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中文泽

1.给翻译一下(诗经

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 皋:一作“臯”, 《毛传》:“皐,泽也。”

九皋,曲折的水泽。《郑笺》:“九,喻深远也。

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兴者,喻贤人虽隐居,人咸知之。”

渊:深水。渚:水中小洲。

此处与“渊”对举,指小洲旁的浅水。《毛传》:“良鱼在渊,小鱼在渚。”

《郑笺》:“此言鱼之性寒则逃于渊,温则见于渚,喻贤者世乱则隐,治平则出,在时君也。”《孔疏》:“此文止有一鱼,得云‘或在’,是鱼在二处,以鱼之出没,喻贤者之进退,于理为密;且教王求贤,止须言贤之来否,不当横陈小人,故易《传》也。”

之:往。萚:落叶。

王引之《经义述闻》以为萚通“檡”。马瑞辰《通释》从之:“下章榖为木名,则此章萚亦木名,不得泛指落木。”

错:通“厝”。《说文》:“厝,厉石也。

《诗》曰:‘他山之石,可以为厝。’” 榖:木名。

《孔疏》引陆玑云:“荆杨人谓之榖,中州人谓之楮。”楮树皮常用以作纸。

《毛传》:“榖,恶木也。”攻:琢磨,治玉。

韵: 野(音宇)、渚、萚(音徒入声)、石(音蜍入声)、错(音粗入声)——鱼部;园、檀——元部。 天(铁因反)、渊(一均反)——真部;园、檀——元部;榖、玉——侯部。

译文:沼泽曲折白鹤叫, 鸣声嘹亮传四郊。 鱼儿潜伏深水里, 有时游出近小岛。

美丽花园逗人爱, 园里檀树大又高, 树下萚树矮又小。 它乡山上有宝石, 同样可做雕玉刀。

沼泽曲折白鹤叫, 鸣声嘹亮传九霄。 鱼儿潜伏深水里, 潜入深渊也逍遥。

美丽花园逗人爱, 园里檀树大又高, 下有楮树矮又小。 它乡山上有宝石, 同样可将美玉雕。

毛序: 《鹤鸣》,诲宣王也。 按: 此诗为全篇用比,王先谦以为与《匏有苦叶》同体,良是。

序云“诲宣王”,不知何据。《笺》、《疏》以为求贤,当是。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二句,《毛传》“良鱼”、“小鱼”之说,实有理。《笺》、《疏》之说,似是而非。

以下为徐培均老师所作赏析: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

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

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

笔者以为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先谈朱熹的说法。

他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揜(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

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看起来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然而他却是用程朱理学来说诗,这一点从他对第二章的解释中看得更加清楚。

《诗集传》释第二章结句引程子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

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

程子说诗与朱子说诗,如出一辙,皆为引申之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字面而言,就是另一座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制玉器,今人也常常引以为喻。

然而是否为诗的本义呢,似乎很难说。 再谈今人程俊英关于此诗的解释。

程先生在《诗经译注》中说:“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人以鱼在渊在渚,比贤人隐居或出仕。”

“园,花园。隐喻国家。”

“树檀,檀树,比贤人。”“萚,枯落的枝叶,比小人。”

“它山之石,指别国的贤人。”“毛传:‘榖,恶木也。

’喻小人。”她从“招隐诗”这一主题出发,将诗中所有比喻都一一与人事挂钩,虽不无牵强附会,倒也自成一说。

其实,就诗论诗,不妨认为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在广袤的荒野里,诗人听到鹤鸣之声,震动四野,高入云霄;然后看到游鱼一会儿潜入深渊,一会儿又跃上滩头。

再向前看,只见一座园林,长着高大的檀树,檀树之下,堆着一层枯枝败叶。园林近旁,又有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峰,诗人因而想到这山上的石头,可以取作磨砺玉器的工具。

诗中从听觉写到视觉,写到心中所感所思,一条意脉贯串全篇,结构十分完整,从而形成一幅远古诗人漫游荒野的图画。这幅图画中有色有声,有情有景,因而也充满了诗意,读之不免令人产生思古之幽情。

如此读诗,我们便。

2.诗经,《七月》的中文全翻译

【译文】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十一月份风呼呼响,十二月份寒风刺骨。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份修理农具,二月份下田耕地。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

【译文】 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份就该发寒衣。春天开始转暖,有了呜叫的黄莺。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苍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

【译文】 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行。七月份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份割芦苇。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七月份开始有呜叫的伯劳鸟,八月份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

【原文】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折,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贝鸟jue),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译文】 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四月份远志开花,五月份蝉呜叫。八月份收获,十月份落下枝叶。十一月份捕貉子,取出狐狸皮,给公子做皮衣。

【原文】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箨。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

