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君和卿指什么古诗中君和卿,并不明确区分男女。 1、君:夫君。 这里君是夫妇之间的尊称,是对男方的称呼。 《赋得自君之出矣》唐代: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释义: 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2、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这首诗中可以认为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3、卿卿:爱妻。 卿卿是古代夫妻互称,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 《出城》唐代: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诚可重,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释义: 桂花在大雪覆压下显得稀落,乌鸦被弹丸击中带伤飞回归。关水倒映着孤单的骑驴身影,萧索的朔风把帽带吹得低垂。回家重温欢乐温暖值得欣慰,但无法取得官印而归真可悲。心爱的人当会忍着苦痛询问,只见镜中二人默默相对而泣。 4、卿卿:男女之间的昵称。 这里是指女方。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唐代:张泌 浣花溪上见卿卿,脸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和道:莫多情。 释义: 那天,在春日融融的浣花溪边,我初次遇见了爱人你。当时你多么美丽:明媚的眼波,轻淡的黛眉,高绾的秀发好似绿云,秀发上发髻援簇。情不自禁地问你:“能不能呆与我约会?”你却调皮地一笑,轻绽樱唇吐出一句:“莫自作多情”。 5、卿卿:男女的爱称。这里用来称呼所爱恋的男子。 这里是指男方。 《休洗红》唐代:李贺 休洗红,洗多红色浅。 卿卿骋少年,昨日殷桥见。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释义: 不要洗红衣啊,一洗再洗,红色会变浅。亲爱的人儿骑上马,放辔驰骋要趁少年;昨日送你出征,与你相别在桥畔。封侯之日早早归来,不要作那弦上的箭! 2.诗经中的尊称对男子的尊称: 对帝王,有“皇王”、“帝”、“王”、“天子”、“君王”、“大王”的尊称; 对先王:有“皇祖”、“皇考”的尊称; 对官员:有“士”、“候人”、“卿士”、“大夫”、“王臣”、“宰”、“辅”、“髦士”的尊称; 对贵族,有“公”、“公侯”的尊称; 对君侯子弟有“宗子”、“公子”、“公姓”、“公族”的尊称; 对父亲:有“父”的尊称; 对兄弟:有“兄弟”的尊称; 对舅父:有“舅氏”的尊称; 对君王的亲属:有“王舅”、“元舅”的尊称; 对男子,有“君子”、“庶士”、“子”、“夫”的尊称; 对战士,有“武夫”、“征夫”、“仆夫”、“武人”的尊称; 对亡故的人:有“先君”、“先人”、“先祖”的尊称; 对兄弟:有“伯”、“叔”的尊称; 对英俊的小伙:有“狡童”的尊称; 对少年:有“总角”的尊称; 对客人:有“嘉宾”、“宾”的尊称; 对有学问、有智慧、有功德的治国才人:有“哲人”、“圣人”、“异人”、“善人”的尊称; 对异姓朋友:有“邦人”的尊称; 对品德良好的人:有“恭人”的尊称; 对好朋友:有“共人”、“好友”的尊称; 对农民:有“农人”、“农夫”的尊称; 对老人:有“黄耇”的尊称; 对孝敬的人:有“孝子”的尊称; 对女子的尊称: 对君王的女儿:有“王姬”的尊称; 对贵妇:有“好人”、“子”、“君妇”的尊称; 对母亲:有“母氏”的尊称; 对妻子,有“妻”、“妇”的尊称; 对姐妹:有“姑”、“姊”、“姨”的尊称; 对女子:有“淑女”、“子”、“硕人”、“硕女”、“美人”、“静女”、“姝”、“孟姜”、“伊人”、“淑姬”、“佼人”、“淑人”、“士女”、“玉女”的尊称; 对保姆:有“师氏”的尊称。 查到了这么多,不一定全。 3.鉴赏诗经 周蓝 关雎《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代表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创作状况,也就是我国历史上的周王朝统治初期到春秋中叶这一段时间。《诗经》里的诗歌都是民歌,大部分产生于北方的黄河流域,小部分产生于长江流域和汉水流域。 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从上古开始到孔子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诗大概有3000余篇,孔子对这些诗歌进行编排和删减,最后选定305篇编成《诗》,这部作品后来被汉代人奉为儒家的经典,所以叫《诗经》。 因为《诗经》里的诗都是当时的民歌的歌词,所以它与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孔子在编定这本书时是一边弹着琴一边唱着歌词,以便使得它符合韶武雅颂之音,也就是要曲调和谐优美,纯正无邪。 《诗经》里的诗是按照音乐体制来分类的,分为风、雅、颂。风是周王朝统治下的各诸侯国(共 15国)的民歌,它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属于地方音乐,有105篇;雅是周王朝都城所在地的音乐,有160篇;颂是祭祀宗庙和鬼神时唱的祭歌和赞歌,有40篇。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删诗的目的是要实现它的教化作用,删诗的标准也是看它有没有教育意义,是否符合儒家的政治道德规范。 《诗经》经过秦代的浩劫,到了汉代,儒生们重新整理了这本书,出现了鲁、齐、韩、毛四家诗,《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生,《韩诗》出于燕人韩婴。《毛诗》传自荀子的弟子毛亨,为它作《诗诂训传》,后传毛苌。 前三家,西汉时立为官学。《毛诗》东汉时才立为官学。 后《毛诗》盛,三家衰,陆续失传,仅有《毛诗》流传了下来。《毛诗》有个序叫《毛诗序》,序中说:“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孔子是要用诗来进行道德教化,使夫妇关系和谐,父子关系和美,人与人的关系淳朴仁厚,从而使整个社会风气都好起来。 《周南》是十五国风之一,指周代南国的民歌。南国,泛指洛阳以南到江汉一带的区域(即现在的河南南部和湖北中北部)。 