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开头的诗句题 作者:杜牧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山水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六月 作者:诗经 朝代:先秦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也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鹊踏枝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体裁:词 类型: 六曲阑干偎碧树, 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 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 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 惊残好梦无寻处。 2.六字开头的诗句小雅·六月 先秦:佚名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译文: 六月出兵奔不歇,兵车修整准备齐。四匹雄马肥又壮,人人穿起出征衣。玁狁来势特凶猛,我方边境已告急。周王命我去征讨,保卫国家莫推辞。 四匹黑马选配好,马技娴熟守规章。正值盛夏六月天,披挂整齐上战场。披挂整齐上战场,行军卅里赴边疆。周王命我去出征,辅佐天子保家邦。 四匹公马体高长,宽头大耳气势昂。猛烈出击讨玁狁,建立功勋威名扬。将帅严谨兵纪强,同心协力报边防。同心协力报边防,安定国家民安康。 玁狁来势不软弱,焦获整顿备战忙。目标镐地与方地,不久就要到泾阳。我军飞鸟旗帜扬,白色飘带鲜又亮。我军兵车有十乘,先行冲锋勇难挡。 我们兵车很安全,前后高低都稳健。四匹公马步伐齐,步伐齐整性驯良。猛烈出击讨玁狁,进军太原敌胆丧。文武双全尹吉甫,万国效法好榜样。 宴请吉甫喜洋洋,终得天子多重赏。从那镐京回家乡,出征日子实在长。斟满美酒敬好友,蒸鳖脍鲤佳肴香。出征酒宴还有谁?孝友张仲也在场。 扩展资料: 《小雅·六月》是一首记述和赞美周宣王时代尹吉甫北伐玁狁取得胜利的诗歌。尹吉甫,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今湖北房县)人。 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内史,据说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曾深入玁狁腹地,与猃狁正面作战,取得胜利,保证了周王室的安定,立下赫赫战功。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小雅·六月 3.诗经的6义是什么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 《风》、《雅》、《颂》三部分的划分,是依据音乐的不同。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它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也可能根据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区别而分。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 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 4.以 “独”开头的六个字古诗孔融 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怖莫违,百姓惨惨心悲。 郭李纷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 妾薄命二首 曹植 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其一)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促樽合坐行觞。主人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任意交属所欢,朱颜发外形兰。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手形罗袖良难,腕若不胜珠环,坐者叹息舒颜。御巾糦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客赋既醉言归,主人称露未。(其二) 嵇康有六言古诗10首,每首皆是四句。其中《惟上古尧舜》、《唐虞世道治》、《东方朔至清》、《楚子文善仕》、《老莱妻贤明》、《嗟古贤原宪》六首,咏赞古时明君贤相、圣贤高士,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钦敬之意。《智慧用有为》、《名与身孰亲》、《生生厚相招》、《名行显患滋》四首,则是人生经验教训的总结,寓有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生活哲理。嵇康的时代,“声律说”尚未出现,但嵇康的六言诗不仅契合韵律,而且每首皆是四句,具备了六言绝句的基本形式,为六言绝句的出现提供了基本范式。 南朝宋谢晦的《悲人道》是六言诗歌发展史上惟一的长篇六言古风。 傅玄《董逃行历九秋篇》,庾信《怨歌行》,王褒《高句丽》等,盖皆出于子建。至唐乃变为韦应物、刘长卿、王建诸人之《调笑令》与《谪仙怨》 5.《诗经》中“六艺”指什么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表现手法。“比”是“比喻”,“比较”的意思,“兴”则是在“比”的基础上将话题渐渐引入主题,使诗的开头温和而含蓄,不显突兀。 “比”和“兴”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又合称为“比兴”。另外,“诗经六艺”中“风”指西周末年到春秋各诸侯国的民歌;“雅”指贵族中流行的音乐;“颂”是祭祀时用的音乐。“赋”指的是铺排,铺陈的写法。 扩展资料: 《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形式、内容、语言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而划分的。风即十五国风,是各地的音乐曲调,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桧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豳风、陈风、曹风十五部分,共一百六十篇。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朝廷正乐,共一百零五篇,其中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个部分,分别有三十一篇、四篇、五篇,为郊庙祭祀之乐。