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有哪些诗篇描写了民俗节庆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诗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古时过年的欢乐景象,也道出了古人过年饮屠苏酒之风俗。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真实地描述了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也表达了诗人渴望重阳节阖家团圆的愿望。 3. 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介绍的是我们传统节日元宵。 2.诗经中有哪些诗句能体现民间旅游的三、诗经里的旅游文学元素 1、关于山岳。诗经里面曾经多次出现描写山岳的诗句,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类似的诗句很多地方可见,并开始加入了作者的主观评判,如形容泰山,用“岩岩”,形容嵩山,谓“骏极于天”,这种比喻和夸张的描写手法,使得这些诗句具有了相当浓厚的文学审美意味。 2、关于河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便有一条河流横亘在我们面前,诗经里对水的描写之多,让今人讶异。打开诗经,它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据有关统计,《诗经》中所涉及的水文就有江、淮、河、汉、沱、汝、淇、泾、渭、溱、洧、汾、汶、漆等河流20余条及汾沮洳、甫田等泽薮。从《诗经》各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许多河流水量丰沛,河水清澈,水质状况良好,如《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一唱三叠,水清如许!《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这些,像是记游里所描绘的景象了。 3、关于动植物。 在《诗经》里,反映出到处都有茂密的森林,《诗经•魏风•伐檀》充分反映了“山西饶材”;有各种珍贵树种,并且多用檀木为轮造车,是为“檀车”、“香车”。另外,《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诗经•小雅•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秦风•晨风》:“鸟穴彼晨风,郁彼北林”。再如在《诗经•国风》中表现得普遍而突出的成为先秦人们求偶、婚庆、渴望、思恋之情感的美好寄托与象征的关关雎鸠、灼灼桃花、苍苍蒹葭、依依杨柳。从这些篇章和记载中可知,在西周、春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各地植被状况良好,有较多茂密的森林覆盖。除林木外,西周、春秋时期北方地区还有大片竹林分布。《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另外还有一些野生的植物,如《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蔹,蔓生植物,叶子多又小,水生的;《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小雅•鹿鸣》中的“食野之苹”、“食野之芩”“食野之蒿”;《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草盛貌等。《诗经》中以动物为名的篇章也有很多,如《鹊巢》、《草虫》、《羔羊》、《蟋蟀》、《鹿鸣》、《鱼丽》、《白驹》、《玄鸟》等等,可见其对动物的描写也很丰富。《诗经》中的动植物种类,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共有337种,其中鸟类43种,兽40种,草37种,木43种,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疏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7种,马27种。 3.诗经中有哪些诗句能体现民间旅游的三、诗经里的旅游文学元素 1、关于山岳。诗经里面曾经多次出现描写山岳的诗句,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类似的诗句很多地方可见,并开始加入了作者的主观评判,如形容泰山,用“岩岩”,形容嵩山,谓“骏极于天”,这种比喻和夸张的描写手法,使得这些诗句具有了相当浓厚的文学审美意味。 2、关于河流。“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便有一条河流横亘在我们面前,诗经里对水的描写之多,让今人讶异。打开诗经,它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据有关统计,《诗经》中所涉及的水文就有江、淮、河、汉、沱、汝、淇、泾、渭、溱、洧、汾、汶、漆等河流20余条及汾沮洳、甫田等泽薮。从《诗经》各篇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先秦时期许多河流水量丰沛,河水清澈,水质状况良好,如《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一唱三叠,水清如许!《郑风•溱洧》:“溱与洧,浏其清矣。”《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这些,像是记游里所描绘的景象了。 3、关于动植物。在《诗经》里,反映出到处都有茂密的森林,《诗经•魏风•伐檀》充分反映了“山西饶材”;有各种珍贵树种,并且多用檀木为轮造车,是为“檀车”、“香车”。另外,《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诗经•小雅•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秦风•晨风》:“鸟穴彼晨风,郁彼北林”。再如在《诗经•国风》中表现得普遍而突出的成为先秦人们求偶、婚庆、渴望、思恋之情感的美好寄托与象征的关关雎鸠、灼灼桃花、苍苍蒹葭、依依杨柳。从这些篇章和记载中可知,在西周、春秋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国各地植被状况良好,有较多茂密的森林覆盖。除林木外,西周、春秋时期北方地区还有大片竹林分布。《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另外还有一些野生的植物,如《唐风•葛生》:“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蔹,蔓生植物,叶子多又小,水生的;《召南•采苹》:“于以采苹”;《小雅•鹿鸣》中的“食野之苹”、“食野之芩”“食野之蒿”;《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草盛貌等。《诗经》中以动物为名的篇章也有很多,如《鹊巢》、《草虫》、《羔羊》、《蟋蟀》、《鹿鸣》、《鱼丽》、《白驹》、《玄鸟》等等,可见其对动物的描写也很丰富。《诗经》中的动植物种类,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毛诗类释》统计,共有337种,其中鸟类43种,兽40种,草37种,木43种,虫37种,鱼16种,谷类24种,疏菜38种,花果15种,药物17种,马27种。 4.诗经都有哪些诗1、周南 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2、召南 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3、邶风 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4、鄘风 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5、卫风 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6、王风 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7、郑风 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8、齐风 鸡鸣、还、著、东方之日、东方未明、南山、甫田、卢令、敝笱、载驱、猗嗟 9、魏风 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 10、唐风 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 11、秦风 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月出 12、陈风 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13、桧风 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 14、曹风 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15、豳风 七月、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 5.诗经中有多少首诗尹吉甫奉周宣王命出征猃狁。 西周宣王时,后来知道错杀、列士进献的乐歌,进攻到泾水北岸,名甲,进攻到泾水北岸。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大将尹吉甫北伐猃狁曾驻兵于此,被周幽王砍了头。汉代某些学者认为一共305首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小雅·鹿鸣之什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小雅·鸿雁之什 小雅·节南山之什 小雅·谷风之什 小雅·甫田之什 小雅·鱼藻之什 小雅·都人士之什 大雅·荡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 大雅·生民之什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周颂·清庙之什 周颂·臣工之什 商颂 鲁颂·駉之什 风(160篇),俱低,周宣王五年(前823)。兮氏,次师于此。猃狁(古民族)迁居焦获,则有不同说法。湖北有尹吉甫宗庙-----建于唐朝的著名的房陵青峰区宝堂寺。这些说法,驻防今平遥城一带,遂殁于斯,字伯吉父(一作甫)。房县有大量尹吉甫文化遗存。遗物有青铜器兮甲盘,尹是官名、《大雅·江汉》等,都有一定道理,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筑西北两面。他辅助过三代帝王,到民间搜集歌谣,教士讲武。 尹吉甫 内文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诸侯之乐献给天子,以御戎寇,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侵扰甚剧,并在朔方筑城垒,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房县古称);又有一种说法,北方猃狁迁居焦获。” 曾作《诗经·大雅·烝民》,搜集歌谣是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这些民歌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和专家,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又载:“周宣王时,公卿。周房陵人,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受命北伐猃狁。据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军事家和文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增城筑台。尹吉甫出生于江阳(现泸州市),死后葬于今湖北房县青峰山、湖北有墓和墓碑遗址,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为了隐蔽别人盗墓,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周宣王大臣,尹吉甫率军反攻到太原,并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东)负责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献,到周幽王时听信谗言,平遥旧城狭小、雅(105篇),产生的地域也很广,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颂(40篇)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