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有关孝的诗有什么一、《诗经》中的孝论 《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 《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今译:牢记孝道,孝道就是生活的准则。 《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今译:孝子的孝行不绝,就会得到永远的赐福。 《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今译:具有孝道之美德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 《闵予小子》:“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今译:对于先人,要永远尽孝。 《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今译:对列祖列宗无不孝敬,以求得他们的赐福。 2.诗经中“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是什么意思出之《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朱熹集传:"类善也……孝子之孝诚而不竭则宜永锡尔以善矣." 意思为: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总的来说就是教育我们要做孝顺的孩子,才会得到幸福.。 3.诗经里有哪些讲孝道的句子1.《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 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2.《诗经·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小雅·伐木》“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4.《大雅·卷阿》:“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5.《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诗经》里的孝文化: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的表示祭祀孝敬祖先的诗句。孝作为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现实意义与社会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弘扬。 《诗经》反映了周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广泛。周代统治者重视教化,经常派官员到民间收集资料,而孝思想占据了当时社会伦理的极大部分,这样一来,《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孝道的记载。这些记载中既有关于孝的内涵、行孝的对象,也有关于行孝的方式, 4.谁知道《诗经》中的“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士章第五 资於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於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士章第五 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母亲,爱心是相同的;用奉事父亲的心情去奉事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所以奉事母亲是用爱心,奉事国君是用尊敬之心,两者兼而有之的是对待父亲.因此用孝道来奉事国君就忠诚,用尊敬之道奉事上级则顺从.能做到忠诚顺从地奉事国君和上级,然后即能保住自己的俸禄和职位,并能守住自己对祖先的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啊!《诗经·小雅·小宛》里说∶“要早起晚睡地去做,不要辱及生养你的父母.”。 5.诗经中“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是什么意思出之《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朱熹集传:"类善也……孝子之孝诚而不竭则宜永锡尔以善矣。" 意思为: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遂寘(通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wèi)之。”公曰:“尔有母遗,繄(yī)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在这里读yù】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yì)。”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kuì),永锡【通赐】尔类。’其是之谓乎。” 总的来说就是教育我们要做孝顺的孩子,才会得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