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品三国的诗歌

1.求

1,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

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侯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

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彼此互易,声调上的一种变换美。

吾辈学诗之人,断不能于此等处失去心眼。 且说老杜风尘澒洞,流落西南,在锦城定居之后,大约头一件事就是走谒武侯祠庙。

“丞相祠堂何处寻”?从写法说,是开门见山,更不纡曲;从心情说,祠堂何处,向往久矣!当日这位老诗人,怀着一腔崇仰钦慕之情,问路寻途,奔到了祠堂之地他既到之后,一不观赏殿宇巍巍,二不瞻仰塑像凛凛,他“首先”注意的却是阶前的碧草,叶外的黄鹂!这是什么情理? 没有这一联两句,诗人何往?诗心安在?只因有了这一联两句,才读得出下面的腹联所说的三顾频烦(即屡屡、几次,不是频频烦请),两朝开济(启沃匡助),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这一切,老杜不知想过了几千百回,只是到面对着古庙荒庭,这才写出了诸葛亮的心境,字字千钧之重。莫说古人只讲一个“士为知己者死”,难道诗人所理解的天下之计,果真是指“刘氏子孙万世皇基”不成?老臣之心,岂不也怀着华夏河山,苍生水火?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瑟瑟,大星遽陨,百姓失声……想到此间,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杜,不禁丸澜被面,老泪纵横了。

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如何却说他是“败笔”?就是“过渡”云云(意思是说,杜诗此处颔联所以如此写,不过是为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一联正文),我看也还是只知正笔是文的错觉。

有人问:长使英雄泪满襟袖的英雄,所指何人?答曰: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为国为民,大智大勇者是,莫作“跃马横枪”“拿刀动斧”之类的简单解释。老杜一生,许身稷契,志在匡国,亦英雄之人也。

说此句实包诗人自身而言,方得其实。 然而,老杜又绝不是单指个人。

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他之所怀者大,所感者深,以是之故,天下后世,凡读他此篇的,无不流涕,岂偶然哉! 2,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大历元年(766)。

“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两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

第一句是从总的方面写,说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局势的过程中,功绩最为卓绝。三国并存局面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因素,而诸葛亮辅助刘备从无到有地创建蜀国基业,应该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杜甫这一高度概括的赞语,客观地反映了三国时代的历史真实。第二句是从具体的方面来写,说诸葛亮创制八阵图使他声名更加卓著。

对这一点古人曾屡加称颂,如成都武侯祠中的碑刻就写道:“一统经纶志未酬,布阵有图诚妙略。”“江上阵图犹布列,蜀中相业有辉光。”

而杜甫的这句诗则是更集中、更凝炼地赞颂了诸葛亮的军事业绩。 头两句诗在写法上用的是对仗句,“三分国”对“八阵图”,以全局性的业绩对军事上的贡献,显得精巧工整,自然妥帖。

在结构上,前句劈头提起,开门见山;后句点出诗题,进一步赞颂功绩,同时又为下面凭吊遗迹作了铺垫。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两句就“八阵图”的遗址抒发感慨。“八阵图”遗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

据《荆州图副》和刘禹锡《嘉话录》记载,这里的八阵图聚细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围,纵横棋布,排列为六十四堆,始终保持原来的样子不变,即使被夏天大水冲击淹没,等到冬季水落平川,万物都失故态,唯独八阵图的石堆却依然如旧,六百年来岿然不动。前一句极精炼地写出了遗迹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

“石不转”,化用了《诗经。邶风。

柏舟》中的诗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在作者看来,这种神奇色彩和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内在的联系:他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动摇。

同时,这散而复聚、长年不变的八阵图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诸葛亮对自己赍志以殁表示惋惜、遗憾的象征,所以杜甫紧接着写的最后一句是“遗恨失吞吴”,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 3,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是刘禹锡五律中传诵较广的一首。

蜀。

2.易中天品三国古典名句

《易中天品三国》经典语录

1.看历史,必须历史的看。

2.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

3.一方面,战争只能用战争来结束;另方面,则是为了结束战争,人民必须先饱受战争的苦难。

4.再辉煌的事件和人物,都可能只留下一些模糊印象,任人评说。

5.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

6.宁为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7.所谓“大气”,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一种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

8.避而不谈,恐怕因为实在不怎样。

9.大法无法。

10.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

11.人才,一旦有了私心没了正义不敢担当,就狗屁不如。

12.有时,愚蠢和狂妄是成正比的。

13.耗子腰里别了把枪,就起了打猫的心思。

14.出头的椽子是要先烂的。

15.对手的话,不一定靠得住。

16.琢磨计谋是没有用的,你还是琢磨人性吧!

