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首关于艺术节的诗歌【原创•散文诗】 黑 发 暮霭融融,风吹起来了,你的黑黑的长发。 如丝如絮,如烟如雨。用我的心化作一把梦的剪刀,把那长长的丝带剪开。 如同瀑布,飞流直下,波光粼粼,尽情地亲吻晚风。 柔软飘逸的黑发中,藏着你忽闪忽现的大眼睛。 多的是一分金发碧眼无法比拟的清高典雅。我看你用轻巧的手指熟练地将你的黑发挽起,打着娇小的油纸伞,旋转着走入细细的雨帘中。 我的眼睛不能离开半步— — 你温婉的倩影。如江南采莲的少女,脸蛋却比莲更加高洁。 白皙的皮肤,漆黑的长发与双眸,是黑白两界的交融。它们在此诞生,在此展翼。 艺术的神采与缥缈,仿如花间窈窕的仙子,你美丽的身影勾勒在千万的灵魂之上,是艺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高贵——由似只有上善若水可以诠释之。 恍惚中,你踏着细碎的脚步,消失在这亦幻亦真的梦境。 晚风习习,拂过我的脸旁。仿佛是温润的,那是你的黑发与清风的吻痕。 2.关于节日的诗歌元宵节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唐】张说 家居洛阳下,举目见嵩山。 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 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晚节欢重九,高山上五千。 醉中知遇圣,梦里见寻仙。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节日太多,诗词太多,你应该分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