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翔:此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为平简介 韩?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沁阳县附近)人。 天宝十三年(754)进士 。先为淄青节度使侯希逸的幕僚 ,后又在汴宋节度使田神玉和汴州刺史李思臣、李勉幕中任职。 最后内迁为驾部郎中、中书舍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写了大量的送行赠别诗歌,也有个别富有现实主义的诗作,语言精工,意味深长。 寒食 韩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据孟?ぁ侗臼率¡芳窃?: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当时有两个韩? ,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 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 “无处”指花开既多又广 、“飞花”写花开的盛况,时值春日,长安城到处是飞花柳絮 ,一派缤纷绚烂的景象。 “东风”指春风 ,“御柳斜”是状摹宫苑杨柳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摆姿态 。 “斜”字用得妙,生动地写出了柳枝的摇曳之神 。这是寒食节京城的白天景色。 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入宫苑 。下面接着写宫苑傍晚的景象。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传送着一支支由皇帝恩赐给宦官的蜡烛。 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宦官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使人如见他们那种炙手可热、得意洋洋的骄横神态。 在封建习俗的统治下,不要说全城百姓,就连那些不是宠臣的朝官之家 ,在禁止烟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唯独这些宦官之家,烛火通明,烟雾缭绕。 由一斑而见全豹,仅此一点,足见这些宦官平日如何弄权倚势,欺压贤良。作者在这里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的事情,就对皇帝的厚待亲信宦官,宦官的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送王少府归杭州 韩 ? 归舟一路转青苹, 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 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 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浦宿, 遥怜佳句箧中新。 韩?的诗多应酬之作,喜用华丽的辞藻泛写归途中景物 ,预祝平安,这首《送王少府归杭州》,可说是同类题材中的例外。此诗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诗中基本不作景物描写,并在二、七两句自然流露出归欤之志,这就使诗有了较深的意义,迥异于一般的赠别之作;二是诗的语调欢快而一往情深,没有一般赠答诗那种泛泛应酬的言辞和语气。 “归舟一路转青苹 ,更欲随潮向富春”。此诗一反常规,几乎全从王归杭着笔。 仅用第一句将归途揭过 。“归舟一路”四字,写尽一路情事,笔墨省净之极。 青苹即浮萍,为水中植物,行船时必然经过它们,这三字即写旅途漫长,二来浮萍常用来比喻人的行踪无定。 曹丕《秋胡行》:“泛泛渌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 ,随风靡倾”,杜甫《又呈窦使君》:“相看万里路,同是一浮萍。” 这里兼含二义。“转”字为此句的“诗眼 ”,即指沿水路曲曲折折迤逦而行,同时又引起下句 ,金圣叹评云 :“乃转青苹,则是已到杭州,而舟行还不停也。 何故舟还不停,则为“更欲随潮向富春”也,何故欲向富春,则以欲从严先生者游也。”严子陵名光 ,少有高名,与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 秀即帝位后 ,屡征不起,耕于富春山,年八十余卒。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 第二句即“转”入到杭州以后的情事。说王到杭州后,不应停舟,而应随着潮水去富春江,其目的当然是去寻找严子陵的遗迹。 诗人特意提到严光这位平揖王侯,粪土功名的高人,显示出自己内心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期望。 颔联运用杭州一带的史实,极写其人杰地灵,文采风流。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西晋著名文人陆机为吴郡(今苏州吴县一带)人,文采倾动一时。 “钱塘”即杭州,“苏小小,钱塘名倡也,盖南齐时人 。 西陵在钱塘江之西,歌云‘西陵松柏下’是也。” (《乐府诗集》引《乐府广题》)写陆机和苏小小这两位著名的才子佳人,无非是借以显示此地才子佳人倍出,正是我辈才子的千古知己,故后解作为准备。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渔浦宿 ,遥怜佳句箧中新”。 这四句大意是:君(指王)应留住杭州 ,千万不要北来 ,你如果有了佳句(新诗)供我欣赏,就请准备好葛花、栀子,我有机会便来杭和你相聚 。 “葛花”可用来解酒毒,一向为好饮的文人所喜爱,常常见诸题咏,如孟郊《过分水岭》诗:“客衣飘飘秋,葛花零落风。 ”梅尧臣《会胜院沃洲亭》诗: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 这里让王预备好解酒的葛花,是说自己酒兴正浓,愿意一醉方休 。“栀子”一名同心花,常用来赠人,有吉祥之。 2.求赞美 水、木、土、瓦、石的诗句谢谢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木1.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2.岸头树子直如筠,谁遣相招住水滨。 石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杜甫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杜甫 雨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拟晴天理钓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黄家洞】李贺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青石-激忠烈也】白居易 青石出自蓝田山,兼车运载来长安。 