17.知人者自知。

18.华而不实爱摆谱的人,是从来就成不了大事的。

19.胜利者总是属于那些洞悉人性的人。

20.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

21.不要迷信名人,名人和能人是两个概念。

22.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如果大海只接受清水,不接受泥沙,它还能使大海吗?

23.既然追究不了,不如买个人情。统统不追究好了。

24.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

25.时事也好,兵事也好,说穿了都是人事。

26.人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3.有关三国的诗和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杜 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阵图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李九龄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三国门后主【唐】周昙万峰如剑载前来,危阁横空信险哉。对此玄休长叹息,方知刘禅是庸才。

三国门蜀先主【唐】周昙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三国门鲁肃【唐】周昙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三国门吴后主【唐】周昙吴宫季主恣骄奢,移尽江南百媚花。一旦狂风江上起,花随风散落谁家。

三国门王表【唐】周昙王表闻声莫见身,吴中敬事甚君亲。是知邦国将亡灭,不听人臣听鬼神。

赤壁怀古【唐】崔涂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歌送别【唐】李白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先主武侯庙【唐】岑参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武侯庙古柏【唐】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诸葛武侯庙【唐】章孝标木牛零落阵图残,山姥烧钱古柏寒。七纵七擒何处在,茅花枥叶盖神坛。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代孔明哭先主【唐】李山甫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吴【唐】徐夤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入蜀【唐】刘叉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

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邓艾庙【唐】唐彦谦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剔银灯【宋】范仲淹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一)赵云单枪匹马倚青空,血洒征袍尽染红。汉水破围施虎胆,当阳救主显英雄。

追随先帝多征战,事奉军师屡建功。长坂威风从未减,一生忠烈贯苍穹。

过秦楼昔曰当阳,子龙英伟,不愧阵中飞虎。如飘瑞雪,似舞梨花,敌胆战银枪处。

长坂血染征袍,骁勇无双,护持危主。觑曹兵百万,孤身冲突,有谁能阻?年七十,李广之雄,廉颇其勇,战场建功无数。

威风未减,豪气长存,一念答君倾注。枯木寒鸦,老臣仙逝匆匆,魂归何许?忆中原啸傲,忠烈名垂万古。

注:此词平仄依宋人方千里、陈永平次周邦彦 词而酌定,不考虑其它用变格所作《过秦楼》词声律。(二) 姜维高阳台文武双全,才能足备,持枪勃发英姿。

艺冠群豪,运筹策晓兵机。心存汉室随丞相,胆义高、受命麾师。

伐中原,栈道连修,斩将搴旗。破齐乐毅遭谗佞,辟巢坛乌鹊,兴业无期。

汉数难收,国亡投节如归。竭忠尽智将天补,未成功、此恨谁知?近黄昏,烈士坟前,幽草离离。

注:此调有不同诸格体,本词平仄全依刘镇《高阳台》而作。(三)庞统匡济之学非百里,南州冠冕未曾开。

今朝扶汉逢英主,他曰平川展骥才。皇叔伤身来梦寐,军师殒命赴蓬莱。

雒城小径横荆棘,落凤坡前鹤唳哀。(四。

4.有关《三国演义》的古诗句

1,《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白话文释义: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赤壁》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白话文释义: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3,《赤壁歌送别》唐代: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白话文释义: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

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4,《满江红·赤壁怀古》宋代: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白话文释义: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

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

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5,《蜀先主庙》唐代: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白话文释义: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满天地,千秋万代一直令人肃然起敬。

建国与吴魏三分天下成鼎足,恢复五铢钱币志在汉室振兴。拜诸葛亮为丞相开创了国基,可惜生个儿子不像其父贤明。

最凄惨的是那蜀宫中的歌伎,在魏宫歌舞刘禅也毫无羞情。

5.三国演义的诗词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

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

6.品三国的好词好句

1、他(韩信)经常去蹭饭吃的一家叫南昌亭长……把饭先做好,等他来了就吃完了——人家讨厌他嘛……他脾气还大的不行,一甩袖子,绝交。

2、空城计不符合逻辑啊,你想想,司马懿十万大军开过来了,他诸葛亮叫几个老兵去扫地,大开4城门,再叫2个小孩在他身边,他自己呢,拿着张琴唱卡拉OK…

再说了,司马懿当时十万大军,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我看不会吧……

第一,当时司马懿看诸葛亮神态自若,听琴声平稳,说明他俩离的很近嘛!你司马懿派一个连队进去打探打探虚实不行吗?

