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讲到

1.如何才能读懂《诗经

阅读《诗经》,我们能获得美的享受。

诗歌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上,而且体现在手法与节 奏上6古人说《诗经》有“六义”,即风、雅、颂与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的性质、体 制上的分类,赋、比、兴则是诗的创作手法上的分类。

朱熹《诗传纲领》云:“赋者,直陈其 事;者,以彼状此;兴者,托物兴词。 ”“赋”是直抒情意,直述人事;“比”是借物为比, 喻其情事;“兴”是托物兴起,抒写情意。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这一章,以河洲上雎鸠之关关而鸣以求其偶为比,以兴起后二句所赋的淑女、君子之为佳 偶,这一类诗是“兴”的作法。

《诗经》中的诗以四言诗为主,但也有例外。《郑风•缁衣》云:“缁衣之宜兮,敝,予 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敝”和“还”是一言的。

《小雅•祈父》云: “祈父,予王之爪牙。” “祈父”是二言的。

《召南。江有汜》云:“江有汜,之子归,不我 以。

If我以,其后也悔。”前四句都是三言的。

《召南•行露》云:“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 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都是五言的。《小雅•十月之交》的“我不敢效我友自逸”是八言的。

但以全部《诗经》而论,终以四言诗占绝大多数。《诗经》中也有“兮”字调,如 《周南•麟之趾》的“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则每章末句用“兮”字;《召南•摞 有梅》的“标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则间一句用“兮”字。以全部《诗经》 而论,虽然“兮”字调只占极少数,但还是可以看出由《诗经》增变到《离骚》体的“兮”字 调的痕迹来。

2.诗经讲了什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

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原三百十一篇),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总集,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3.《诗经》一共包括多少篇

《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全书收录了自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前6世纪)500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其中的6篇有题目无内容,称 为笙诗。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 汉代传授 《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韩诗外传》。毛诗盛 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重要的注本有《毛诗正义》、宋朱熹的《诗集传》、清马瑞辰的《毛诗 传笺通释》、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今人陈俊英的《诗经释注》。

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有3000首之多,后来只剩下311首(其中有6首笙诗:南陔、白 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后来为方便,就称作“诗三百”。孔门弟子中,子夏对诗的领悟力最 强,所以由他传诗。

到汉初,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 齐诗 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到唐时还在,而如今世上只剩外传10卷。

至于当今世上流传的诗 经,则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的毛诗。 。

4.我国最早的一部中国诗歌总集《诗经》包括了哪些内容

春秋时期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中国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 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中国诗歌,共三百一十一首,其中六首 笙诗有目无辞,既有篇名又有文辞的有三百零五首,故称“诗三百”。《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雅分“大雅”、“小雅”,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国风》中收录大量民歌,被历代 《诗经》研究者视为《诗经》的精华,也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 在形式上多是四言一句,兼用杂言,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在 表现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三种手法。赋就是陈述铺叙,“敷 陈其事而直言之”,是《诗经》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以彼物 比此物”;兴的本意是“起”,即“先言他物,再言所咏之词”,借助其他事物 作为中国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咏之词。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六义”。《诗经》全面展示了西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中国历代诗人和思想家都极为重 视《诗经》并给予其高度评价。梁启超曾说过:“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5.诗经主要讲什么

是弃妇的怨诗词。

篇中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相关
下一篇
诗经凉凉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