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年级上国学经典上古诗第六第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2.诗经六义究竟是什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雅、颂 《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名词解释----诗经六义:源于《毛诗序》,《毛诗序》因承《周礼》“六诗”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后人普遍认为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3.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有哪些三秦出版社 1《红楼梦(全四册)》 2《三国演义(全三册)》 3《西游记(全四册)》 4《水浒传(全四册)》 5《白话聊斋(全两册)》 6《警世通言》 7《喻世明言》 8《醒世恒言》 9《初刻拍案惊奇》 10《二刻拍案惊奇》 11《今古奇观(全两册)》 12《诗经》 13《楚辞》 14《古诗》 15《唐诗三百首》 16《宋词三百首》 17《元曲三百首》 18《千家诗》 19《红楼梦诗词赏析》 20《古文观止》 21《唐宋八大家散文》 22《婉约词》 23《豪放词》 24《二十五史名句赏析》 25《四书五经名句赏析》 26《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27《古代散文名句赏析》 28《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29《三字经*百家姓》 30《声律启蒙*弟子规》 31《千字文*增广贤文》 32《颜氏家训》 33《幼学琼林》 34《中华寓言故事》 35《中华典故故事》 36《中华成语故事(全两册)》 37《中国通史(全两册)》 38《中华上下五千年(全两册)》 39《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40《中国十大喜剧故事》 41《史记*本纪(全两册)》 42《史记*世家(全两册)》 43《史记*列传(全两册)》 44《资治通鉴(全两册)》 45《左传》 46《吕氏春秋》 47《战国策》 48《汉书》 49《后汉书》 50《三国志》 51《中国皇帝传(全两册)》 52《中国宰相传(全两册)》 53《中国将相传(全两册)》 54《中国皇后传》 55《孙子兵法》 56《三十六计》 57《六韬*三略》 58《百战奇略》 59《本草纲目》 60《黄帝内经》 61《大学*中庸》 62《论语》 63《孟子》 64《道德经》 65《庄子》 66《周易》 67《俗语》 68《谚语》 69《歇后语》 70《对联》 71《格言联壁》 72《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73《中国历史之谜》 74《大唐王朝历史之谜》 75《大宋王朝历史之谜》 76《大明王朝历史之谜》 77《大清王朝历史之谜》 78《中国历代宫廷之谜》 79《中华历代国宝之谜》 80《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81《菜根谭》 82《笑林广记》 83《世说新语》 84《忠经*孝经》 85《忍经*劝忍百箴》 86《山海经》 87《金刚经*坛经》 88《曾国藩家书》 89《围炉夜话》 90《小窗幽记》 91《容斋随笔》 92《阅微草堂笔记》 93《闲情偶遇》 94《随园诗话》 95《梦溪笔谈》 96《智囊》 97《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98《小学生必备古诗文》 99《初中生必备古诗文》 100《高中生必备古诗文》以上共100部,总计123册。 4."向幸龇6岁国学神童李尚容,如何通读《四书五经》吗四书五经读书的顺序是,以四书作为开头,所以四书还在五经之前。 一方面可以这样说,四书好读,文章容易,因为四书是孔子以后,五经是孔子以前,孔子以前的文章,比较高古难读,孔子以后的文章比较简明好读,所以从四书读起。 第二方面呢,从这里读起虽然文意浅显,但是它的义理不见得就浅显。我们初学者从四书开始读是容易的,而“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建议从《论语》开始。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再读《大学》,最后读《中庸》,这是一个读书的顺序。 当然儿童读经就不一定照这个顺序了,不过也建议儿童读经,先读论语,虽然不是为了了解文义,不过为了怕一个孩子他只读几个月,只读半年一年,他读不到论语就很可惜,所以先让他读论语。论语这部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所以我们要读书,先从论语读起,不管是小孩、大人,甚至老年人,开始想要读书了,开始想要了解中国人的智慧了,开始想要体验圣人的境界了,开始想要对自己的修身养性,能够有一番的长进了,那你应该从经典开始,而经典就应该从论语开始。 别人的建议啦!!!个人觉得从熟悉的简单的开始,循序渐进,毕竟理论性的书籍要反复读才能体会精髓。 5.关于国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快考试了,急1.清代学者论学术,将学分为三类:一为义理之学,二为考据之学,三为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即哲学,考据之学即史学,词章之学即文学。这是举其大略,详言之,词章之学包括文艺学、文字学、修辞学等。义理、考据、词章之外,尚有经世之学,即政治经济学说,以及军事学、农学、治水之学等。 2.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3.分为《易经》和《易传》周易八卦中的卦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其卦象分别对应:天、地、雷、山、火、水、泽、风。 7.《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这三个说的是内容;赋、比、兴,这三个说的是手法,这就是“六义”。 8.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9.《礼记》<;大学> 10.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1:纪传体《史记》 编年体《资治通鉴》 12.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 14.儒、墨、道、名、法、兵、农、阴阳、纵横、小说。 18.编者:刘义庆南朝宋国人;注者:刘孝标,南朝梁国人。 魏晋风流也称作「魏晋风度」为文化史上的专有名词,「风度」原是魏晋时用来品评人物的词语。魏晋时期,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於流俗、甚至不同於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风度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质与精神状态在言谈与仪表上的反应,对於一定的社会阶层来说,风度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集中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形象。它不仅是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而且深深影响著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构成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人,正好反映了魏晋名士的时代精神。 19:是李白和屈原吧?这个问题就你自己写了,可以从两人的创作风格和人生经历来写,结合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20.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 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能力有限,只能回答那么多。 6.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诗经中的爱情诗: 1、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采集荇菜的女子真是美好,叫年青人一见锺情。可惜,女子忙於采摘,不知君子情深,君子亦只能够是梦里与美丽的女子互诉衷情。这磨折人的爱情啊。】 2、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游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分明是爱了一个人,却又不晓得她在哪里,只知道她就在河水的那一方。想要去寻了她?路途却过於艰难,只能够想像她就在那里了。可望不可即的爱情有多磨折人呢?只有落到了个人身上才体会的出罢?】 3、子 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都说女儿的心是海底的针。我不去,你便不来嚜?甚至不给我一个音讯?叫奴家在城门楼上如影随形的徘徊盼望,一日不见,竟是过了三个月,多麽磨人!】 4、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美好的爱情往往始於邂逅】 5、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车,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秀外而慧中。这样女子怎麽能够不叫人心生无限的爱意。】 6、采 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月而秋,秋而岁,思念越来越浓烈。勤劳美丽的姑娘总是让人无限向往爱慕的。】 7、木 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所谓「投桃报李」,总要让爱著的人儿安心的。】 8、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摡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女子恨嫁,古已有之?J梅子落地,青春将逝,如何不令人心慌?只愿年青的人儿快些来。】 9、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於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於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女子美好,让人爱慕,却只是想想而已。白日梦做得做不得。】 10、击 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於嗟阔兮,不我活兮!於嗟洵兮,不我信兮! 【最著名的话就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了罢?可是,张氏爱玲却说这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一首诗,因为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人支配的。可不是嚜?这诗的最后两句正是这样意思:相距太远无法重见,相离太久无法信守誓言。——感情的誓言其实很无力,说说而已,当真的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