工人磨琢欲何用,石不能言我代言。 不愿作人家墓前神道碣,坟土未干名已灭。 不愿作官家道旁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 愿为颜氏段氏碑,雕镂太尉与太师。 刻此两片坚贞质,状彼二人忠烈姿。 义心如石屹不转,死节如石确不移。 如观奋击朱泚日,似见叱诃希烈时。 各于其上题名谥,一置高山一沉水。 陵谷虽迁碑独存,骨化为尘名不死。 长使不忠不烈臣,观碑改节慕为人。 慕为人,劝事君。 【莲石】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别石泉】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寄山友长孙栖峤】贾岛 此时气萧飒,琴院可应关。 鹤似君无事,风吹雨遍山。 松生青石上,泉落白云间。有径连高顶,心期相与还。 3.有关月亮,太阳的诗句月亮:王昌龄 【句】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 薛莹 【句】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杨牢 【句】 虾蟆欲吃月,保护常教圆。 杨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司空图 【句】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黄损 【句】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陈陶 【句】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 灵澈 【句】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 权龙褒 【皇太子夏日赐宴诗】 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陆扆 【句】 今秋已约天台月。 (《纪事》)*** 【两头朱童谣】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曹唐 【句】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 黄损 【句】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孟宾于 【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 陈复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 【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景震剑文】 乾降精,坤应灵。 日月象,岳渎形。李煜 【句】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咏扇》)杨徽之 【句】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秋日》)胡玢 【句】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无空。 (《咏月》)裴说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赠县令》)左偃 【句】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 (《昭君怨》)翁宏 【句】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咏晓月》)鱼玄机 【句】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狱中作》)杜牧 【句】 半破前峰月。*** 【占年】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王昌龄 【句】 驾幸温泉日,严霜子月初。薛莹 【句】 花留身住越,月递梦还秦。 杨牢 【句】 虾蟆欲吃月,保护常教圆。杨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怀中圆。 司空图 【句】 晚妆留拜月,春睡更生香。黄损 【句】 扫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陈陶 【句】 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灵澈 【句】 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绿波空悠悠。权龙褒 【皇太子夏日赐宴诗】 严霜白浩浩,明月赤团团。 陆扆 【句】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两头朱童谣】 一只箸,两头朱,五六月化为胆。 曹唐 【句】 箫声欲尽月色苦,依旧汉家宫树秋。黄损 【句】 高齐日月方为道,动合乾坤始是心。 孟宾于 【句】 水国二亲应探榜,龙门三月又伤春。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当时曾照堕楼人。陈复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树寒梅发两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应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迟。*** 【又遗钟传偈】 但看来年二三月,柳条堪作打钟槌。 *** 【景震剑文】 乾降精,坤应灵。日月象,岳渎形。 李煜 【句】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杨徽之 【句】 新霜染枫叶,皎月借芦花。 (《秋日》)胡玢 【句】 轮中别有物,光外更无空。(《咏月》)裴说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赠县令》)左偃 【句】 胡笳闻欲死,汉月望还生。(《昭君怨》)翁宏 【句】 漏光残井甃,缺影背山椒。 (《咏晓月》)鱼玄机 【句】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狱中作》)李峤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 行庆传芳蚁,升高缀彩人。阶前蓂候月,楼上雪惊春。 今日衔天造,还疑上汉津。李峤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制】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叶向朝隮密,花含宿润开。 