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月熏风,五月梅雨,六月稻花,七月蒲草,八月兔葵你看的这句应该出自路遥写的一个小短篇吧。所谓“四月熏风,五月梅雨,六月稻花,七月蒲草,八月兔葵。”应该是作者为了语境自己写的句子,仿造诗经中的语言,有一种古朴的味道,并没有接下来应该是什么。其实原文出自《诗经 七月》,很多文章中都引用其中的一句或几句。原文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2.四月维夏,六月徂暑是什么意思《诗经·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先祖匪人,胡宁忍予?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奚其适归? 冬目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废为残贼,莫知其尤!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我日构祸,曷云能谷?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鱣匪鲔,潜逃于渊! 山有蕨薇,隰有杞桋。君子作歌,维以告哀。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徂,往也。六月,火星中,暑盛而往矣。笺云:徂,犹始也。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兴人为恶,亦有渐,非一朝一夕。○构,古候反。 1、徂(殂cú):始。《郑笺》:“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 2、匪人:王夫之《诗经稗疏》:“其云匪人者,犹非他人也。有诗曰‘兄弟匪他’,义与此同。犹言‘父母生我,胡俾我瘉(喻yù)’(见《小雅o正月》篇)也。” 3、腓(肥féi):通“痱”,枯萎。《毛传》:“凄凄,凉风也。卉,草也。腓,病也。” 《郑笺》:“凉风用事而众草皆病,兴贪残之政行而万民困病。” 4、离瘼(莫mò):《毛传》:“离,忧。瘼,病。适,之也。” 5、烈烈、:《郑笺》:“烈烈,犹栗烈也。发发,疾貌。” 6、谷:《集传》:“谷,善也。” 7、废:习惯。残贼:害虫。《毛传》:“废,忕(是shì)也。”《正义》引《说文》:“忕,习也。” 8、尤:《郑笺》:“尤,过也。” 9、构:遘,遭遇。《通释》:“构者遘之假借,构祸犹云遭祸也。” 10、纪:纲,约束之意。 11、有:《通释》:“有,当读如相亲有之有。” 12、鹑(团tuán):雕。鸢(渊yuān):鹰。《毛传》:“鹑,雕也。雕鸢,贪残之鸟也。” 13、鳣(粘zhān)、鲔(委wěi):鱼名。《尔雅o释鱼》郭璞注:“鳣……今江东呼为黄鱼。”《集传》:“鳣鲔,大鱼也。” 14、“山有”二句:《郑笺》:“此言草木尚各得其所,人反不得其所,伤之也。” 3.诗经容易背的六首诗经1、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3、齐风 卢令 卢令令,其人美且仁。 卢重环,其人美且鬈。 卢重鋂,其人美且偲。 4、豳风 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5、周颂 维清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桢。 6、周颂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山之行。子孙保之。 这些事《诗经》里面篇幅比较短小的,有些可能不被大多数人知道。 其实《诗经》都比较好背!一般只要能理解就能背! 4.诗经中的六义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思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2.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3.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4.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5.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6.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5.六年级的第六单元的《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多好的春雨呵好像知道时节变化, 到了春天,它就自然地应时而生。 伴随着和风在夜里悄悄飘洒, 滋润着万物轻柔而寂然无声。 野外的小路上空乌云一片漆黑, 只有江面小船还亮着一盏孤灯。 清晨观赏细雨湿润的处处春花, 朵朵沉甸甸地开遍美丽的锦官城。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追随太阳的残霞照耀下,村落显的那么孤独。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留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孤单的身影。在青山绿水中,一切的一切是多么孤单与孤独。 6.诗经七月中每个月所做的事正月开始修锄犁, 二月开初祭祖先, 献上韭菜和羊羔。 二月下地去耕种。 三月修剪桑树枝, 六月食李和葡萄, 七月里面可吃瓜, 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 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 采摘苦菜又砍柴, 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 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月清扫打谷场。 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 为了主人求长寿。 十二月凿冰冲冲, 正月搬进冰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