《关雎》是《诗经·周南》国风的第一首民歌,篇名来源与它的首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把《关雎》作为《诗经》国风的第一篇,当然有着编者自己的考虑和用心,《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又说:“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 唐代孔颖达为《诗经》作注解,叫《毛诗正义》,上说:“关雎麟趾之话,是王者之风,文王之所教民也。” 《四库全书提要 -- 诗集传》八卷有宋代朱熹的解释:“淑女者,未嫁之称,盖指文王之妃,太姒为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这些注解说明:一、这首诗向来是被当作教材的;二、这首诗是教人们处理夫妇关系的;三、它是以周文王夫妇为榜样的。 它反映的是儒家处理夫妇关系的审美趣味和道德标准。 先来理解《关雎》当中几个关键名词: ①、雎鸠:[jū jiū]一般解释为“水鸟、鱼鹰”。 毛传云:“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笺云:“挚之言至也。 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朱熹《集传》云:“雎鸠,水鸟也。 状类凫(音服)鹥(音一),今江淮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 《本草纲目》中提出了“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昼则衔芦以避缯缴,其智也。” 这些注解就写得非常清楚,雎鸠是一种水鸟,后人称之为鱼鹰。 这种鸟有一个特点,即生有定偶而不相乱,而且这种鸟挚而有别。雎鸠这种鸟,发情的时候是躲起来的,人看不到它,一般的动物也看不到它。 雎鸠是生有定偶不相乱。就是说雄雎鸠,它只要找到它理想的伴侣结婚了,就再也不跟其它雌雎鸠往来了的。 雌的也是一样,它找到自己的伴侣以后,也再不跟其它雄雎鸠保持暧昧关系了,所以雎鸠是“生有定偶而不相乱” 。雎鸠非常重感情,而且相互尊重。 雎鸠“偶常并游而不相狎”, “狎”就是不乱开玩笑,夫妻相互尊重。 但是,“鱼鹰说”碰到的最大挑战是:“关关雎鸠”,“关关”是鱼鹰的鸣叫声吗? 骆宾基在《〈诗经·关雎〉首章新解》中说得好:“‘关关’之声,显然是扁嘴如鸭的鸣叫,今则写作‘嘎嘎’或‘呱呱!’雕类的猛禽,就没有这种鸣声了,而是‘溜溜’如笛,声锐似哨,林鸟闻声,悚然而栗,寂然不动。” [3]其实,宋代郑樵在《通志略·昆虫草木略序》中早已指出:“凡雁鹜之类,其喙扁者,则其声关关;鸡雉之类,其喙锐者,其声鷕鷕,此天籁也。雎鸠之喙似凫雁,故其声如是,又得水边之趣也”。 综上所述,顾忌到整首诗的意境、而且是描述劳动场景,那么我认为应该这么理解:这种鸟是浅水涉鸟、它能发出呱呱的叫声、它一生会保持单一的伴侣。我是在湖北东北农村长大的,在河里能看到几种水鸟,能飞,也喜在浅水里行走找小鱼吃,至于叫。 4.卿在诗词中可用作女子称呼吗可以,卿在古诗中可以在夫妻之间的称谓中用到,表示亲热或随便的称呼。 例如: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卿在古文中的其他用处: 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 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5、朋友之间亦能称 "卿"。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称呼大全: 1、内人: 一般在古代,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所以男同胞称呼自己的媳妇,都是叫做“内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称呼。 2、发妻: 这也是一种男同胞对自个媳妇的称呼,只不过这种称呼一般都是男女双方结发为夫妻之后,才能这么称呼的,如果只是家里的姬或者妾的话,一般是不能这样称呼的。 3、淑女: 如果有女子温婉善良,长相美好,这样的女子很容易被书生称为“淑女”。毕竟曾有古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佳人: 这也是对美貌女子的一种称谓,指的是十分美丽的女子。有古诗这么写道“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可见,古代对于美人的称呼还是挺多,也挺到位的。 5、花魁: 古代有花楼,这里的女子如果能够排名第一的话,一般会被称作花魁。花魁虽然算作是百花的魁首,不过在古代时期妓女的身份地位其实挺低的,所以花魁也只不过是一些风流人士趋之若鹜的对象而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称谓 5.阅读《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回答下面的问题1、《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景语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 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意思对即可) 6.《诗经》中的“六义”指什么《诗经》“六义”指的是凤、赋、比、兴。 雅、颂。关于这一点的最 早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 兴,曰雅,曰颂。” 后来,《毛诗序》又把“六诗”称为“六义”, “故 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 中,风、雅、颂这三个是就诗的内容而言;赋、比、兴,说的则是表现手 法。 赋就是把诗人的感情或相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借一 个事物来作比喻,以彼物比此物,从而表达诗人的情感;兴就是触物兴 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常在诗的开头用兴的手法引出后 文,这样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就构成了 “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