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李峤 【甘露殿侍宴应制】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 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 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李峤 【送崔主簿赴沧州】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 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李峤 【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 野色开烟后,山光澹月馀。风长笳响咽,川迥骑行疏。 珠履陪仙驾,金声振属车。李峤 【饯骆四二首】 平生何以乐,斗酒夜相逢。 曲中惊别绪,醉里失愁容。星月悬秋汉,风霜入曙钟。 明日临沟水,青山几万重。李峤 【八月奉教作】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 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 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李峤 【九月奉教作】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叶径兰芳尽,花潭菊气浓。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钟。 还当明月夜,飞盖远相从。李峤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节,玄律始迎冬。 林枯黄叶尽,水耗绿池空。霜待临庭月,寒随入牖风。 别有欢娱地,歌舞应丝桐。李峤 【风】 落日生苹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李峤 【露】 滴沥明花苑,葳蕤泫竹丛。 玉垂丹棘上,珠湛绿荷中。夜警千年鹤,朝零七月风。 愿凝仙掌内,长奉未央宫。李峤 【雪】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 4.中国古代有哪些花是有传说的,它们的花语又是彼岸花??? 【传说】 很久以前,一个城市的边缘开满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也就是彼岸花,他的花香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想起前世的事情。 守护彼岸花的是两个妖精,一个是花妖叫曼珠,一个是叶妖叫纱华,他们守护了几千年的彼岸花,可是从来没有见过面,因为开花的时候,就没有叶子,有叶子的时候就没有花,他们疯狂的想念着彼此,并被这种痛苦折磨着。终于有一天,他们决定违背神的规定偷偷地见一次面。 那一年的曼珠纱华红艳艳的花被惹眼的绿叶衬托着,开的格外美丽。 神怪罪下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曼珠和纱华被打入轮回,并被诅咒永远不。 5.跪求写栀子花的诗词、、栀子 【唐】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寒雨朝行视园树 【唐】杜甫 柴门杂树向千株,丹橘黄甘此地无。江上今朝寒雨歇, 篱中秀色画屏纡。桃蹊李径年虽故,栀子红椒艳复殊。 锁石藤稍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林香出实垂将尽, 叶蒂辞枝不重苏。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衰颜更觅藜床坐,缓步仍须竹杖扶。散骑未知云阁处, 啼猿僻在楚山隅。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 【唐】刘禹锡 蜀国花已尽,越桃今已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 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感枫五首 【唐】李贺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蛰蛰垂野厚。 岑中月归来,蟾光挂空秀。桂露对仙娥,星星下云逗。 凄凉栀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山石 【唐】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雨过山村 【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信州水亭 【唐】张祜 南檐架短廊,沙路白茫茫。 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永乐殷尧藩明府县池嘉莲咏 【唐】雍陶 青苹白石匝莲塘,水里莲开带瑞光。 露湿红芳双朵重,风飘绿蒂一枝长。 同心栀子徒夸艳,合穗嘉禾岂解香。 不独丰祥先有应,更宜花县对潘郎。信笔 【唐】韩偓 睡髻休频拢,春眉忍更长。整钗栀子重,泛酒菊花香。 绣叠昏金色,罗揉损砑光。有时闲弄笔,亦画两鸳鸯。离鸾 【唐】唐彦谦 闻道离鸾思故乡,也知情愿嫁王昌。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 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 庭前佳树名栀子,试结同心寄谢娘。送王少府归杭州 【唐】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6.有关月亮与太阳的诗句1、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集灵台二首》张祜 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3、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书韩干牧马图》苏轼 4、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寄赞上人》杜甫 5、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6、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日日》李商隐 7、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 8、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窗日》黄庭坚 9、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10、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李花二首》韩愈 赤日炎炎、夏日炎炎、骄阳似火、烈日当空、夏阳酷暑、烈日中天、旭日东升、残阳如血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7.