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诗经六义 6.求以数字四、五、六开头的诗句一张机。 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 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着待郎归。 两张机。 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 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 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 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 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 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 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 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 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 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 无端翦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 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 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 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 都将春色,藏头裹面,不怕睡多时。 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 风晴日暖慵无力,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 不肯放人归。 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 深心未忍轻分付, 回头一笑,花间归去, 只恐被花知。 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 东风宴罢长洲苑, 轻绡催趁,馆娃宫女, 要换舞时衣 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 回梭织朵垂莲子, 盘花易绾,愁心难整, 脉脉乱如丝。 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 中心一句无人会, 不言愁恨,不言憔悴, 只恁寄相思。 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 花间更有双蝴蝶, 停梭一响,闲窗影里, 独自看多时。 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 只恐被人轻裁剪, 分飞两处,一场离恨, 何计再相随? 八张机,回文知是阿谁诗? 织成一片凄凉意, 行行读遍,恹恹无语, 不忍更寻思。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 薄情自古多离别, 从头到尾,将心萦系, 穿过一条丝。 一张机 晓风卷帘雨如织 阶前绿痕春意迟 和泪相送 万千珍重 离愁几人识 两张机 长记当年初相逢 淡扫娥眉依翠红 回眸流波 巧笑娉婷 将去又复重 三张机 暮蔼沉沉铅云堆 遥山黛染雁双飞 寂寞芳心 盈盈粉泪 天涯梦魂追 四张机 惊鸿飞渡空凝碧 杜鹃深处子规啼 浮云映水 轻尘出岫 小池生涟漪 五张机 绿杨荫里柳吹棉 暖风染醉并蒂莲 画阁春醉 语软昵哝 描眉润红颜 六张机 小轩窗前菊花黄 身无彩凤叹景长 秋风惊散 化蝶双双 相期两茫茫 七张机 彩笺尺素寄相思 千帆过尽人不识 夕阳望断 千嶂尽处 伊人归来迟 八张机 更深残漏灯如豆 长丝织就盘花扣 针针别绪 缕缕柔情 画屏清影瘦 九张机 霜重风冷炉火青 呵手丝尽机杼停 长夜漫漫 情思零乱 堪堪两同心 一张机,晓塘六月荷花期,沾惹多少含情露。 芙蓉如面,此心谁系,对镜理青丝。 二张机,池旁绿柳漫飞枝,随风扬去花千絮。 魂飘万里,知共谁依,春尽闻吹笛。 三张机,一行白鹭向南栖,红云漫天争霞蔚。 丝箩遥寄,凭添旧忆,郁郁就新词。 四张机,碧水深处游锦鲤,却向人边波澜起。 花间一掷,也盼人知,凭谁道心痴。 五张机,千朵万朵花满蹊,人在花中同花睡。 落红铺地,轻牵锦丝,纤纤素手织。 六张机,青峰翠岭伴云织,涧中流银成飞瀑。 少年意气,钟离子期,山水皆入诗。 七张机,浅扮红妆凝暇思,织云素手牵花钿。 浮生一梦,终无云梯,香残却有期。 八张机,鸳鸯织就清水溪,交首相共泣残红。 细波层纹,曾同花戏,怎肯断相依。 九张机,素手挑针白罗衣,且将泣红织绣里。 锦上添花,缠绵落日,相思传丝绮。 九张机 一张机。春随人意乍新丝。 娇莺试语羞无力。 桃花初绽,清波微漾,风陌为春迷。 二张机。流连蛱蝶戏枝低。 柔情几度香尘地。 双双俪影,花前喁语,多少意中痴。 三张机。银钩晓月正当时。 清风欲乱文香翠。 青梅弄墨,含情舞韵,凝醉几新诗。 四张机。飞红落尽送春归。 回纹织就初相寄。 同心易结,愁丝难解,无语暗攒眉。 五张机。小池莲叶新成诗。 喃喃自呤无人会。 且歌双燕,且歌双蝶,却不诉相思。 六张机。残荷憔悴瘦青丝。 犹怜豆蔻含春意。 徘徊几度,寒风几度,无计盼春归。 七张机。闲听更漏数心思。 恹恹辗转难将息。 重读旧句,行行入梦,惆怅夜长时。 八张机。同心欲剪却迟疑。 分飞雁字凝血泪。 西窗影里,独听夜雨,忍看蜡成灰。 九张机。梅心苦蕴冷香词。 残诗半句轻薄意。 昨情似水,今宵重就,还赋几新辞。 一张机,樽前折柳送别离。清愁欲谴终无计, 君行异地,我于此处,盼使有灵犀。 两张机,临别强笑整寒衣。愿随春草郎边去, 暗抛粉泪,凭栏望远,楼外晓烟低。 三张机,无聊心绪莫轻题。相思一点留残梦, 漫屈纤指,行程细算,应是到陇西。 四张机,未知青鸟何枝栖。王孙去后无消息, 盼得云外,锦书忽至,字字是珠玑。 五张机,倚窗重看乐章集。句中多少凄凉意, 疏疏淡淡,柔柔袅袅,掩卷叹堪惜。 六张机,画梁时见柳莺啼。花香月色怜只影, 昨宵枕上,分明梦见,叵耐五更鸡。 七张机,衾凉被冷夜寒袭。香闺辗转人无寐, 残灯书卷,卧听更漏,却见晓星移。 八张机,漾蓝春水似琉璃。记得携手同游日, 花前小坐,解颐妙语,幻做梦依稀。 九张机,金钱卜落问归期。柔丝款款萦相系, 愿得明月,照人归路,莫教远途迷。 一张机,溪边折草道别离。漫天花絮落水去,疏疏淡淡,愁积心里,莫不怜吾痴。 二张机,凉风吹乱鬓间丝。且把心思枕边寄,几番相识,回眸浅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