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秉之四维诗经

1.有哪些出自《诗经》且有寓意的名字

蔡邕字伯喈(后汉大文人)

出处:《大雅·卷阿》“菶菶萋萋,雝雝喈喈。”后句是说凤凰**。这名字多好!

孔稚珪字德璋(南朝文人)

出处:《大雅•卷阿》“令闻令望,如圭如璋。”君子以玉比德。相似的还有词学家唐圭璋。

杜如晦(唐相)

出处:《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高行周(五代名将)、高怀德(行周子)

出处(只是猜测):《小雅•都人士》:“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大雅•板》:“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周邦彦(北宋大词人)

出处:《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矣。”国家的俊杰!

杨维桢(元代诗人)

出处:《大雅·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栋梁之才。相似的有晚清词人邓廷桢字维周。

揭傒斯字曼硕(元代诗人)

出处:《鲁颂·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是说鲁国公子奚斯作新庙,特别的雄伟壮观。当然这几句诗的意思清代人有新解释。

吴敬梓(明文人,写《儒林外史》那位)

出处:《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桑梓代表父母。

方苞(清桐城文家)

出处:《大雅·生民》“实方实苞。”这句是形容谷物幼苗生长。此君和下面江永都要姓名相连看才是出自《诗》,应该不是巧合~

江永(清代学者)

出处:《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王引之(清朴学大家)

出处:《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就是说希望后代能继承好门风。结果王引之果然接过父亲的大旗,成就了“高邮二王”的学术地位。

朱骏声(清文字学家)

出处:《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是说文王有美好的声望。

2.《诗经》中能用来给公司取名字的词语有哪些

1、“青心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雨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知心”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琢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5、“清涟”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6、【四维】

——出自《诗经•雅•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7、【微畅】

——出自《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8、【峥嵘】

——出自《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9、【逸兴】

——出自《滕王阁序》:遥襟俯畅, 逸兴遄飞

10、【州驰】

——出自《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参考资料

姚小鸥.《诗经译注》.中国: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百度.百度[引用时间2018-1-20]

3.维在古代的意思

您好,维的古文含义有:

①<;名>;系物的大绳子。《淮南子·天文》:“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绝。”【引】对事物起重要作用的东西,常与“纲”连用,指国家的法度。《管子· 禁藏》:“法令为~纲。”

②<;动>;系;连结。《诗经·小雅·白驹》:“絷之~之,以永今夕。”

③<;名>;隅;角落。《淮南子·天文》:“东北为报德之~也。”

④<;动>;通“惟”,思考。《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万世之安。”

⑤<;介>;由于。《诗经·郑风·狡童》:“~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⑥<;连>;和;与;同。《诗经·小雅·无羊》:“牧人乃梦,……旐~旟矣。”

⑦<;语气词>;放在句首。《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又】<;语气词>;用以帮助判断。《史记·秦始皇本纪》:“是~皇帝。”【辨】惟,唯,维。见“惟”字。

4.有哪些出自《诗经》且有寓意的名字

1.朝宗:适合用于男孩取名字,此名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2.震烨:烨意为火盛,明亮,引伸为“光辉灿烂”。适合用于男孩取名字。

此名出自《诗经·小雅·十日之交》“烨烨震电”。 3.煦涵:意为滋润养育,适合用于男孩取名字。

此名出自唐代张说《大唐祀封禅颂》:“菌蠢滋育,氤氲涵煦。 4.星轩:指轩辕星官,古代以其中一颗大星为女主的象征。

适合用于女孩取名字。此名出自《文选·颜延之》:“坤则顺成,星轩润饰。”

5.若光:古代神话中若木的光。适合用于男孩取名字。

此名出自南朝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诗:“属我嵫景半,赏尔若光初。” 6.星驰:形容速度很快。

适合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此名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扩展资料:《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诗经。

5.古文翻译:君子秉心,唯其忍之

这个人是什么居心,他居然这么残忍! 是《小弁》的倒数第三段第三句。

《小弁》是抒写忧愤之作。旧说或以为周幽王放逐太子宜臼,宜臼的师傅作此诗;或以为宣王时尹吉甫惑于后妻,逐前妻之子伯奇,伯奇作此诗。

这些传说未可全信,但作为参考,对于辞意的了解是有帮助的。 全文是这样的: 《诗经.小弁》 【原文】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1。

民莫不谷,我独于罹2。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3? 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鞫为茂草4。

我心忧伤,惄焉如捣5。 假寐永叹,维忧用老6。

心之忧矣,疢如疾首7。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8。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9。 不属于毛,不罹于里10?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11?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12, 有漼者渊,萑苇淠淠12。

譬彼舟流,不知所届14, 心之忧矣,不遑假寐15。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16。

雉之朝雊,尚求其雌17。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18。

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19。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20。 君子秉心,维其忍之21。

心之忧矣,涕既陨之22。 君子信谗,如或酬之。

君子不惠,不舒究之23。 伐木掎矣,析薪扡矣24。

舍彼有罪,予之佗矣25。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26。

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27。 无逝我梁,无发我笱28。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29。 【注释】 1、弁(音盘pán):快乐。

