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小雅咸

1.诗经小雅小婉全文

【原文】

小宛

宛彼鸣鸠 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 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 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 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 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 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 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 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 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 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 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 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 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 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 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 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注释】

小小斑鸠在飞鸣,

展翅高飞上天空。

我的心中多忧伤,

追念故去的先人。

直到天亮睡不着,

心中怀念父母亲。

有人正直又聪明,

饮酒蕴藉又从容。

也有昏庸无知者,

沉醉酒中难自拔。

各自威仪要慎重,

天命一去不再来。

田野长着野豆苗,

庶人百姓去采摘。

螟蛾生子长成虫,

细腰土蜂背走它。

教导你的亲生子,

使他向善长成材。

看看那些小鹡鸰,

一边飞来一边鸣。

我要天天出门行,

你要月月在外奔。

早起晚睡要勤勉,

切莫辱没父母亲。

桑扈鸟儿飞去来,

沿着禾场啄米粒。

可怜我穷无依靠,

应吃官司进牢房。

抓把小米去问卜,

何处能够得吉利。

温和恭顺的人们,

好像栖身大树上。

忐忑不安多小心,

就像面临那深谷。

恐惧谨慎战兢兢,

就像双脚踏薄冰。

2.诗经小雅鹤鸣全文的意思

【原文】

鹤鸣于九皋(1)

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

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3),

其下维择(4)。

它山之石(5),

可以为错(6)。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

或潜于渊。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

其下维彀(7)。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注释】

①皋(gāo):沼泽。九皋:曲折深远的沼泽。②渚(zhǔ):水中的 小块陆地。③爰: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檀:紫檀树。④择(tuó): 落下的树叶。⑤它:别的,其他。(6)错:磨玉的石块。(7)彀:楮 树。

【译文】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四野都传遍。

鱼儿潜游在深渊,

时而游到小清边。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落叶铺满地。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白鹤鸣叫在深泽,

鸣声响亮上云天。

鱼儿游到小清边,

时而潜游在深渊。

那个可爱的园林,

种着高大的紫檀,

树下长的是榕树。

其他山上的石块,

可以用来磨玉石。

【读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富有哲理的成语,最初便出自这 批。然而,全诗并不意在阐释哲理,而是赞颂园林池沼的美丽。

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从对自然山水的观照赞美,到人造山 水,似乎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演变。自然山水无论怎么美,却难以 M己有。把官室修筑到风光秀美之处固然不错,却又给办事、生 活造成诸多不便。要把自然山水随心所欲地迁移,几乎是不可能 的。或许是为了在住地周围再现自然风光的秀美,或许是出于占 有自然山水之美的私欲,或许是为了显示富有与阔气,或许几种 动机兼而有之,于是便有了模仿自然山水的人造园林。据说,这 玩意儿早在西周就已有了。

无论怎么说,人造园林的出现,大概不会是出于“为艺术而 艺术”一类的高尚动机,并不像某些研究者说得那么“玄”。即使 有这样的东西,也应当是很晚近的事情。

在一个交通尚不发达,人民衣食住行尚成问题,外扰内乱不 问,财力、技术十分有限的时代,要建造大规模的园林景观,完 全可以想见其难度和对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这样一朵艺术之花, 却原来是生长开放在一块贫瘠的土壤之上。

也许,历史就是这样。主观的动机和最终的结果总是相分离 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修建金字塔的劳工,大概不会像我 们这样对金字塔顶礼膜拜。建造皇帝园林的能工巧匠,未必会对 自己的作品感到欢欣鼓舞。真是彼一时也,此又一时也。

3.诗经·小雅·小旻 全文

西周无名氏《小雅·小旻》,全文为: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膴,或哲或谋,或肃或艾。如彼泉流,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苍天苍天太暴虐,灾难降临我国界。朝廷策谋真邪僻,不知何时能止歇。善谋良策难听从,歪门邪道反不绝。我看朝廷的谋划,确是弊病太多些。

小人叽喳攻异己,是非不分我悲凄。若有什么好谋略,他们全都不肯依。若有什么坏计策,他们全都会同意。我看朝廷的谋划,不知弄到何境地。

占卜灵龟已厌倦,谋划再不向我谈。谋臣策士实在多,就是没有好意见。议论纷纷满庭中,指出弊病有谁敢!就像谋划要远行,真到路上没效验。

如此谋划我悲痛,古圣先贤不效法,常规大道不遵从。近僻之言王爱听,肤浅之见纷聚讼。就像宫室建路上,当然不会获成功。

国家虽然没法度,人有聪明有糊涂。人民虽然不富足,还有明哲有善谋,有能治国有严肃。就像长流那泉水,不让衰败与陈腐!

