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缙云的诗歌

1.描写缙云的诗句

送僧游缙云

朱庆馀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

水落无风夜,猿吟欲雨天。

寻师若有路,终作缓归年。

七绝 缙云香炉峰

叠石敢凌空,

黛水月在松。

香炉吐白云,

古寨没林中。

菩萨蛮·黄龙寺回文词

景奇多石堆山岭,

岭山堆石多奇景。

龙卧抚长松,

松长抚卧龙。

古寺藏空谷,

谷空藏寺古。

云青引路人,

人路引青云。

〔说明〕这是模仿苏东坡写的黄龙寺回文词。苏东坡《菩萨蛮》回文词如下:“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纱凉,凉纱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这首词的回文方式,是两两随句倒写。笔者的同词牌回文词,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直解〕这里景观奇特,你看有那么多岩石堆积在山岭上;岭山堆着岩石,于是增多了奇奇妙妙的景致。黄龙盘卧,抚护着千古长松;同样松树也在千秋耸立扶护着盘卧的龙。已有千多年历史的佛寺就藏在空谷里,空寂的山谷也喜欢永久存藏这千古名刹的原貌。云烟垂青影,引导路上一群群的行人;行人和路径,似乎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引出了更快更高更远的万里青云。

黄龙山数字诗

一山二麓护三塘,

四海人来逸兴长。

五内平和瞻古寺,

六根清净沐幽香。

七音八溢禽歌舞,

九野十方云卷扬。

百卉千花传佛语,

天安万众有慈航。

〔说明〕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依次用了从“一”至“万”共十三个数目字。一山,指黄龙山。二麓:指山开口处的两边山脚。三塘:从里到外的三个放生池。五内:即脾、肺、肾、肝、心五脏。六根:指眼、耳、舌、鼻、身、意。七音:古乐理以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为七音。七音又指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等。《史记·乐书》有云:“闻徵(读zhǐ)音,使人乐善而好施。”八溢: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溢指乐舞的行列。此处泛指鸟群飞舞的各种姿态。九野:天的中央和天的八方,指各地方;佛教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及上、下诸方位。慈航:佛教称佛以慈悲之心救度众生,有如航船济众,使之脱离苦海。诗中又指黄龙山之飞舟石。

〔直解〕这一座山的两个山麓,挟护着三个水塘。四海人来炷香拜佛、旅游观光,安闲快乐的情绪绵生不已。谁也没有哀伤怨恨,平和安泰地来瞻看千古名刹;谁也没有丝毫的邪念而沐浴在幽香之中。林木葱郁,鸟群操着各种音调在歌唱,排出各种队列在飞舞;九州各地的云霞也飘来了,在这上下四边不同方位舒舒卷卷,遍撒光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各类仙草奇花,频频都在向人们传来佛陀的话,说:为了使所有的人世世代代平安吉祥,老天爷在山上的松涛之间专门设置了一艘能摆脱苦海的慈善航船!

作者: 施子江

2.描写“缙云山”的诗句有哪些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徐凝

黄帝旌旗去不回,空余片石碧崔嵬。

有时风卷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

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有缙云、南有石笋之美誉。

3.缙云龙井茶诗句,算了算了,龙井茶吧

游龙井 虞集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

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薝葡中,余香不闻嗅。

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

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饮龙井》 明朝·孙一元 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

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游龙井寺》 明朝·屠隆 藕花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

赤日未消团扇暑,青萝先到寺门秋。 风前万树蝉鸣急,雨后千崖水乱流。

好士只今刘尹在,身惭玄度得同游。 《龙井茶歌》 明朝·屠隆 山通海眼蟠龙脉,神物蜿蜒此真宅;飞泉歕沫走白虹,万古灵源长不息; 琮琤时谐琴筑声,澄泓泠浸玻璃色;令人对此清心魂,一漱如饮甘露液; 吾闻龙女渗灵山,岂是如来八功德;此山秀结复产茶,谷雨霡霂抽仙芽; 香胜旃檀华严界,味同沆瀣上清家,雀舌龙团亦浪说,顾渚阳羡讵须夸; 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冷冷馨齿牙;玉川何妨尽七盌,赵州借此演三车。

