌头和牙齿总有磕磕绊绊的时候,马一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