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登徒子好色赋》全文及翻译正文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2),短宋玉曰(3):"玉为人体貌闲丽(4),口多微辞(5),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6),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7)。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8),施朱则太赤(9);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10),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11)。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12),至今未许也(13)。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14),齞唇历齿(15),旁行踽偻(16),又疥且痔(17)。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18)。王孰察之(19),谁为好色者矣。 "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20),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21);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22)。且夫南楚穷巷之妾(23),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24),足历五都(25)。出咸阳(26)、熙邯郸(27),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28) 。 是时向春之末(29) ,迎夏之阳(30),鸧鹒喈喈(31),群女出桑(32)。此郊之姝(33),华色含光(34),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35):'遵大路兮揽子祛(36)'。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37),忽若有来而不见(38)。意安息体疏(39),俯抑异观(40);含喜微笑,窃视流眄(41)。 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42),洁斋俟兮惠音声(43),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44)。'因迁延而辞避(45)。 盖徒以微辞相感动(46)。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47),心顾其义(48),扬《诗》守礼(49),终不过差,故足称也(50)。 "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注解】 1、选自《文选》卷十九。 此赋也有人认为是后人托名宋玉而作。 2、楚王:这里是指楚襄王。 3、短:这里指攻其所短。 4、闲丽:文雅英俊。 5、微辞:不满的话。 6、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 7、东家之子:东边邻家的女儿。 8、著:搽。 9、施朱:涂烟脂。 10、束素:一束白色生绢。 这是形容腰细。 11、惑阳城,迷下蔡:使阳城、下蔡两地的男子着迷。 阳城、下蔡是楚国贵族封地。 12、窥:偷看。 13、未许:不同意,没有答应。 14、挛(luan):卷曲。 15、齞(yan)唇历齿:稀疏又不整齐的牙齿露在外面。齞:牙齿外露的样子。 历齿:形容牙齿稀疏不整齐。 16、旁行踽(ju)偻(lou):弯腰驼背,走路摇摇晃晃。 踽偻:驼背。 17、又疥且痔:长满了疥疮和痔疮。 18、使有五子:使她生有五个儿女。 19、孰察:孰,通"熟"。 仔细端详。 20、秦章华大夫在侧:当时秦国的章华大夫正在楚国。 章华:楚地名。这里是以地望代称。 21、愚乱之邪: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 22、彼:他,指宋玉。 23、南楚穷巷之妾:指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也即"东邻之子"。 24、周览九土:足迹踏遍九州。 九土:九州。 25、五都: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26、咸阳:当时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27、熙邯郸:在邯郸游玩。 熙:游玩。邯郸: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28、从容郑、卫溱(zhen)洧(wei)之间: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从容:逗留,停留。 郑、卫:春秋时的两个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到滑县、濮阳一带。溱洧:郑国境内的两条河。 《诗经·郑风·溱洧》写每年上巳节,郑国力女在岸边聚会游乐的情况。 29、向:接近,临近。 30、迎夏之阳: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迎:迎接,将要出现。 31、鸧(cang)鹒(geng)喈(僻)喈:鸧鹒鸟喈喈鸣叫。 32、群女出桑: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 33、此郊之姝(shu):意指郑、卫郊野的美女。 34、华色含光:美妙艳丽,光彩照人。 35、称诗:称引《诗经》里的话。 36、遵大路兮揽子祛(qu):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 祛:衣袖。《诗经·郑风。 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 37、怳:同"恍"。 有望:有所期望。 38、忽:与怳为互文,恍忽:心神不定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 39、意密体疏: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 40、俯仰异观: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 41、窃视流眄(mian):偷偷地看看她,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42、寐春风兮发鲜荣: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寐:苏醒。 43、洁斋侯兮惠音声: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种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斋:举止庄重。 44、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 45、因迁延而辞避: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 46、微辞:指终于没能打动她的诗句。 47、目欲其颜:很想亲眼看看她的容颜。 48、心顾其义:心里想着道德规范,男女之大防。 49、扬《诗》守礼,终不过差:口诵《诗经》古语,。 2.