采取龙井茶,还念龙井水;文武每将火候传,调停暗合金丹理; 茶经水品雨足佳,可惜陆羽未知此;山人酒后酣氋氃,陶然万事归虚空; 一杯入口宿醒解,耳畔飒飒来松风;即此便是清凉国,谁同饮者陇西公。 《以龙井叶馈云生有诗报谢次来韵》 清朝·樊增祥 养生常毁茶,饮多苦脾冷。

客来自浙西,贻我以龙井。 清诗由此出,雅耆岂能屏。

点入白定瓯,绿光照衣领。 想见发汉皋,火车载而骋。

珍重袭素鑞,谨严束红绠。 瀹以通济泉,如持湖亭皿。

色淡意转浓,味腴香且永。 独饮复谁共,数之得八饼。

惠地酒一瓦,意同粟五秉。 华清有佳人,伫此团月影。

病足不下床,闭门谢朝请。 徘徊苦后甘,积渐入佳境。

暖阁鸣松风,银波泻壶岭。 昨夜雪在竹,红炉热力猛。

雀舌发香清,龙头得句警。 陶家冷生活,可以傲贵幸。

新诗二百言,淡远出明靓。 和君白雪词,取办在俄顷。

何当同夜话,煮灯紫微省。《谢金谨斋寄龙井茶》 清朝·劳乃宣 驿使春风远寄将,开奁芬馥溢旗枪。

羲皇睡足新泉熟,好伴空山薇蕨香。 我生南北本随缘,久学坡公饮食便。

不道故人犹旧眼,又教乡味领花前。 乍忆龙泓共探幽,云腴霞碧嫩香浮。

何时重泛西冷艇,对坐松风雪一瓯。 《龙井采茶歌》 清朝·翟瀚 西湖西去古龙井,烟云秀孕风篁岭。

竹坞茶先百草生,斗奇不数龙团饼。 蛰雷一夜展旗枪,东风吹送兰芽香。

火前社后辨迟早,沿缘林樾争携筐。 摘来片片含生翠,薰篝拣焙养清气。

箬奁开处足芬芳,鼻观微参渴先避。 竹符调水走金沙,井汲云根静试共。

蚯蚓窍鸣火初活,落落旋听蟹爪爬。 蒙顶嫌寒顾渚瘠,六安阳羡殊标格。

三篇好补季疵经,七碗试听玉川说。 懿兹芳茗记高岑,辨才玉局曾幽寻。

湖山佳景此第一,宸章璀璨映华林。 茶坡近辟卷阿里,更谁妄肆中郎毁。

谨将土物志钱塘,顾比瑶琛纳包匦。 《观采茶作歌》清•乾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 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宝云茶坞》北宋•张芬 宝云楼阁入云平,宝云山茶玉碾轻。

山女采茶不归去,杏花深处是清明。 《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 苏轼 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

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 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北宋•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明朝•刘邦彦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 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

竹里细烹清睡思,风前小啜悟诗禅, 相酬拟作长歌赠,浅薄何能继玉川?《试茶》明朝•陈眉公 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此意偏於廉士得,之情那许俗只专。 蔡襄夙辩兰芽贵,不到兹山识不全。

《龙井试茶》明朝•童汉臣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饮龙井》 明朝•孙一元 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 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4.诗名里带缙字的诗词有哪些

1、《次韵高缙之二首》宋·陈造 能事馀千牍,幽期自一丘。

向来书襞积,不痴客漂流。小挹苏耽鹤,同歌。

2、《送缙云苗太守》唐·王维 手疏谢明主。腰章为长吏。

方从会稽邸(一作郊)。更发汝南骑。

按节下。3、《表玄师归缙云有怀故雄阇黎成转韵六十四句》宋·杨亿 栝苍古名郡,生齿三万家。

我昔自仙殿,捧诏临军牙。清心治期月,讼息。

4、《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缙绅》明·贝琼 近代何人下笔精,吴兴松雪最知名。欲过大令归前辈,竞学中郎耻后生。

