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字词,工匠先居其下的居是什么意思工匠先从底下把它建起来,居是【建造】的意思,这是从意思上翻译过来的,居的具体意思: 居: 动词: 1、坐。例如《诗经。小雅。采薇》“不遑启居” 2、处在;处于。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居住。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4、安居。《左传》“王心不违,民其居乎?” 5、闲居,居处。《论语》“居则曰:‘不吾知也!’” 6、占据,据有。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7、担当,担任。 8、停;停留。柳宗元《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储存。《聊斋志异》“居为奇货” 10、经;过了。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战国策》“居有顷” 名词: 1、住处;住所。《长安古意》“寂寂寥寥扬子居” 2、坟墓。《诗经》“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3、所处的地位。《孟子》“其居使之然也” 副词: 1、竟然;表示意外。《聊斋志异》“居然城郭也。” 参考文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1)C“始终都有统一的严格标准”说法有误,原文第二段的表述是“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2)B“为了共同提高人类文化的审美创造力”原因分析错误,正确原因是“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一段.(3)C“两者的差异正是西方和东方对工匠精神的不同理解造成的”理解错误,两者的差异主要是“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而东方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二段.答案:(1)C(2)B(3)C。 3.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代表性人物有哪些1、蔡伦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后世传为我国造纸术的发明人。 2、鲁班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3、孙膑 皮匠和鞋匠以孙膑为祖师。他是战国时的军事家,在齐国任军师。 相传齐国士兵本来都穿草鞋、木鞋,行军作战极为不便,孙膑下令改穿皮制及布制的鞋。 因此,他被制革、制鞋行业奉为祖师。 4、黄帝 缝纫业以传说中的黄帝为祖师。 上古时,人们不会缝制衣服,而将树叶、兽皮串在一起披在身上御寒。 相传黄帝在位期间,中国有许多重要发明,其中之一是衣裳。这样一来,黄帝便成了缝纫铺的开山祖师。 5、蒙恬 制笔匠以蒙恬为祖师。他是秦朝的大将,曾主持监修万里长城,相传毛笔是他发明的。 其实在他之前,中国已使用毛笔。 6、李春 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4.诗经中有没有关于归隐的诗句考 磐 ——归隐者自得其乐 【原文】 考磐在涧①, 硕人之宽②。 独寐寤言③, 永矢弗谖④。 考磐在阿⑤, 硕人之岢⑥。 独寐席歌, 永矢弗过⑦。 考磐在陆⑧, 硕人之轴⑨。 独寐寤宿, 永矢弗告⑩。 【注释】 ①考磐(pan):逗留,盘桓。②硕人;贤人。宽:宽宏。③寐: 睡着。寤:醒来。④矢:誓。谖(xuan):忘记。⑤阿:山坳。 ⑥岢(ke):宽和。⑦过:失,忘记。⑧陆:高而平的地方。⑨ 轴:游玩不愿离去。⑩告:表达。 【译文】 逗留盘桓在山涧, 贤人心宽又悠闲。 独睡醒来独自语, 此中乐趣永不忘。 逗留盘桓在山阿, 贤人心宽又快活。 独睡醒来独自歌, 此中乐趣永不忘。 逗留盘桓在高地, 贤人游玩不离去。 独睡醒来独自居, 此中乐趣无法说。 【读解】 诗中讴歌了中国传统士大夫重要的人生选择之一——归隐山 林田园。这可能是我们迄今见到的最早的隐逸诗。 对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知识分子)来说,人生最光明的前途 和选择是进入政界做官(即此谓“出仕”),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 “治人”者,所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一旦仕途 受挫,便隐居山林田园,寻找心灵的解脱和慰藉。在朝与在野,出 仕与隐退,庙堂与山林,似乎就是秋千的两端,不是荡到这一端, 就是荡到另一端,并无其它路可走。 认真想来,这种只有两极的人生选择不仅仅是由传统思想观 念的影响造成的,同时,也同士大夫们自身有关。“百无一用是书 生。”读书人放下书本之后几乎什么都干不了。 当兵打仗吧,骨瘦 如柴,手无缚鸡之力,吃不了那苦。种田吧,分不清麦子韭菜,同 样吃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经商吧,商人最为文人不齿。做 工匠吧,身无一技,况且匠人属社会的下九流。反正除了几本书 之外士大夫们一无所长,无处可以安身立命。达则兼济天下 (出仕),穷则独善其身(隐退)。 如今的知识分子,似平有了更多的“中间道路”可走。从军, 经商,做工,兼职等专业之外的其它工作。适应能力之强,思想 观念之灵活,身兼数技。即便是读书做学问,也可以为学问而学 问。不必再去山林田园独善其身。 现代人早已走出了山林,在红尘中找到了更多的用武之地。 5.《诗经》《诗经》中收录的多为几言诗?:四言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什么来划分的?:音乐的性质 《诗经》作品收集了哪一历史时期的诗歌:西周到春秋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有几篇?:305 《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硕鼠》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请问它共有多少篇呢?:30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哪个部分的价值最高呢?:风诗 《诗经》的传统分类是:雅、颂、南。 6.<<;诗经>>;中,"赋""比""兴"是什么所谓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 “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赋的运用:在诗经中赋是很常见的。 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 赋是基础。 比如: 《国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至喜 比的运用:《魏风 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关起调节韵律、唤起 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明显。 。《诗经》常有比、兴联用之例,兴而比,比而兴,往往是二者互补共振,相得益彰。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