鸒(音玉yù):鸟名,又名雅鸟。提提(音拾shí):群飞安闲之貌。

2、谷:善。罹(音离lí):忧愁。

3、辜:得罪。 4、踧踧(音迪dí):平坦。

鞫(音居jū):同“鞠”,阻塞。一说“鞫”读为“艽(交jiāo)”,荒。

5、惄(音逆nì):忧愁烦躁。捣:舂(音冲chōng)。

6、假寐:不脱衣而寐。这句是说虽在梦中还是长叹。

维:犹“以”。用老:因而衰老。

7、疢(音趁chèn):热病。指心忧时烦热而头痛。

8、梓:木名。可以供建筑用。

桑梓都是宅旁常栽的树。 9、瞻:尊仰。

匪:非。依:依靠。

10、属(音主zhǔ):连。罹:唐石经作“离”,附著。

11、辰:时运。 12、菀(音玉yu):同“郁”,茂盛。

蜩(音条tiáo):蝉。嘒嘒(音慧huì):蝉鸣声。

13、漼(音崔上声cuǐ):水深貌。萑(音环huan)苇:芦苇。

淠淠(音配peì):草木众盛貌。 14、届:至。

15、遑:闲暇。 16、伎伎(音岐qí):缓慢的样子 17、雊(音够gòu):雉鸣。

18、坏:读为“瘣(汇huì)”,树木臃肿多瘤。用:犹“而”。

19、相:视,察看。先:将网打开。

20、墐(音尽jìn):埋。 21、秉心:居心。

22、陨:坠落。 23、究:追究。

不舒究之:不徐徐加以研究。 24、掎(音几jǐ):牵引。

伐大木时用绳牵着树头,要树向东倒就得向西牵,让它慢慢倒下。析薪:劈柴。

扡(音斥chǐ):顺木柴的纹理劈柴。 25、舍:舍弃、放开。

佗(驮tuó):加。 26、浚:深。

27、由:于。耳属(主zhǔ)于垣:是说将有偷听的人贴耳于墙壁,就是今语“壁有耳”的意思。

28、逝:往、到。发:拨动。

笱(音苟gǒu):捕鱼的竹篓。 29、躬:自己。

阅:收容。遑恤:无暇顾及。

【译文】 那些鼓翅飞翔的寒鸦,成群安闲地向回飞。 人人都过得很好,只有我被忧伤撂倒。

不知何时得罪了老天爷?我的罪过是什么? 我心里忧伤啊,可是叫我把它奈何! 平坦的大道上,全都长满了野草。 我心里忧伤啊,烦闷就像棒子舂捣。

闭眼躺着长叹息,愁啊愁得我衰老。 心里忧伤啊,头痛身如火燎。

看到桑树梓树,我总是毕恭毕敬。 我尊敬的只有父亲,依恋的只有母亲。

难道我既连不上皮衣的毛,又挨不着皮衣的里? 老天让我生下来,我的好运在哪里? 那密密的柳树,树上有蝉儿叫唱。 深深的水潭边,长着茂盛的芦苇。

好像那船儿在随波漂荡,不知漂向何方。 心里忧伤啊,合眼的功夫都没有。

鹿儿呀奔跑,四足轻快如飞。 雄雉鸡早晨鸣叫,呼唤母鸡相随。

好比臃肿的病树,病得枝叶脱落光。 我心忧伤啊,有谁知道我的衷肠。

瞧那投入网的兔子,或许还有人来放开它。 路上有了死人,或许还有人来埋葬他。

那个人儿啥心肠,为什么这样残酷。 我心忧伤啊,泪珠不断地坠落。

君子啊你听信谗言,好像喝人家的敬酒。 君子啊你没有慈心,对谗言不肯慢慢推究。

伐树还使绳索拉住,砍柴还要顺着纹路。 真正的罪人轻轻放过,反而把罪名横加给我。

那山颠很高,那流泉很深。 君子别轻率出言,警惕墙上有耳。

别让人上我的鱼梁,别让人开我的鱼器, 如今我自己不能保住,哪顾得了我的身后事。

6.带秉字的古诗词

1.《句》李煜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2.《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李白

多君秉古节,岳立冠人曹。

风流少年时,京洛事游遨。

3.《赠僧崖公》李白

说法动海岳,游方化公卿。

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楼亭。

4.《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李白

常时饮酒逐风景,壮心遂与功名疏。

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

汉家天子驰驷马,赤军蜀道迎相如。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万岁,拜贺明主收沉沦。

翰林秉笔回英眄,麟阁峥嵘谁可见。

(以上几首均是长诗的节选,具体可百度)

7.诗经《溱沩》的原文

溱 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注释:

青年男女春游之乐。一说夫妇同游之乐。

溱(音针)、洧(音伟):河名。涣涣:春水盛貌。秉:执。蕑(音坚):一种兰草。又名大泽兰,与山兰有别。

訏(音虚):大。

芍药:一说与今之芍药不同,一种香草。

浏(音刘):水深而清。殷:众多。

8.济济多士,秉文之德的秉文之德是什么意思

秉是秉承,操持;文之德即周文王的德行。完整意思是济济一堂的众多官吏,都秉承着文王的德操;出自《诗经》,是《周颂》的第一篇。

表达了对周人祖先功德的感谢和企盼德业永继的愿望,强化了周人天命王权的神圣理念,标志着周代立子立嫡宗法制的最后确立。全诗一章,共八句,既是赞美周文王功德的颂歌,也是西周王朝举行盛大祭祀以至其他重大活动通用的舞曲。

原文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译文

庄严而清静的宗庙,助祭的公卿多么庄重显耀!济济一堂的众多官吏,都秉承着文王的德操;为颂扬文王的在天之灵,敏捷地在庙中奔跑操劳。文王的盛德实在显赫美好,他永远不被人们忘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曰:“《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也。”郑玄认为此诗作于周公摄政五年。郑笺:“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也。

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祭之而歌此诗也。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成洛邑,居摄五年时。”

但对此历代学者尚有争论。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周成王七年,也有人认为作于周昭王时期;有人说是周公所作,也有人说是周武王所作,还有说是周成王所作的。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周颂·清庙

相关
下一篇
诗经妖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