求古诗句子每种写两句,带朝代及作者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描写"月"的诗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写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带"鸟"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带"雨"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带"山"字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带"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 通用联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人勤物阜 国秦民安 春光遍草木 佳气满山川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叶新 春情寄柳色 日影泛槐烟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风移兰气入 春逐鸟声来 地暖花长发 村幽鸟任歌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莺迁金谷晓 花。 8.我想知道这种植物书名叫什么葛根,早在尧、舜、禹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葛藤制麻织布。 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发掘出三块制作于新石器时代、在今天看来依然技艺精湛的葛布残片,这三块葛布残片是我国从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葛根的可靠见证。 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 在汉朝,解表名方“葛根汤”就被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中;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葛根列为中品,并记载了葛根的性味和功效,葛根开始应用于治疗疾病。与此同时,以葛麻为原料制成的“阑干细布”也销运到今天印度、中亚和西亚一带。 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 葛 根 Radix Puerariae (英) Pueraria Root 别名: 葛条、粉葛、甘葛、葛藤、葛麻。 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 藤本,长约达10m,全株被黄褐色长硬毛。三出复叶互生,托叶盾状着生,卵状椭圆形;中央小叶菱状卵形或宽卵形,侧生小叶斜椭圆形,两面被糙毛,背面较密;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 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花萼钟状,萼齿5,上面2齿合生,下面l齿较长,内外面均被黄色柔毛;花冠蝶形,蓝紫色,长约1.5cm。荚果线形,长5~10cm,扁平,密生黄褐色长硬毛。 花期5~9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草丛、路旁、疏林中较阴湿处。 主产湖南、浙江、河南、广东。 采制 :秋、冬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性状: 呈纵切的长方形厚片或小方块,长5~35cm,厚0.5~lcm。外皮淡棕色,有纵皱纹,粗糙。 切面黄白色。质韧,纤维性强。 无臭,昧微甜。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成分,主要活性成分为大豆素(daidzein)、大豆甙(daidzin)、葛根素(puerarin)、葛根素-7-木糖甙(puerarin-7-xyloside)等。 性味: 性凉,味甘、辛。 功能主治: 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 《本草纲目》载:葛根,性凉、气平、味甘,具清热、降火、排毒诸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异名】干葛(《阎氏小儿方》),甘葛(《滇南本草》),粉葛(《草木便方》),葛麻茹(《陆川本草》),葛于根(《山东中药》),黄葛根(《四川中药志》),葛条根(《陕西中药志》)。 【植物形态】 葛(《诗经》),又名:鸡齐(《本经》),絺绤草(《说文》),鹿藿、黄斤(《别录》),黄葛藤(《天宝本草》),野扁葛。 多年生藤本,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 块根肥厚。叶互生;具长柄;3出复叶,顶端小叶的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有时有3波状浅裂,长8~19厘米,宽6.5~18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下面较密;侧生小叶较小,偏椭圆形或偏菱状椭圆形,有时有2~3波状浅裂。 总状花序腋生,总花梗密被黄白色绒毛;花密生;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长15~19厘米;花萼5齿裂,萼齿披针形;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瓣狭椭圆形,较旗瓣短,通常仅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两体(9+1);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扁平,长6~9厘米,宽7~10毫米,密被黄褐色的长硬毛。 种子卵圆形而扁,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 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的地方。 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藤茎(葛蔓)、叶(葛叶)、花(葛花)、种子(葛谷)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建等垃切片后,用盐水、白矾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黄熏后晒干,色较白净。 野葛根 正宗泰国野葛根野葛根属于中国政府明令公布的药食两用安全植物。 其罕见的植物性雌激素——高活性异黄酮能有效调理内分泌、滋养人身、平衡阴阳、协调脏腑、提高和恢复肌体自身的内源性雌激素的代谢能力。 在达到养身保健、防病治病、丰胸并恢复健康的目的的同时,完全避免了服用人工合成雌激素、动物性雌激素(如鹿胎素、羊胎素)等外源性雌激素给人体带来的种种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