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蝶

1.有关蝴蝶的诗句都有哪些

找些诗句给你,词就不贴了: 蝴蝶飞【唐】李贺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蝴蝶【唐】齐己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

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

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

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玉蝴蝶【唐】温庭筠 秋风凄切离,行客未归时。

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

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蝴蝶二首【唐】徐夤 缥缈青虫脱壳微,不堪烟重雨霏霏。

一枝秾艳留教住,几处春风借与飞。 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绕绮罗衣。

无情岂解关魂梦,莫信庄周说是非。拂绿穿红丽日长,一生心事住春光。

最嫌神女来行雨,爱伴西施去采香。 风定只应攒蕊粉,夜寒长是宿花房。

鸣蝉性分殊迂阔,空解三秋噪夕阳。蝴蝶三首【唐】徐夤 不并难飞茧里蛾,有花芳处定经过。

天风相送轻飘去,却笑蜘蛛谩织罗。苒苒双双拂画栏,佳人偷眼再三看。

莫欺翼短飞长近,试就花间扑已难。栩栩无因系得他,野园荒径一何多。

不闻丝竹谁教舞,应仗流莺为唱歌。寒蜂采菊蕊【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题槿花【唐】戎昱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得花开。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春日【唐】韦庄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舟中见雨【唐】戴叔伦 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

功名何卤莽,兄弟总凋零。 梦远愁蝴蝶,情深愧鶺鴒。

抚孤终日意,身世尚流萍。江行【唐】鱼玄机 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

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烟花已入鸬鹚港,画舸犹沿鹦鹉洲。

醉卧醒吟都不觉,今朝惊在汉江头。题真娘墓【唐】张祜 佛地葬罗衣,孤魂此是归。

舞为蝴蝶梦,歌谢伯劳飞。 翠发朝云在,青蛾夜月微。

伤心一花落,无复怨春辉。牡丹【唐】裴说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海棠【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追和柳恽【唐】李贺 汀洲白苹草,柳恽乘马归。

江头楂树香,岸上蝴蝶飞。 酒杯箬叶露,玉轸蜀桐虚。

朱楼通水陌,沙暖一双鱼。 送窦兵曹【唐】李端 梨花开上苑,游女著罗衣。

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 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

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2.形容蝴蝶的词语有哪些

形容蝴蝶的词语有:

一、翩翩起舞 [ piān piān qǐ wǔ ]

1. 【解释】: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2. 【出自】:《诗经·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描写舞姿

二、莺歌蝶舞 [ yīng gē dié wǔ ]

1. 【解释】:莺啼如歌,蝶飞若舞。形容春光明媚,万物欢悦。亦比喻形势大好。同“莺歌燕舞”。

2. 【出自】:唐·鲍君徽《惜花吟》诗:“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3. 【示例】:~两矜春,见我长嗟亦飞去。 ◎宋·宋痒《感花》诗

三、五颜六色 [ wǔ yán liù sè ]

1. 【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2.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3. 【示例】: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的推测来了。 ◎沙汀《凶手》

四、五色缤纷 [ wǔ sè bīn fēn ]

1. 【解释】:形容色彩纷繁艳丽。

2. 【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连日把书房改做了帐房……铺设得五色缤纷。”

3. 【示例】:像魔术似地从地下涌出一丛鲜花,~,散发出喷鼻的香味。 ◎《中国民间故事选·海螺姑娘》

五、绰约多姿 [ chuò yuē duō zī ]

1. 【解释】:绰约:姿态优美的样子。形容女子体态的美。

2. 【出自】:《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唐·蒋防《霍小玉传》:“年可四十余,绰约多姿,谈笑甚媚。”

3. 【示例】:年可四十余,~,谈笑甚媚。 ◎唐·蒋防《霍小玉传》

3.辨析蒹葭与蝶恋花的区别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1.蒹葭: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月出中的佼人指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2.在人物形象中都是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

3.蒹葭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月出》的意境是迷离的,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4. 蒹葭

《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月出》见月怀人,能道意中事。

4.求《蝶恋花》全诗+作者背景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品鉴赏】

此作题一作“春景”。上片写暮春自然风光。从郊游少年的视角,由小到大,由近渐远地展开,极富层次感、色彩感和运动感。“天涯何处无芳草”,既是对暮春景色拓开一景,又点化游春少年的惆怅,引发下片境界。下片写自然背景中的人事:一道短墙将少年与佳人隔开,佳人笑声牵动少年的芳心,也引起少年之烦恼。自然春意与人事春情相绾合,优美地表现出在流走跃动的春之气息中,惜春少年微妙的恋情之萌动及转瞬便迷失的怅惘。有声有色,情韵悠远,颇富婉媚绰约的风姿。是一篇天韵圆转的佳作。《词林纪事》卷五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指秋霜)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妆又伤春矣。’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身不复听此词。”

蝶恋花

苏轼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作品鉴赏】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高潮。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杨花似花非花,花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花,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相关
上一篇
本非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