5、《和王景彝寄吕缙叔》宋·梅尧臣 白尽髭须史未成,不如能赋易登瀛。

三冬足用侏儒饱,千里从看跛鳖行。

6、《自缙云赴郡溪流百里轻棹一发曾不崇朝…段郎》唐·方干 激箭溪湍势莫凭,飘然一叶若为乘。仰瞻青壁开天罅,斗转寒湾避石棱。

7、《怀洛下卢缙云》唐·贯休 一减三张价,幽居少室前。

岂应贫似我,不得信经年。木落多诗藁,山枯。

8、《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宋·苏洵 春入禁城怀旧隐,偶来芳圃似还家。番番翠蔓缠松上,粲粲朱梅入竹花。

9、《和缙云守关彦远浮山作》宋·晁补之 广陵形胜昔所闻,昆冈作轴江为门。

西来蜀道从万里,伏堆藏阜争崩奔。

10、《缙云县仙都山黄帝祠宇》宋·王铚 我渡溪山寻荒村,群峰势若万马奔。酣酣春色雪初霁,霭霭野气山犹昏。

11、《咏黄莺(一作郑愔诗,又作郑缙)》唐·孙处玄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

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12、《奉和刘采访缙云南岭作》唐·庾光先 百越城池枕海圻,永嘉山水复相依。悬萝弱筱垂清浅,宿雨朝暾和翠微。

13、《奉送王相公缙赴幽州巡边(一作张继诗)》唐·韩翃 黄阁开帷幄,丹墀侍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不改周南化,仍分。

14、《赋四相诗·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唐·皇甫澈 舟楫济巨川,山河资秀气。服膺究儒业,屈指取高位。

