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品茶赏茶茶韵的现代诗歌

1.品茶的诗句

静坐 【林徽因】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茶的情诗 【张错】 1 如果我是开水 你是茶叶 那么你的香郁 必须倚赖我的无味。

2 让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开,舒散; 让我的浸润 舒展你的容颜。 3 我们必须热,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4 我们必须隐藏 在水里相觑,相缠 一盏茶功夫 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 5 无论你怎样浮沉 把持不定 你终将缓缓的 (噢,轻轻的) 落下,攒聚 在我最深处。

6 那时候 你最苦的一滴泪 将是我最甘美的 一口茶。

2.关于品茶、赏茶、茶韵的现代诗歌

没找到现代诗歌,只找到了一些古诗,还是挺不错的。现代的人很少爱写关于茶的诗歌了,都没有古人那么有情趣。

《尝茶》

[唐] 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茶烟》

[明] 瞿佑

蒙蒙漠漠更霏霏, 淡抹银屏幂讲帷;

石鼎火红诗咏后, 竹炉汤沸客来时;

雪飘僧舍衣初湿, 花落艄船鬓已丝;

惟有庭前双白鹤, 翩然趋避独先知。

3.关于品茶的诗歌

汲江煎茶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体裁:词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律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绝

吟咏霜毛句,

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

只是有元家。

琴茶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西塔寺陆羽茶泉

作者:裴迪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竟陵西塔寺,踪迹尚空虚。

不独支公住,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一汲清泠水,高风味有馀。

喜园中茶生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西江月 茶词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体裁:词

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

满庭芳 茶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体裁:词

【诗词】: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心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4.描写品茶的原创现代诗

一 诗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5.有关历史的诗歌

茶诗在韵文类茶文化作品中数量最多。

最早提及茶叶的诗篇,按陆羽《茶经》所辑,有孙楚 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楼诗》、左思的《娇女诗》和王微的《杂诗》四首,它们都是汉代以后唐 代以前的作品。这四首诗中的一些诗句,如“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出歌》)“芳 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登成都楼诗》)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茶事入诗的萌芽状况。

唐代 茶文化生机勃勃、茶诗异彩纷呈,在茶诗创作中成就较大的应推白居易、卢仝、皎然。三人中最 值得称道的是白居易,他总共创作传世茶诗60多首,既有专门咏茶的诗篇,又有叙及茶事、茶趣 之作。

宋代苏东坡、杨万里、陆游等人的茶诗创作颇丰、贡献较大。陆游一生共写茶诗300余 首,是历代所作茶诗最多的诗人。

宋、元、明、清至近代,内容、艺术性倶佳的茶诗也不胜枚举。我国茶诗体裁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形式最为奇特的要数唐代元稹的《宝塔诗》,或曰《一言 至七言诗》: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诗人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别开生面,把茶的品质、茶具艺术、品饮意境以及茶的功用都描 写得清幽淡雅、淋漓尽致,堪称千古绝唱。

在古人的咏茶诗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卢仝的《走笔谢 孟谏议寄新茶》,或曰《饮茶歌》。在这首诗中,作者极道饮茶之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连续喝七 碗茶的不同感受和七碗茶人腹后飘飘欲仙的绝妙境界。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诛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诛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枰述,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习习。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诛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诗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山仙人掌茶诗》亦很有特点。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奸;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诗中作者以夸张的笔触出神入化地描绘了仙人掌茶生长之地的险要、自然环境的神奇,以 神来之笔生动、形象地勾画了仙人掌茶的外形,使人们倍增对仙人掌茶的倾慕和向往。

相关
下一篇
诗经南衡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