【译文】 十二月份聚集起来,继续打猎。自己留下小野猪,把大野猪献给公堂。五月份蝗虫切股鸣,六月份纺织娘振动翅膀叫。七月份在野外,八月份到房檐下,九月份进到屋里,十月份蛐蛐儿钻到我的床下。把所有的洞塞住用烟熏老鼠,堵塞北窗缝泥住门边洞。可怜我的妻子儿女,说是为了过冬,进到这破屋居住。

【原文】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人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瑾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

【译文】 六月吃郁李和葡萄,七月份烹煮冬葵和豆子。八月份去敲枣,十月份收稻子。用来酿造春酒,以便延年益寿。七月份吃瓜,八月份摘胡芦,九月份采麻子。

【原文】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

【译文】 采苦菜砍臭椿柴火,给我这个农夫做饭吃。九月份修好打谷场,十月份收庄稼。黍子高梁先后熟,然后是谷子麻子豆子小麦。可怜我这个农夫,我的庄稼刚收拾好,又要去干公堂的事。

【原文】 采荼采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谬,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

【译文】 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子。忙忙上到房顶修缮,又要开始播种各种作物。十二月份破冰嘭嘭响,一月份收入到冰窖。二月份的早晨,提上羔羊祭上韭菜。九月份肃条起霜,十月份清扫打谷场。两樽酒作为款待,宰杀羔羊。登上公堂,看他们正举起那犀牛酒杯,互相祝福长生不老

【原文】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3.诗经《泽陂》全文拼音版

泽陂 佚名 先秦 诗经 《泽陂》正文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泽陂》拼音 bǐ zé zhī bēi ,yǒu pú yǔ hé 。

yǒu měi yī rén ,shāng rú zhī hé ?wù mèi wú wéi ,tì sì pāng tuó 。 bǐ zé zhī bēi ,yǒu pú yǔ jiān 。

yǒu měi yī rén ,shuò dà qiě juàn 。wù mèi wú wéi ,zhōng xīn yuān yuān 。

bǐ zé zhī bēi ,yǒu pú hàn dàn 。yǒu měi yī rén ,shuò dà qiě yǎn 。

wù mèi wú wéi ,niǎn zhuǎn fú zhěn 。 《泽陂》注释 ①泽陂(bēi):池塘堤岸。

②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滩上。 ③伤:因思念而忧伤。

按《尔雅》注引《鲁诗》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④涕泗:眼泪鼻涕。

⑤蕑(jiān):兰草。 ⑥卷(quán):毛传:“卷,好貌。”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广雅》:‘婘,好也。”

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兹取朱说。

⑦悁(yuān)悁:忧伤愁闷的样子。 ⑧菡萏:莲花。

⑨俨:庄重威严。毛传:“俨,矜庄貌。”

《泽陂》译文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荷。有个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没奈何。

睡不着啊没办法,心情激动泪流多。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兰。

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头发鬈。睡不着啊没办法,心中愁闷总怅然。

那个池塘堤岸旁,既长蒲草又长莲。有个健美的青年,高大壮实很威严。

睡不着啊没办法,枕上翻覆难安眠。

4.诗经两首译文

善良美丽的姑娘, 醒来做梦都想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醒来做梦长相思,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谓伊人。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蒹葭 蒹葭苍苍,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姑娘左右去摘取。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好男儿的好配偶。 逆流寻找她。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 溯游从之。

所谓伊人, 翻来覆去难入眠,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思念追求不可得。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敲钟击鼓取悦她。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溯游从之。 善良美丽的姑娘,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道路艰难又曲折。

悠悠思念情意切, 姑娘左右去摘采,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 弹琴鼓瑟亲近她, 溯洄从之。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宛在水中沚[zhi]。

关雎 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5.诗经,《七月》的中文全翻译

翻译为: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害怕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扩展资料 《国风·豳风·七月》为《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汉书·地理志》云:“昔后稷封斄,公刘处豳,太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

据此,此篇当作于西周初期,即公刘处豳时期。豳地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公刘时代周之先民还是一个农业部落。

《七月》反映了这个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它的作者当是部落中的成员,所以口吻酷肖,角度极准,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无所不写。诗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逐月展开各个画面。

诗中使用的是周历。周历以夏历(今之农历,一称阴历)的十一月为正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以及四、五、六月,皆与夏历相同。

“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即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蚕月”,即夏历的三月。

首章以鸟瞰式的手法,概括了劳动者全年的生活,向读者展示了那个凄苦艰辛的岁月。同时它也为以后各章奠定了基调,提示了总纲。

朱熹《诗集传》云:“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二章至五章,终前段之意。

六章至八章,终后段之意。” 在结构上如此安排,确是相当严谨。

所谓“衣之始”、“食之始”,实际上指农业社会中耕与织两大主要事项。这两项是贯穿全篇的主线。

首章是说九月里妇女“桑麻之事已毕,始可为衣”。十一月以后便进入朔风凛冽的冬天,农夫们连粗布衣衫也没有一件,怎么能度过年关,故而发出“何以卒岁”的哀叹

可是春天一到,他们又整理农具到田里耕作。老婆孩子则到田头送饭,田官见他们劳动很卖力,不由得面露喜色。

民间诗人以粗线条勾勒了一个框架,当时社会生活的整体风貌已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后各章便从各个侧面、各个局部进行较为细致的刻画。