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过河行。人们只知这危险,不知其他灾祸临。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为讽刺周代昏庸的统治者而作。综观全诗,作者应该是西周王朝末期的一位官吏,至于是讽刺周幽王还是周厉王,诗无明证,只好用“最高统治者”统而言之。但不论是幽王还是厉王,他们都骄奢腐朽,昏愦无道,是非不分,听信邪僻之言,重用奸佞之臣。

主旨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周朝昏庸的君主不能采纳善谋的诗歌。作者以讽刺的口吻揭露最高统治者重用邪僻而致使“犹谋回遹”为中心,通过揭露、感叹、批判和比喻等表达方式,一气呵成,词完意足,鲜明地表达了他愤恨朝政黑暗腐败而又忧国忧时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雅·小旻

4.古语中 咸 是什么意思

咸一般是皆,都的意思。

下面是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1.皆;都。《易·乾》:“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史记·淮阴侯列传》:“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 关中 , 关中 民咸知之。”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 清 龚自珍 《暮春以事诣 圆明园 》诗之一:“元气古来积,羣灵咸是依。”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一看 丸善 所陈书,咸非故有。”

2.同;共。《诗·鲁颂·閟宫》:“敦 商 之旅,克咸厥功。” 郑玄 笺:“咸,同也……能同其功於先祖也。” 孔颖达 疏:“谓先祖欲成王业, 武王 卒能成之,是合同其功。”

3.和睦;同心。《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 。” 杜预 注:“咸,同也。”《诗·小雅·〈常棣〉序》:“闵 管 蔡 之失道,故作《常棣》焉” 毛 传:“ 周公 吊二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 孔颖达 疏:“咸,和也。言 周公 闵伤此 管 蔡 二叔之不和睦而流言作乱,用兵诛之,致令兄弟之恩疏。”《世说新语·赏誉》“遂致疑隙”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 王韶之 《晋安帝纪》:“初, 忱 ( 王忱 )与族子 恭 ( 王恭 )少相善,齐声见称。及并登朝,俱为主相所待,内外始有不咸之论。”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老苏族谱记》:“盖 苏 ( 苏洵 )与其妻党 程氏 大不咸。”

4.普遍;全面。《国语·鲁语上》:“小赐不咸。” 韦昭 注:“咸,徧也。”《庄子·知北游》:“周、徧、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 陆君 之道行乎朝廷,则天下望其赐;刺一州,则专而不能咸。” 明 归有光 《圣人之心公天下》:“天下之心,至是而始不得其公,专而不咸,隘而不宏。”

5.毕;终结。 汉 扬雄 《法言·重黎》:“或问:六国并其已久矣,一病一瘳,迄 始皇 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法言新证》:“咸谓毕也……言至 始皇 三载而毕也。”

6.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兑上。《易·咸》:“咸,亨,利贞,取女吉。”

7.感应。《易·咸》:“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荀子·大略》:“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

8.通“ 函 ”。匣,盒子。《周礼·秋官·伊耆氏》:“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 郑玄 注:“咸读为函。老臣虽杖於朝,事鬼神尚敬,去之,有司以此函藏之,既事乃授之。”

9.通“ 函 ”。见“ 咸夏 ”。

10.“ 咸 ”的简化字。

咸2 〔jiān ㄐㄧㄢ〕

〔《集韵》居咸切,平咸,见。〕

通“ 缄1 ”。

束棺木的绳索。《礼记·丧服大记》:“君封以衡,大夫士以咸。” 郑玄 注:“咸读为缄。”参见“ 咸2绳 ”。

咸3 〔jiǎn ㄐㄧㄢˇ〕

〔《集韵》古斩切,上豏,见。〕

1.通“ 减 ”。剪除;灭绝。参见“ 咸3黜 ”。2.姓。《汉书·酷吏传·咸宣》:“ 咸宣 , 杨 人也。” 颜师古 注:“咸读减省之减。”《史记·酷吏列传》作“ 减宣 。”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