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闲愁”的诗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2.闲愁的与“闲愁”有关诗词《一剪梅》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 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 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 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 长门事, 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 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满江红 暮春 辛弃疾 家住江南, 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 一番风雨, 一番狼藉。 红粉暗随流水去, 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 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处说,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 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 彩云依旧无踪迹。 谩教人、羞去上层楼, 平芜碧。 3.表达愁苦的诗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清照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还有: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南唐.李煜<<;乌夜啼>>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及: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几絮,梅子黄时雨。---贺梅子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参考资料: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