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牧遥出自诗经里那一句诗经·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赞畜牧兴旺,牛羊繁盛。 犉(音闰,二声):黄牛黑唇。一说牛七尺为犉。 濈濈(音及):聚集貌。 湿湿(音气):牲畜耳朵摇动貌。 讹:动。 何(音贺):同荷。担,引申为戴。 物:颜色。 蒸:粗曰薪,细曰蒸。 矜矜、兢兢:坚强貌。 骞:亏。崩:群疾也。 升:登。指入圈。 众:螽。蝗虫。 旐、旟:旗名。龟蛇为旐,鸟隼为旟。 溱溱(音真):众也。 2.《无羊》中谁谓尔无羊谁说你家没有羊?三百成群满山丘。 谁说你家没有牛?七尺高的有九十。你的羊群归来时,羊角齐簇满山头。 你的牛群到来时,只见牛耳晃悠悠。 有的奔跑下高丘,有的池边作小饮,有的睡着有的醒。 牧童归来时已暮,披戴蓑衣与斗笠,有时背着干粮饼。牛羊毛色三十种,牺牲足够祀神灵。 牧童归来时已暮,边伐细柴与粗薪,边猎雌雄天上禽。你的羊群归来时,羊儿小心紧随行,不走失也不散群。 只要轻轻一挥手,全都跃登羊圈里。 牧人悠悠做个梦,梦里蝗虫化作鱼,旗画龟蛇变为鹰。 请来太卜占此梦:蝗虫化鱼是吉兆,预示来年丰收庆;电蛇变鹰是佳征,人丁兴旺更吉利。 3.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什么意思意思是谁说你没有羊呢?你的羊一群就有三百多头。 全诗是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饣侯}。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旗去斤加与}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旗去斤加与}矣,室家溱溱。 意思: 谁说你没有羊呢?你的羊一群就有三百多头。谁说你没有牛呢?七尺高的壮牛你就有有九十多头。你的羊群聚在一起,只见羊角挤挤攒动,你的牛群来的时候,个个高大肥壮,只看见牛耳在不停地摆动了。 在那青山绿水之间的肥美的草坡上,一群群的牛羊饱尝着大自然的恩赐。有的顺着山坡缓缓而下,低头吃草觅食;有的在清澈透碧的清水池边悠闲地饮水;有的嬉戏玩耍追逐蹦跳斗殴抵角;有的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打瞌睡。牧羊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背着干粮,整天守护着牛羊,辛勤放牧,牛羊的毛色及品种很多,各色祭祀的牺牲全备齐了。 你的放牧人在放牧的时候,精心地照料牛羊,壮草嫩草配合着喂,并使它们雌雄交配,繁衍生养。看看你的牛羊群,个个肥胖健壮,很少发生疾病,而且驯练得极为井然有序,不论什么时候不衰落不溃乱。当牧人举臂指挥时,牛羊便都迅速行进。 牧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见到了众多的牛羊变成了鱼。部落里士气旺盛,聚众的旗帜变成了进军的旗帜。贵族大人请人为这个梦占眩,卜卦者说:群鱼象征丰收年,鸟旗招展人口添。此乃农牧丰收,人丁兴旺的好兆头。 4.分析《诗经》的艺术成就《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产生于北方,风格平易质朴。 除少数史诗中含着民族起源神话以外,《诗》中一般不表现超现实的事物,也没有浪漫的奇想和荒诞的情节。这一点与后起的楚辞有明显区别。 在此基础上,《诗经》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这些成就突出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鲜明的形象性 《诗经》中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 这些诗不以刻划人物为主,但其中有了较为鲜明的主人公形象。诗人往往通过感情的直接倾诉,使人感受到他们的不同个性。 同是思念恋人的歌,《郑风·狡童》中的姑娘在失恋时悲伤地唱道:“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而《褰裳》中的女主人公则诙谐地戏谑对方:“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同是弃妇诗,《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的哀婉缠绵和《卫风·氓》中女主人公的刚毅果断,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的作品在抒情中带有一些细节和行动描写,使主人公的情态宛然可见。 《周南·关雎》的主人公因思念心爱的姑娘而“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邶风·静女》的主人公因找不到前来约会的恋人,急得“搔首踟蹰”;《卫风·伯兮》写女主人公在丈夫离家后无心膏沐,以致“首如飞蓬”;《王风·黍离》写主人公走在路上忧思满怀,“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都很有生活气息,使主人公的形象更为鲜明。《诗经》中有的作品运用了景物和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如《小雅·采薇》用“杨柳依依”反衬主人公离家服役时的悲愁,用“雨雪霏霏”来烘托他远戍归来时的哀苦;《王风·君子于役》用傍晚禽畜归窝的景象衬托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愁绪;《陈风·月出》以月光和美女相映衬,把主人公幽邃的情思和空灵淡雅的画面融为一体。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作品是《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把萧瑟的秋景、凄迷的夜色和主人公怀人不得见的怅惘心情交织在一起,情景交融,魅力无限。2、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前人把《诗》中的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 宋代朱熹对赋比兴的解释最为妥贴。