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带禹字

1.含有“禹”字的古诗词

【汴河怀古其二】

(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南乡子】 集句

(苏轼)

怅望送春怀。(杜牧)

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

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

伤怀。

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

吟断望乡台。(李商隐)

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

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

徘徊。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水调歌头】

(陈亮)

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

漫说北群空。

当场只手,

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

得似洋洋河水,

依旧只流东?

且复穹庐拜,

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

禹之封。

于中应有,

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

千古英灵安在,

磅礴几时通?

胡运何须问,

赫日自当中!

【水龙吟】 (郭沫若)

商盘孔鼎无存,禹碑本是升庵造。

古香已逸,豪情待冶,将何所好?

踏遍天涯,汉关秦月,雪泥鸿爪。

有如神志气,长随书剑,时媵以,一拳小。

浑似风清月皎,会心时点头微笑。

轻灵可转,坚贞难易,良堪拜倒。

砭穴支机,补天填海,万般都妙。

看泰山成砺,再劳拾取,为翁居料。

【远别离】(李白

远别离。

古有皇英之二女,

乃在洞庭之南,

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

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

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

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

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言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

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

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

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

竹上之泪乃可灭。

【禹庙】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2.禹字有什么含义

禹字的含义如下: 1.象形。

小篆字形。本义:虫名。

2.远古夏部落领袖,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鲧之子,颛顼之孙,黄帝玄孙。 3.又如:禹功(夏禹的功绩);禹迹(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域为禹迹);禹启(夏禹及其子启);禹鼎(大禹铸的铜鼎。

象征国家的命运,代表九州,代表中国)。 4.人名,因在涂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治水有方,疏导山川,被后人尊称为“大禹”。

为夏后氏部落的首领。后来登天子位,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5.姓,禹姓。 拼音:yǔ 五笔:TKMY 仓颉:HLBI 郑码:MILD 四角号码:20227 汉字首尾分解:丿厶 汉字部件分解: 禹 笔顺编号:325125214 笔顺读写:撇竖折横竖折竖横捺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禹鼎[yǔ dǐng] 传说夏禹以九牧之金铸鼎,上铸万物,使民知何物为善,何物为恶。

2.汤禹[tāng yǔ] 大禹。即 夏禹,夏 代开国之君。

3.禹甸[yǔ diàn] 禹所垦辟之地。 4.禹步[yǔ bù] 跛行。

5.神禹[shén yǔ] 夏禹的尊称。 6.禹绩[yǔ jì] 指夏禹治水的业绩。

3.带有禹字的成语

大禹治水 (dà yǔ zhì shuǐ)

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示例: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贡禹弹冠 (gòng yǔ tán guān)

解释:指贡禹与王吉(字子阳)友善,见其在位,亦愿为官。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出处:《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示例: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王阳在位,~。 ★清黄宗羲《与陈介眉庶常书》

鲧殛禹兴 (gǔn jí yú xīng)

解释:鲧:古人名,禹的父亲;殛:杀死;禹兴:禹治水成功,并得到帝位。鲧治水无功被杀,其子禹治水成功。比喻一人有罪不能株连亲属。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鲧殛而禹兴,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

禹惜寸阴 (yǔ xī cùn yīn)

解释:指禹勤于治水,爱惜光阴之事。

出处:《晋书·陶侃传》:“(陶侃)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示例:大~,况我无才身。 ★唐·李群玉《送萧绾之桂林》诗

禹行舜趋 (yǔ xíng shùn qū)

解释:原指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也。”杨倞注:“但宗圣人之威仪而已矣。”

示例:彼见夫盛名鼎鼎之先辈,明目张胆以为乡党自好者所不为之事,而其受社会之崇拜,享学界之尸祝自若也,则更何必自苦以强为~之容也。 ★梁启超《论私德》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