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菉竹

1.诗经: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译文 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美丽良玉垂耳边,宝石镶帽如星闪。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更威严。

高雅先生真君子,一见难忘记心田。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

高雅先生真君子,青铜器般见精坚,玉礼器般见庄严。宽宏大量真旷达,倚靠车耳驰向前。

谈吐幽默真风趣,开个玩笑人不怨。 《国风·卫风·淇奥》是《诗经》中的一首赞美男子形象的诗歌。

为先秦时代卫地汉族民歌。此诗共有三章,每章九句。

采用借物起兴的手法,每章均以“绿竹”起兴,借绿竹的挺拔、青翠、浓密来赞颂君子的高风亮节,开创了以竹喻人的先河。全诗运用大量的比喻,首章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第三章“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表现了一种变化,一种过程,寓示君子之美在于后天的积学修养,磨砺道德。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每个字怎么读

文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拼音:zhān bǐ qí yù,lù zhú yī yī 释义:看那淇水弯弯岸,墨竹碧绿竹林片片连。奥,读yù,通"隩",指水边弯曲的地方。

出处:《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大学》(二十四)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标签:如切如磋孔颖达张居正论语瞻彼淇澳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瞻望那淇水弯曲的去处,绿竹婀娜,郁郁葱葱,站着一位文采奕奕的君子。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参考《唐宋注疏十三经·礼记·孔颖达疏》)古代把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分别称为切、磋、琢、磨。 在制作一个器物的时候,首先要把不必要的部分去掉,我们在完善自身修养的时候,也要把不完美的品行抛弃掉。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四十八章》)学问是越多越好,但修道却正相反,不但不好的要丢弃,连好的也要逐渐淡漠,意谓心不贪执、没有挂碍的意思。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对待自己,就要象打磨玉石一样,把身上的污点一点点去除掉。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玉成器都需要打磨,我们为人不在自身上用功,能形成自己完善的人格吗?除非我们并不想让自己完美。 道学是外在的,自修是内在的吗?或者说,修道和自修是两件事吗?离开自身的修养,还有一个道吗?修道就是修自身,修自身就是修道,两者是不可分的,虽然是分开说,但说的是一件事。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瑟,矜庄貌;僴,宽大;恂,严谨貌,温恭貌;栗,惧也;(参考《康熙字典》)瑟兮僴兮,严谨宽大之意;恂栗,谨慎、戒惧之意。

这是描述一位君子的样子,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参考论语中对孔子外貌的描述就比较清晰了:“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第七》)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赫,光明盛大之意;喧,大语也,引申来说,就是声音洪亮。这也是描述君子外貌,仪表堂堂,说话声音洪亮而有力,待人接物不会畏畏缩缩。

一个人的身相也是他个人修养的表现,在1991年春晚陈佩斯表演的《警察与小偷》小品中,小偷的贼眉鼠眼的形象被他表演的惟妙惟肖,而警察威严的目光也由朱时茂传神的体现出来。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依,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这些都是《弟子规》中对个人行为的描述,一个人的个人行为体现着个人的修养。

如果我们对这些还感到有些繁琐、不适应,那么,当你看到佛教对出家人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的要求就真正令人震惊和目瞪口呆了。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