他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诗集传》)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 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豳风·七月》用赋的手法,以时令和物候的变化为背景,详细描写农夫们一年四季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小雅·无羊》用赋的手法,把牧场上牛羊和牧人的情态刻划得栩栩如生: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 这种描写可谓穷形尽相,笔笔如画。赋的手法用于抒情,则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把倏忽变化的情感和浮想联翩的思绪呈现在读者面前。 有时,诗中还用赋来表现人物对话,构成意趣盎然的生活情景,如《郑风·女曰鸡鸣》、《齐风·女曰鸡鸣》就采用对话的形式,写夫妻间的床头絮语,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赋对构成《诗》的写实性和形象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同上)比就是比喻。 《诗》中的比喻生动贴切,丰富多样,并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例如,诗人把心爱的姑娘比作美丽的木槿花,比作皎洁的明月;把丑陋的统治者比作癞蛤蟆,比作老鼠;用“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比喻意志坚定;用“中心如醉”、“中心如咽”形容内心的忧伤;用“墙有茨,不可扫也”比喻宫廷内的丑事难以讲述;用劈柴离不开斧子比喻娶妻不能没有媒人。 或用明喻,或用暗喻,或用正喻,或用反喻,都十分生动形象,富于情趣。有时,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 如《卫风·硕人》中用“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来刻划庄姜的美貌;《大雅·常武》中用“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来显示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非常精彩传神。《诗》中还有通篇用比的作品。 如《豳风·鸱鸮》假托一只小鸟诉说其不幸遭遇,以比喻下层人民的生活惨况,是一首新颖别致的禽言诗。2 《诗经》的艺术成就 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同上)兴用于一篇或一章的发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起个引子的作用。 例如有的作品用“山有……隰有……”起兴,就是民歌中一种常见的套语,并不包含什么实际含义。但多数兴句具有类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产生联想,或用于烘托、渲染气氛。 如《周南·关雎》用雎鸠鸟的和鸣起兴,引出对窈。 5.《诗经》 里,体现了“兴观群怨”的诗句《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每读此诗,都会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浓浓的忧郁哀怨所感染,一唱三叹的语式又让感伤的情绪显得格外深沉、强烈。 对国家,对百姓生活疾苦的了解,深深的刺痛了每一位读者的心,让读者也作者产生共鸣,共同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批判。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先以写景起兴,通过写蒹葭、白露两种最能渲染深秋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 《蒹葭》中的世界有一种淡淡的悲凉,对自己的追求似乎永远不能成为现实,这是一种苦恼与无奈,对追求的反复认识之后,也就有了一种批评自我或者是他人反观的效果,这也是修身的体现,也是“怨”的批评之意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牧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为我们描述的世界无疑是悲惨的百姓生活,这就涉及了“兴观群怨”说中的观风俗,认识世界的作用,进而有了“兴”也就是修身教育的作用,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有了“群”,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交流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做用,更是“怨”既是对当权者、对统治者的批评怨刺。 6.《诗经》中描写牛、羊的句子有哪些1.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2.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3.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4.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5.或降于阿,或饮与池,或寝或讹。 6.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7.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犒。 8.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9.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曷无饥渴。 10.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 11.路隔陇头高似岸,人骑牛背稳如舟。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3.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4.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 15.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