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梦想的句子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 3、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4、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5、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 6、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7、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8、学会宽容,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9、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0.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11、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 12、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13、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 14、只做第一个我,不做第二个谁。 15、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16、穷则思变,差则思勤!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7、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2.有诗意的诗经四字成语诗经中好听的四字词语推荐 1) 宜家宜室:《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 为鬼为蜮:《诗经·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3) 彤云密布:《诗经·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4) 日升月恒:《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5) 坐怀不乱:《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6) 如日中天:《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7) 手舞足蹈:《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8) 摽梅之年:《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9) 同仇敌忾:《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 10) 呜呼哀哉:《诗经·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左传·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11) 琴瑟之好:《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12) 投桃报李:《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3) 至死靡它:《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4) 之死靡它:《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15) 进退维谷:《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16) 涕零如雨:《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17) 如兄如弟:《诗经·邶风·谷风》:“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18) 宜室宜家:《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19) 无冬无夏:《诗经·陈风·宛丘》:“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20) 天作之合:《诗经·大雅·大明》:“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21) 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22) 涕泗滂沱:《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23) 未雨绸缪:《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24) 惴惴不安:《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 宋·周孚《铅刀编·滁州奠枕楼记》:“乾道八年,济南辛侯(辛弃疾)自司农寺簿来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风作。 25) 螓首蛾眉:《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6) 忧心忡忡:《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27) 如日方升:《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28)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29) 遇人不淑:《诗经·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 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涉淑矣。” 30) 如日方中:《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诗经中好听的四字词语精选 1) 袍泽之谊:《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2) 旭日东升:《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旭日始旦。” 3) 一唱一和:《诗经·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4) 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5) 陟岵陟屺:《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6) 鳞次栉比:《诗经·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7) 他山之石:《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8) 哀鸿遍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9) 窈窕淑女:《诗经·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0) 蜩螗沸羹:《诗经·大雅·荡》:“咨妇女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11) 深厉浅揭:《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后汉书·张衡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于支离,而席其孤技邪?” 12) 投畀豺虎:《诗经·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13) 抱布贸丝:《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14) 小心翼翼:《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15) 中心摇摇:《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为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6)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17) 梦寐以求:《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8) 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天保》:“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19) 高山仰止:《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 嗷嗷待哺:《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3.诗经中励志的诗句1.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 于鹄《题邻居》 2.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王建《寄旧山僧》 3.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 李商隐《陈后宫》 4.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 —— 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 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 ——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6.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 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7. 愁损辞乡去国人。 —— 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8.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 边贡《重赠吴国宾》 9. 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 —— 孔夷《南浦·旅怀》 10.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1.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 于谦《岳忠武王祠》 12.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 孟浩然《他乡七夕》 13. 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 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14.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5. 故巢似与人留恋。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6.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17. 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18.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 赵鼎《寒食》 19.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 高适《塞下曲》 20.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1. 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2.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3.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4.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25.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 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26.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 范云《效古诗》 27.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28. 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后。 —— 潘希白《大有·九日》 29.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啮空林。 —— 郑思肖《二砺》 30.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 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1. 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休更问,恨深浅。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32.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 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33.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4. 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 —— 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35. 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 —— 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6.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转自柠檬美文网 4.诗经中的四字词语诗经中的四字词语 常见的有这些: 【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为鬼为蜮】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朱熹集传: “蜮,短狐也,江淮水中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后以“为鬼为蜮”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求之不得】 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高岸深谷】 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③《诗·小雅·十月之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因以“高岸深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鸟革翚飞】 形容宫室壮丽。语出《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5.《工之侨献梦》文言文的意思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题主的题目好像打错了 6.诗经好四字词语【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 【为鬼为蜮】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朱熹集传: “蜮,短狐也,江淮水中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后以“为鬼为蜮”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求之不得】 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高岸深谷】 ①指幽僻的处所。②形容幽峭深邃。③《诗·小雅·十月之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后因以“高岸深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鸟革翚飞】 形容宫室壮丽。语出《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投桃报李】 《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悬狟素飡】 语本《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因以“悬狟素飡”喻无功受禄。 【敌忾同仇】 《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吐刚茹柔】 吐出硬的,吃下软的。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烝民》: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切磋琢磨】 亦作“切瑳琢磨”。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②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谷迁乔】 从低处移到高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履薄临深】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朱熹集传:“以衣而 【跼高蹐厚】 见“跼高天蹐厚地”。 【敬恭桑梓】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 【昊天不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清渭浊泾】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孔颖达疏: “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 【爱莫能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语本《诗·大雅·烝民》: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郑玄笺:“爱,惜也。仲山甫独能举此德而行之,惜乎莫能助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