《登徒子好色赋》的全文及翻译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间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有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登徒子在楚王面前告宋玉的状,说宋玉以其貌美,经常出入后宫,有勾引后宫嫔妃之嫌,请大王对此严加注意……接下很精彩,看看宋玉是怎么在楚王面前为自己辩护的: 为表明自己不好色,宋玉称,自家后院里有一个举世无双的美女,三年来一直扒在墙头上偷看自己,而自己对此却如何地无动于衷,然后他开始描述登徒子的老婆是如何其丑无比,登徒子却爱之又甚,还与她生了五个孩子,啧啧……“大王你说说 到底是谁好色啊!” 因为这篇《登徒子好色赋》明明是这样一个对爱情专一,实在堪为后世男人爱妻楷模的登徒子于是成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两千多年来一直蒙受不白之冤哈哈 3.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全文是登徒子好色赋 作者: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 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译文 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他说:“宋玉其人长得娴静英俊,说话很有口才而言辞微妙,又很贪爱女色,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之门。” 楚王拿登徒子的话去质问宋玉,宋玉说:“容貌俊美,这是上天所生;善于言词辨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下臣则绝无此事。”楚王说:“你不贪爱女色确有道理可讲吗?有道理讲就留下来,没有理由可说便离去。” 宋玉于是辩解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 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 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而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登徒子却非常喜爱她,并且生有五个孩子。 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在那个时候,秦国的章华大夫在楚国,趁机对楚王进言说:“如今宋玉大肆宣扬他邻居的小姐,把她作为美人,而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臣自认为我自己老实遵守道德,我觉得还不如宋玉.并且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东临之子,怎么能对大王说呢?如果说我眼光鄙陋,大家的确有目共睹,我便不敢说了。” 楚王说:“你尝试着再对我说点。” 大夫说:“是。臣年少的时候曾经出门远游,足迹踏遍九州,足迹踏遍繁盛的城市。 离开咸阳,在邯郸游玩,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当时是接近春末,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鸧鹒鸟喈喈鸣叫,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 郑、卫郊野的美女美妙艳丽,光彩照人。体态曼妙,面容姣好。 臣看她们里面美丽的人,称引《诗经》里的话:‘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把她送给这芳华美女最妙了。 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 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偷偷地看看她,心中不由欣喜微笑,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于是我又称引《诗经》里的话:‘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 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种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 ’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大概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打动她的诗句,只有凭借精神上支持相依靠着;真的很想亲眼看看她的容颜,心里想着道德规范,男女之大防。 口诵《诗经》古语,遵守礼仪,始终没有超越规矩的差错,所以也终于没有什么越轨的举动。” 于是楚王同意说好,宋玉就不离去了。 《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辞赋作品。此赋巧妙地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美女,不少辞句如“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等历来被视为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 文章还刻画了一个丑女形象说明登徒子的好色,并借章华大夫之口,表明自己的爱情观。全文寓理于事,刻画生动形象,比喻精巧传神,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4.《登徒子好色赋》是是诗词吗属汉赋,区别诗词的古典文学文学一种。 全文: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娴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娴丽,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辞,所学於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臣观其美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恍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5.出自登徒子好色赋课文中的成语词 目 狼吞虎咽 使用频率 常用 发 音 lánɡ tūn hǔ yiàn 释 义 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 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 示 例 吃饭应该细嚼慢咽,~既不雅观,也不合乎卫生。 近义词 大吃大喝、饥不择食、食不甘味 反义词 细嚼慢咽 歇后语 张三和大虫抢食 英 文 cat one's head off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吃东西的样子 6.古诗词1、洛神赋 作者: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 揽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2、登徒子好色赋 --战国 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然此女登墙闚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 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 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 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袪,’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 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絜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 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翻译】 楚国大夫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他说:“宋玉其人长得闲静英俊,说话很有口才而言辞微妙,又很贪爱女色,希望大王不要让他出入后宫之门。”