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诗歌 作者任溶溶《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这是任溶溶写的一部书的名字,书中讲了很多和儿童有关的小故事,妙趣横生,很有可读性。 至于题目提到的诗歌则是这本书的卷首题诗,原诗以及赏析如下: 一、原诗如下: 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我不是个童话里的人物, 可连我都莫名其妙: 我这个人忽然可以很大, 忽然又会变得很小。 --任溶溶《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 二、关于这一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歌一孩子的视角来思考,表现了孩子纯真的品格,尤其是对于生活中孩子的烦恼的心态描摹的很是形象生动,其实这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不过作者把它形象化的写出来了罢了。 三、相关的原文如下: 有时候,我觉得大人们确实有些奇怪。 就拿我妈妈来说吧,有时她会很发愁地看着我,叹口气说:“丁儿丁儿,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可有时她又会紧紧把我抱住,好象很吃惊地说:“丁儿丁儿,你怎么长得这么快啊?” 把我都搞糊涂了:妈妈到底想说什么啊! 有一天妈妈抱着本书在读,一边读一边乐,我猜那肯定是写给我这么大的小孩儿看的书,估计还会有好多好多漂亮的图画:妈妈以前给我买过很多这样的书呢。 真想知道那是本什么书! 妈妈真是很了解我,还没等我大喊:“妈妈,你给我讲书吧!”她就开始念啦。 “妈妈爸爸上普陀山去玩。 “我说:‘带我去好不好?’ “他们异口同声回答我说: “‘你不能去!你还太小!’” 对嘛对嘛,我爸爸妈妈也常常这样说呢:当我想要从妈妈手里抢过鼠标的时候,妈妈会这样说;当我想帮爸爸在墙上钉钉子的时候,爸爸也这样说;当我想要踩着椅子上书柜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一起大声吼: “不行,你太小了,太危险!”。 还有,妈妈,什么叫“异口同声”啊?我还太小,你给我讲讲好吗? 妈妈还在念书呢,大眼睛和胖脸脸上笑出了好多皱皱的小纹纹: “妈妈到了临出门的时候, “嘱咐我个没完没了: “‘你在家里要听姥姥的话, “你这个人已经不小!’” 奇怪,这里面的妈妈多像我妈妈啊。晚上睡觉的时候我自己把袜子揪下来,妈妈又是喜欢又是发愁:“丁儿,你都长这么大了,怎么还是光揪袜子啊?该这样这样这样脱嘛。” 还有每次带我出门的时候,妈妈老是让我自己走,绝对不会抱我一下!很快我就知道妈妈和景姥姥冯姥爷他们很不一样:她好象从来不会心疼我呢。所以,我就自己走吧,而且我还会很轻松很轻松地跟妈妈讲:“丁丁长大了,可以自己走路,自己上五楼!” 不然的话我又能怎么办呢? 而且,妈妈问过我:将来上幼儿园谁来抱你走路呢? 我觉得妈妈这个问题问得挺好的。 “爸爸回过头来,看了看我, “得意洋洋,背上背包: “‘不错,你都已经很大很大, “在家应该帮助姥姥!’” 怎么回事,连我爸爸的话也跑到书上去了? 我爸爸老是和妈妈说一样的话,这一点我早发现了!比如他带我出门,也会像妈妈一样说我大了该自己走什么的,可是从开始我就知道他不会像妈妈那样坚持的,只要我哼哼两声,跳上几下,他就会抱着我走啊走的。 嘿嘿,我还给他唱歌呢: “我有一个好爸爸。 好爸爸好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 我发现,每次我一唱这个好爸爸歌啊,我爸爸就再也不说让我自己走的事啦,还会使劲地亲亲我呢。 爸爸跟妈妈说起这事的时候,好象说我“狡猾”--才不管它是什么意思呢,反正我是爸爸抱回来的!妈妈讲的爸爸变成熊的故事里不是说,当爸爸的就应该背他的孩子吗?我不要爸爸背,抱抱就很好啦!:) 。 “狡猾”,是长大的意思吗? 其实我也常常想:我到底是长大了,还是没有长大呢? 每次想要试着像大人或者哥哥姐姐们那样干什么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可是爸爸妈妈们会马上跳出来说:“你太小!” 每次想要撒撒娇,像当当妹妹一样用奶瓶喝水,早上赖在妈妈怀里不让她上班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说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这样啊!” 