北征戮骄悍,东守。15、《送僧游缙云》唐·朱庆馀 但望青山去,何山不是缘。

寺幽堪讲律,月冷称当禅。水落无风夜,猿吟。

16、《送缙云尉》唐·张蠙 释褐从仙尉,之官兴若何。去程唯水石,公署在云萝。

野饭楼中迥,晴峰。17、《题缙云岭永望馆》唐·吴筠 人惊此路险,我爱山前深。

犹恐佳趣尽,欲行且沉吟。

18、《减字木兰花 缙山川有三观,皆有阳字,此间》元·尹志平 三阳道士。坐对云峰谈不二。

万法如通。尽在忘机冷笑中。

无明实性。此。

19、《赠缙云陈志仲主簿楚语一篇》宋·敖陶孙 若有人兮江之皋,搴珠树兮纫落毛。既轻举以无睐,众流磨磨兮汩独与吾。

20、《送缙云叶正初兼简杜伯高》宋·陈傅良 我固阅人非草草,君於前辈亦拳拳。经师未数郯夫子,笔力方窥李谪仙。

21、《过缙云胡君作茶古松下丛兰中》宋·方岳 十丈苍皮带雪僵,山云归晚泊书床。

不缘曾读离骚熟,兰亦欺人未肯香。

22、《缙云寺》宋·冯时行 借问禅林景若何,半天楼殿冠嵯峨。莫言暑气此中少,自是清风高处多。

23、《送林子柄缙云令》宋·葛绍体 交情苦疎阔,君复是行人。

灯火谁同坐,诗书只自亲。丹枫苍岭晓,**。

24、《同冯缙云游无为以吾独胡为在泥滓分韵赋诗得》宋·李流谦 人言跃马妨杖藜,世士不可污丹梯。人言解牛非割鸡,岂信截玉如截泥。

25、《缙云道中》宋·吕声之 缙云通道入皇都,花满京城水满湖。

借问今来丞相府,后园人有醉歌无。

26、《缙云道中》宋·沈说 去作京华客,离家此月前。问程恰中道,数日近残年。

山雨易成雪,村云。27、《送齐殿丞监缙云军》宋·宋祁 几信南风转曙乌,殿栏归思结丹涂。

曳朱恩借鱼须笏,假节人同虎刻符。

28、《同吕缙叔诸君寄怀希用师》宋·苏颂 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

白云中寄趣,浮世。29、《送正言杨学士之任缙云》宋·王禹偁 弱冠珥朝簪,才堪入翰林。

重违君厚遇,聊奉母懽心。笔削留惇史,囊装。

30、《缙云道中》宋·徐似道 夜泊红楼市,朝餐黑笠家。浅溪才泛鸭,疏树不藏鸦。

鬲上村坊酒,眉尖。31、《陈伯明建读书堂於内战都岩盖缙缙云最胜特处》宋·叶适 东莱龙川师道起,一时话言犹在耳。

我辈勤苦常刳心,后生懒惰自迷已。

32、《缙云县宿》宋·赵师秀 亲知因别久,具酒劳经过。古邑居人少,春寒入夜多。

雨香仙地药,烛动。33、《送范德煇赴缙云教谕兼简高则诚》元·陈基 不逐扁舟泛五湖,一官迢递缙云墟。

遗民世守轩辕鼎,博士家传魏国书。

34、《次王仲缙感怀韵》明·方孝孺 东京多节士,我怀管幼安。腾身风尘表,宠禄宁肯干。

子鱼不相谅,高位。35、《题缙云少微山次周伯温韵》明·孙炎 少微方丈拟王宫,诗版流光射碧空。

处士大星能比月,词臣异代亦同风。

5.描写北碚北温泉缙云山的诗

【缙云山纪游】

郭沫若

豪气千盅酒,锦心一弹花。

缙云存古寺,曾与共甘茶。

诗中的“弹花”是指赵清阁当时主编的《弹花》文艺月刊。“甘茶”指缙云山上的一种甜味山茶。 四种邛崃所产的茶叶,叶张厚,味浓醇,内质好。据史料记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曾在县城开设过茶馆,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题缙云山鼎池二首】

徐凝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几人寻。到来唯见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浅深。

6.赞雪的诗句

现将2016.1.26我所写的渝州《缙云飞雪》文上的诗摘录给你,共享。

(一)

连日细雨棚低吟,寒流袭击添衣勤。

梦中忽闻铃声响,手机传出飞雪临。

推窗茫茫白一片,仰头飘飘柳絮频。

隔溪重山银装裹,渝州风光亦醉人。

(二)

窗含六角花,轻盈下凡尘。

柳絮漫天舞,微风细雨霪。

装点翠微美,大地洁如云。

瑞雪兆丰年,万物喜迎春。

缙云飞雪(一)

应邀乗兴上缙云, 欲览雪景风光新。

车水马龙堵山路,出租拒载急焚心。

窃喜有车已如愿,可叹终为徒步人。

索道门口长蛇阵,登高路险令头晕。

缙云飞雪(二)

北国风光妆渝州,玉龙狂舞寒气稠。

翠微茫茫银装俏,九重漫漫柳絮悠。

千枝鹿角荒野集,万种镂花灌丛瞅。

缙云登山蹊虽难,雪地踏痕自寻幽

缙云飞雪(三)

柳絮纷飏舞冬霄,随风东西银装娇。

赏景应邀登缙云,积雪铺地树低腰。

参天修篁中空断,伏地玉管难成箫。

游客足下寻无路,老翁清障挥砍刀。

缙云飞雪(四)

雪路

雪满缙云路,情溢老妪心。

足下碎声响,梯留踏雪痕。

登高寻玉龙,俯首观白云。

远客九重来,清霄洁无尘。

缙云飞雪(五)

雪柳

冬柳叶落秃枝长,寒山风吹仍轻飏。

一夜天降鹅毛雪,千条丝垂着银装。

亭亭玉立漫天絮,默默相伴碧池塘。

今朝虽无翩翩舞,却添缙云好风光

缙云飞雪(六)

雪梅

雪压铁骨腰不弯, 梅逢寒冬自安然。

玉苞累累垂枝头, 淡妆簇簇绽笑靥。

馨香一缕溢原野,落英万朵化泥甘。

芳魂留得气节在,红尘趋炎情何堪?

缙云飞雪(七)

感怀

渝州难逢柳絮飘,缙云观雪人如潮。

路堵拒载择徒步, 蹊险勇登抵山腰。

午后仓促难攀顶, 暮前途赏亦逍遥。

北国风光今得见,冬梅寒山领风骚。

相关
下一篇
诗经新之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