第二,诸葛亮高高在上,司马懿就不会找个神箭手把他给射下来?(哈哈~~)

第三,司马懿十万大军啊,你把诸葛亮的城池围他个三天三夜,看他到时候会怎么样嘛!

所以我说,空城计这件事,是决不会发生在诸葛亮身上滴~~

3、这个时候的曹操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

4、刘邦想“对啊,这个时候不能骂韩信哪,这个时候不能得罪他,可是我已经骂过了呀。”继续骂:“混蛋!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当就当个真齐王,干吗当假的呀!”

5、袁尚、袁熙哥俩一合计:“咱们请公孙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这边公孙康也合计:“不如我请他们哥俩来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结果是公孙康把那俩给做了-!

6、曹丕一进袁府,看见有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婆,是袁绍的夫人……在井边坐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年轻女子,辣(那)是袁熙的新婚妻子甄氏。甄氏的头发把整个脸遮住了,等曹丕把甄氏的长发撩开,当时就惊呆了……”(午夜凶铃啊???)

7、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滴,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

8、尽管在学者眼中,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No.1,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认水浒、三国。你看,各行各业供的祖师爷,都是三国、水浒里的人物——强盗,拜宋江为祖师爷;小偷,拜时迁(--!)……剃头的拜关羽……财神也是关羽……依我看关羽迟早会成为婚介行业的祖师爷,因为关羽对于爱情是有追求的。他和刘备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在攻打吕布之前,对曹操讲:打下吕布后,你要把某某嫁给我。曹操同意了……曹操一看:国色天香!近水楼台我就先得月了——占为己有了。结果弄得关羽很郁闷。。。

9、剃头的和关羽有什么关系嘛。三国那时候的人是不剃头的,留全发的。只是剃头的和关羽的手里都有一把刀而已嘛~~让我想起有个剃头的贴了一幅对联:“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看了这个谁还敢进去剃头嘛!

10、灵帝时期,卖官行为已经是完全公开的了——明码标价,公开招标~~有个叫崔烈的,已经是位列九卿了,还老想过一把做“三公”的瘾。这时灵帝的一个妃子,姓程的,就悄悄的跟他讲(学耳语状):“你不是想做三公么,我能搞到内部优惠价,五折~~~”

7.易中天品三国的佳句摘抄

三国幽默语录:1/ “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

2/ “曹操身高短小,估计也就和我差不多吧,跟 1米84的诸葛亮比起来,只能算是不合格的残次品!”3/ “灵帝时期,卖官行为已经是完全公开的了——明码标价,公开招标。有个叫崔烈的,已经是位列九卿了,还老想过一吧做‘三公’的瘾。

这是灵帝的一个妃子,姓程的,就悄悄的跟他讲:‘你不是想做三公吗,我能搞到内部优惠价,五折。’”4/ “桓帝和灵帝都不是适合当皇帝的,灵帝的爱好是文学艺术和建筑艺术。

他对于建筑还是颇有研究的。他成天搞研究,结果在皇宫里搞成了一个自来水系统!而且他还要在全城推广自己的科研成果,宣布:要让全城的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

你是当皇帝的,不是搞上下水的嘛!”5/ “曹操对各路诸侯说:‘现在是灭董卓的最好时机-董卓已经把洛阳烧掉了,还劫持了皇帝,基本可以把他定位为恐怖组织了。”6/ “当曹操满身征尘、满身鲜血的回到盟军大本营里的时候,这些诸侯都在干什么呢?依然是喝酒饮宴、不务正业——就是在那开PARTY、泡酒吧、打电子游戏~~~” (这句强啊!)7/ “曹操的所谓‘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就是生产方式集化。