通过诗中人物娓娓动听的叙述,又真实地展示了当时的劳动场面、生活图景和各种人物的面貌,以及农夫与公家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西周早期社会一幅男耕女织的风俗画。《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这首诗正是采用赋体,“敷陈其事”、“随物赋形”,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读者仔细吟诵其中任何一章,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此诗通篇用“赋”的手法,围绕着一个“苦”字,按照季节的先后,从年初写到年终,从种田养蚕写到打猎凿冰,反映了一年四季多层次的工作面和高强度的劳动,语言朴实无华,完全是用铺叙的手法写成的,语调凄切清苦,仿佛是在哭吟着一部沉重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国风·豳风·七月。

6.诗经里十月女泽什么意思

1,一个人若太具备感情,是会自伤及伤人的。的确如此。

已能触及时光的节奏,知晓缘分和情分的长久所依,以往的单纯情愫,必定会转变成被注定的那样。

女人始终需要一颗安定的心,一种单纯的目标,与子携手,同老。不用数着日子然后惦记着从前,好久,好痛。两个人的排排坐,微笑,然后见证一生的红本,不必急着说以后。平淡,温暖,但幸福。

世间,情分,相持, 都是一个人的一次一生清淡。不懂本色区别, 只盼素年锦时再见, 深情微笑, 若如人生初相遇。

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

一月气聚。二月水谷。三月驼云。四月裂帛。五月袷衣。六月莲灿。七月兰浆。八月诗禅。九月浮槎。十月女泽。十一月乘衣归。十二月风雪客。

时间这样过去,就很好。若无自存暖意,总该还有承当。一切不被珍爱的人生都应该珍贵地绝版,且相信山盟海誓。

2,这样古典的句子被简贞诠释到了极致,一个从古典的词句里走出来的女子,用现代散文诠释着自己的感受,在这一篇文章当中,通篇都没有情爱和疼痛的字眼,却让人感受到了汹涌的情感和刻骨铭心的痛楚,这是对文字驾驭到极致的一种能力。

3,有人说,这是一个女人四季生活的写照.四月扯裂了布帛,五月为心爱的人做袷衣。

4,家中,这个时节,三月的驼云倾倒了二月的谷雨,等待四月的天空为着五月袷衣裂一条锦帛。

现如今,确实流连在这没有季节的都会。

六月莲灿之时,希望能光着脚丫奔回你的身边。

七月兰浆,你送我离开又赢我回来。

八月的大洋漂散九月的浮槎是你永远舍不得又不得不舍的亦诗亦禅。

十月,从最崔嵬的男峰遥望你最温柔的女泽,十一月乘衣归,十二月风雪客。

终于走回了这条路。和你一样的路。喝下这女儿红。

我是谁的床前明月光?又是谁掌心的一颗朱砂痣?是谁领口的一颗饭粒,又是谁的墙上一抹蚊子血?

生命中美丽的女子,是一群阿修罗,享受爱艳的战火,不愿立地成佛,宁愿走火入魔。

而男子,是随风飘散的落叶,不挽留的放逐。

5,古语云:一月气聚 二月水谷 三月驼云 四月裂帛 五月袷衣 六月莲灿 七月兰浆 八月诗禅 九月浮槎 十月女泽 十一月乘衣归 十二月风雪客

短短12个短句,一年4季的变化,又诠释了女人的一生.古文的魅力,寥寥几字,意境悠远极致贴切,却又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细细读来,发现讲述了一场生离死别,通篇虽没有一个爱恨情仇的字眼,长长的文字,长长的忧伤,让我的心如同被掰开然后再慢慢揉碎的痛

印了开篇的"三月的天书都印错,竟无人知晓"和结尾的"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头?"

7.求带 泽字的诗词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岳阳楼 白居易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雨过偶书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长歌行 汉无名氏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辛亥残秋偶作 鲁迅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 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 张华 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 折桂令 长沙怀古 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鸿雁 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 无衣 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1],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载芟 诗经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

有嗿其馌,思媚其妇,有依其土。有略其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万亿及姊。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有椒其馨,胡考之宁。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 泽陂 诗经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1]。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 古诗十九首 汉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对酒 曹操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养有若父与兄。犯礼法,轻重随其刑。

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断。

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

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 咏史 左思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 游南亭 谢灵运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

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迟。

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

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侯秋水,息景堰旧崖。

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不知道这些够了么?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每天开心!~ 呵呵~。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