前两天爸爸说我个子又长高了,妈妈说:“就像踩了弹簧一样,一下子就高了!” 我没见过弹簧,不过从爸爸妈妈的描述里我大概想得出是什么东西,而且,我觉得我就是一个踩着弹簧的人,一下子被弹得很高,高得谁都说我长大了;一下子又落了回去,变得像当当妹妹那样小。 真的,我就像妈妈念的那首诗里写的,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因为我踩着弹簧呢。 悄悄告诉你:我发现我可以自己控制这跟弹簧啦! 我想要探险的时候大人阻止我,我就说:“我已经长大了!” 我不想自己下楼的时候就对大人说:“你抱抱我吧,我太小了!” 这样,我才是一个可以自己控制的可大可小的人呢。 就像诗里说的一样: “请大家看,事情就是这样, “说变就变,实在太妙: “我这个人忽然可以很大, “忽然可以非常之小。” 嘘,这可是我的秘密,千万别告诉我爸爸妈妈啊。 2.求任溶溶的儿童诗,《强强穿衣服》的全文早晨七点多钟, 强强起了床, 看了半天的书, 他才穿衣裳。 穿上一个袖子, 他就去洗脸, 再穿一个袖子, 他去吃早点。 扣上两颗扣子, 他去玩邮票, 再扣两颗扣子, 中饭时间到。 穿上一条裤腿, 他去踢球玩, 再穿一条裤腿, 已经吃晚饭。 穿上一只袜子, 他听无线电, 等无线电听完, 都快闭上眼。 他再拿只袜子, 刚刚要穿上, 可是妈妈说道: “脱掉衣裳,快上床!” 3.任溶溶的文学评价儿童文学翻译任溶溶能用俄、英、意、日四种语言进行翻译。 他翻译过许多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普希金童话诗,马雅可夫斯基、马尔夏克的儿童诗,叶尔肖夫童话诗《小驼马》,意大利童话《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英国童话《彼得·潘》、《柳树间的风》、《随风而来的波平斯阿姨》,瑞典童话《长袜子皮皮》、《小飞人》等等 。《古丽雅的道路》、《铁木儿和他的队伍》等小说。 人们从任溶溶的译作中了解到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儿童作家、作品,得到了可贵的借鉴。任溶溶从事翻译的态度严肃、认真。 他翻译的作品都经过慎重的挑选和周密的考虑。它们或是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结合得比较完美,或在创作上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对小读者有益,而且也能对中国儿童文学创作起促进作用。 任溶溶十分注意在译作的文字上下功夫。他的译文通畅易懂,既忠于原作的精神风格,又注意汉语的规范化。 他在儿童诗的翻译方面,更有造诣,十分传神,不仅保留了原诗的内容、结构、意境,而且力求切合中国儿童的特点和理解水平,并尽量使翻译过来的诗句也有格律,以便读之上口,为小读者所乐于接受。他翻译的诗歌,对中国儿童诗的发展,不论在题材上或风格上,都有很大的影响。 儿童文学创作任溶溶也是一位深受小读者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自然、亲切、风趣、幽默。 创作有《小孩子懂大事情》、《给巨人的书》等儿童诗集,儿童诗《你们说我爸爸是干什么的》获全国儿童文学评奖一等奖;还有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都拍成了美术片。 他的《妈妈为什么不去开会》等故事、短篇小说《我是个美国黑人的孩子》和一些儿童诗等作品。 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中,作家用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缺点一下成了大人,去做大事,并为他们安排了一些出奇、惊险的际遇。这样,让孩子们看到了他们自以为无关紧要的小毛病的严重危害。 《一个天才杂技演员》,向小读者说明本领并非天生的,而是练出来的。即使聪明一点,不学或不肯勤学苦练,也得不到本领,有了本领也会荒废掉。 这篇童话无论是形象的刻划,还是情节的安排,都是极度夸张的,自始至终充满喜剧的气氛。这两个童话后来都由作者改编为美术电影,拍成后,更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和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