这是相当高明的政策呀!就相当于曹操建立了一个1700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喏!”8/ “袁绍要另立新君。有一次把曹操找来喝酒,喝着喝着他掏出一个玉玺,估计是袁绍自己私刻的,跟曹操商量(一只手掂量着,作私语状):‘你看…这个东西,啊…怎么样,咱哥俩干吧~~’”9/ “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所以袁术总看不起袁绍:‘你看,怪不得是小老婆生的,干不成什么大事~~要立新君就立自个儿嘛,干嘛立别人,多此一举嘛’”10/ “他们的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袁绍比曹操蠢;袁术比袁绍还狂,袁术就比袁绍还蠢。

最牛的最蠢~~~”11/ “那时候江东的老百姓都称孙策为‘孙郎’,称周瑜为‘周郎’。郎,就是小伙子,有赞美的意思。

所以,‘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帅哥都是喜欢美媚滴,所以孙策和周瑜分别娶到了当时最漂亮的两个女孩子………可以说这时的周瑜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反正我是很羡慕!”12/ “顺便说一句,蒋干这个人也是被冤枉地~~他根本就没盗过什么书,长得也不丑,而且也是一位帅哥~~因为周瑜是帅哥嘛,帅哥的朋友~~一般也是帅哥~~(--!)”13/ “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地……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14/ “三国时真正的空城计是曹操使用的………吕布率军打到城下一看——城门大开,心想:曹操这个人,狡猾狡猾地………”15/ “尽管在学者眼中,红楼梦是中国小说的No.1,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认水浒、三国。你看,各行各业供的祖师爷,都是三国、水浒里的人物——强盗,拜宋江为祖师爷;小偷,拜时迁(--!)……剃头的拜关羽……财神也是关羽……依我看关羽迟早会成为婚介行业的祖师爷,因为关羽对于爱情是有追求的。

他和刘备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在攻打吕布之前,对曹操讲:打下吕布后,你要把某某嫁给我。曹操同意了……曹操一看:国色天香!近水楼台我就先得月了——占为己有了。

结果弄得关羽很郁闷。

”16/ “剃头的和关羽有什么关系嘛。

三国那时候的人是不剃头的,留全发的。只是剃头的和关羽的手里都有一把刀而已嘛~~让我想起有个剃头的贴了一幅对联:‘问天下头颅几许?看老夫手段如何!’看了这个谁还敢进去剃头嘛!” □ 清朝入关前将领们都学三国,把《三国演义》印了一千本,发给各个将领作内部文件…… □ 我被你雇用了,我是忠心耿耿给你谋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byebye,我换一个老板。

□ 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 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曹操劝老婆回家) □ 袁绍整天在家里面大会宾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办沙龙,开Party,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这个事情当时就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 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 袁尚、袁熙哥俩一合计:“咱们请公孙康那小子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给做了!”这边公孙康也合计:“不如我请他们哥俩来喝酒,在酒席上就把他俩给做了……”结果是公孙康把那俩给做了! □ 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 刘备干逃跑这事还是很在行的。

他就像海轮上的老鼠,好像总是能第一个察觉到哪一艘船会翻掉……先是跟着公孙瓒打袁绍,然后又跟着曹操打吕布,又跟着袁绍打曹操……。

8.品三国的精彩文段

诸葛亮把周瑜气死了,然后又去江东吊孝。

祭文里竟赫然有“从此天下更无知音”之句,觉得十分矫情和可恶。就是看连续剧三国演义,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在灵前拜祭,念着祭文涕泪纵横,也十分不理解,觉得虚伪。

后来再读三国,竟然真的读出些别的况味来。试想诸葛虽然经纶满腹,机智过人,但是一无背景二无后台,全仗一个卖草鞋的皇叔青眼相加。

历史上所有“忧谗畏讥”、“宠不足恃”垫底的不对等关系,到最后难得有非常圆满的结局。他的仕途其实难关重重,如同针尖上舞蹈,战战兢兢。

周都督是何等人物,白衣胜雪,年少有为,竟然绝对投入地和一个初出茅庐的寒士较真呕气,且哀叹“既生瑜,何生亮”,这对诸葛是一个多么大的衬托。同时,英雄遇到敌手,可以酣畅淋漓地斗法,可以电光石火的碰撞,在针尖对麦芒的斗争中体会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又是何等令人迷醉。

他的死去,使诸葛对外少了一个映衬自身价值的天平,对内少了一个堪作真正对手的将军。世间寂寞,一是少知音,一是少敌人,卧龙先生既失了敌人,又失了知音,他的祭文和眼泪,其实浸透了自己真真实实的痛惜。

相关
下一篇
诗经学生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