楚王拿登徒子的话去质问宋玉,宋玉说:“容貌俊美,这是上天所生;善于言词辨说,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至于贪爱女色,下臣则绝无此事。” 楚王说:“你不贪爱女色确有道理可讲吗?有道理讲就留下来,没有理由可说便离去。”宋玉于是辩解道:“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 东家那位小姐,论。 7.谁有《登徒子好色赋》的译文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2),短宋玉曰(3):"玉为人体貌闲丽(4),口多微辞(5),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吉同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6),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7)。京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8),施朱则太赤(9);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10),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11)。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12),至今未许也(13)。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14),齞唇历齿(15),旁行踽偻(16),又疥且痔(17)。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18)。王孰察之(19),谁为好色者矣。 "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20),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21);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22)。且夫南楚穷巷之妾(23),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24),足历五都(25)。出咸阳(26)、熙邯郸(27),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28) 。 是时向春之末(29) ,迎夏之阳(30),鸧鹒喈喈(31),群女出桑(32)。此郊之姝(33),华色含光(34),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35):'遵大路兮揽子祛(36)'。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37),忽若有来而不见(38)。意安息体疏(39),俯抑异观(40);含喜微笑,窃视流眄(41)。 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42),洁斋俟兮惠音声(43),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44)。'因迁延而辞避(45)。 盖徒以微辞相感动(46)。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47),心顾其义(48),扬《诗》守礼(49),终不过差,故足称也(50)。 "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注释】 1、选自《文选》卷十九。 此赋也有人认为是后人托名宋玉而作。 2、楚王:这里是指楚襄王。 3、短:这里指攻其所短。 4、闲丽:文雅英俊。 5、微辞:不满的话。 6、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 7、东家之子:东边邻家的女儿。 8、著:搽。 9、施朱:涂烟脂。 10、束素:一束白色生绢。 这是形容腰细。 11、惑阳城,迷下蔡:使阳城、下蔡两地的男子着迷。 阳城、下蔡是楚国贵族封地。 12、窥:偷看。 13、未许:不同意,没有答应。 14、挛(luan):卷曲。 15、齞(yan)唇历齿:稀疏又不整齐的牙齿露在外面。齞:牙齿外露的样子。 历齿:形容牙齿稀疏不整齐。 16、旁行踽(ju)偻(lou):弯腰驼背,走路摇摇晃晃。 踽偻:驼背。 17、又疥且痔:长满了疥疮和痔疮。 18、使有五子:使她生有五个儿女。 19、孰察:孰,通"熟"。 仔细端详。 20、秦章华大夫在侧:当时秦国的章华大夫正在楚国。 章华:楚地名。这里是以地望代称。 21、愚乱之邪: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 22、彼:他,指宋玉。 23、南楚穷巷之妾:指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也即"东邻之子"。 24、周览九土:足迹踏遍九州。 九土:九州。 25、五都: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26、咸阳:当时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27、熙邯郸:在邯郸游玩。 熙:游玩。邯郸: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28、从容郑、卫溱(zhen)洧(wei)之间: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从容:逗留,停留。 郑、卫:春秋时的两个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到滑县、濮阳一带。溱洧:郑国境内的两条河。 《诗经·郑风·溱洧》写每年上巳节,郑国力女在岸边聚会游乐的情况。 29、向:接近,临近。 30、迎夏之阳: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迎:迎接,将要出现。 31、鸧(cang)鹒(geng)喈(僻)喈:鸧鹒鸟喈喈鸣叫。 32、群女出桑: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 33、此郊之姝(shu):意指郑、卫郊野的美女。 34、华色含光:美妙艳丽,光彩照人。 35、称诗:称引《诗经》里的话。 36、遵大路兮揽子祛(qu):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 祛:衣袖。《诗经·郑风。 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 37、怳:同"恍"。 有望:有所期望。 38、忽:与怳为互文,恍忽:心神不定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 39、意密体疏: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 40、俯仰异观: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 41、窃视流眄(mian):偷偷地看看她,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42、寐春风兮发鲜荣: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寐:苏醒。 43、洁斋侯兮惠音声: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种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斋:举止庄重。 44、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 45、因迁延而辞避: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 46、微辞:指终于没能打动她的诗句。 47、目欲其颜:很想亲眼看看她的容颜。 48、心顾其义:心里想着道德规范,男女之大防。 49、扬《诗》守礼。 8.登徒子好色赋全文是什么《登徒子好色赋》(1)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2),短宋玉曰(3):"玉为人体貌闲丽(4),口多微辞(5),又性好色。 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1]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6),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7)。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8),施朱则太赤(9);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10),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11)。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12),至今未许也(13)。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14),齞唇历齿(15),旁行踽偻(16),又疥且痔(17)。 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18)。王孰察之(19),谁为好色者矣。 "[1]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20),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21);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22)。且夫南楚穷巷之妾(23),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24),足历五都(25)。出咸阳(26)、熙邯郸(27),从容郑、卫、溱 、洧之间(28) 。 是时向春之末(29) ,迎夏之阳(30),鸧鹒喈喈(31),群女出桑(32)。此郊之姝(33),华色含光(34),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35):'遵大路兮揽子祛(36)'。赠以芳华辞甚妙。 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37),忽若有来而不见(38)。意密体疏(39),俯仰异观(40);含喜微笑,窃视流眄(41)。 复称诗曰:'寐春风兮发鲜荣(42),洁斋俟兮惠音声(43),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44)。'因迁延而辞避(45)。 盖徒以微辞相感动(46)。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47),心顾其义(48),扬《诗》守礼(49),终不过差,故足称也(50)。 "[1]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1] 作品注释: 1、选自《文选》卷十九。 此赋也有人认为是后人托名宋玉而作。[2] 2、楚王:这里是指楚襄王。 [2] 3、短:这里指攻其所短。[2] 4、闲丽:文雅英俊。 [2] 5、微辞:言辞婉转、巧妙。[2] 6、止:与下文"退"相对,指留下。 [2] 7、东家之子:东边邻家的女儿。[2] 8、著:搽。 [2] 9、施朱:涂胭脂。[2] 10、束素:一束白色生绢。 这是形容腰细。[2] 11、惑阳城,迷下蔡:使阳城、下蔡两地的男子着迷。 阳城、下蔡是楚国贵族封地。[2] 12、窥:偷看。 [2] 13、未许:不同意,没有答应。[2] 14、挛(luán):卷曲。 [2] 15、齞(yàn)唇历齿:稀疏又不整齐的牙齿露在外面。齞:牙齿外露的样子。 历齿:形容牙齿稀疏不整齐。[2] 16、旁行踽(jǔ)偻(lóu):弯腰驼背,走路摇摇晃晃。 踽偻:驼背。[2] 17、又疥且痔:长满了疥疮和痔疮。 [2] 18、使有五子:使她生有五个儿女。[2] 19、孰察:孰,通"熟"。 仔细端详。[2] 20、秦章华大夫在侧:当时秦国的章华大夫正在楚国。 章华:楚地名。这里是以地望代称。 [2] 21、愚乱之邪:美色能使人乱性,产生邪念。[2] 22、彼:他,指宋玉。 [2] 23、南楚穷巷之妾:指楚国偏远之地的女子,也即"东邻之子"。[2] 24、周览九土:足迹踏遍九州。 九土:九州。[2] 25、五都: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2] 26、咸阳:当时秦国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2] 27、熙邯郸:在邯郸游玩。 熙:游玩。邯郸:当时赵国都城,故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 [2] 28、从容郑、卫溱(zhēn)洧(wěi)之间:在郑卫两国的溱水和洧水边逗留。从容:逗留,停留。 郑、卫:春秋时的两个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市到滑县、濮阳一带。溱洧:郑国境内的两条河。 《诗经·郑风·溱洧》写每年上巳节,郑国力女在岸边聚会游乐的情况。[2] 29、向:接近,临近。 [2] 30、迎夏之阳:将有夏天温暖的阳光。迎:迎接,将要出现。 [2] 31、鸧(cāng)鹒(gēng)喈(僻)喈:鸧鹒鸟喈喈鸣叫。[2] 32、群女出桑:众美女在桑间采桑叶。 [2] 33、此郊之姝(shū):意指郑、卫郊野的美女。[2] 34、华色含光:美妙艳丽,光彩照人。 [2] 35、称诗:称引《诗经》里的话。[2] 36、遵大路兮揽子祛(qū):沿着大路与心上人携手同行。 祛:衣袖。《诗经·郑风。 遵大路》:"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2] 37、怳:同"恍"。 有望:有所期望。[1] 38、忽:与怳为互文,恍忽:心神不定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那美人好像要来又没有来,撩得人心烦意乱,恍忽不安。[1] 39、意密体疏:尽管情意密切,但形迹却又很疏远。 [1] 40、俯仰异观:那美人的一举一动都与众不同。[1] 41、窃视流眄(miǎn):偷偷地看看她,她正含情脉脉,暗送秋波。 [1] 42、寐春风兮发鲜荣: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苏醒过来,一派新鲜茂密。寐:苏醒。 [2] 43、洁斋侯兮惠音声:那美人心地纯洁,庄重矜持;正等待我惠赠佳音。斋:举止庄重。 [2] 44、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似这样不能与她结合,还不如死去。[2] 45、因迁延而辞避:她引身后退,婉言辞谢。 [2] 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