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的诗词履信池樱桃岛上,醉后走笔,送别舒员外,兼 寄宗正李卿考功崔郎 唐 白居易 樱桃岛前春,去春花万枝。 忽忆与宗卿闲饮日, 又忆与考功狂醉时。岁晚无花空有叶,风吹满地乾重叠。 蹋叶悲秋复忆春,池边树下重殷勤。今朝一酌临寒水, 此地三回别故人。 樱桃花,来春千万朵, 来春共谁花下坐。不论崔李上青云,明日舒三亦抛我。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花岛 唐 韩愈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镜中别业二首(一作镜湖西岛闲居) 唐 方干 寒山压镜心,此处是家林。 梁燕窥春醉,岩猿学夜吟。 云连平地起,月向白波沈。犹自闻钟角,栖身可在深。 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 花期连郭雾,雪夜隔湖钟。身外无能事,头宜白此峰。 登蒲州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迥斜对香零山 唐 柳宗元 隐忧倦永夜,凌雾临江津。 猿鸣稍已疏,登石娱清沦。 日出洲渚静,澄明皛无垠。浮晖翻高禽,沉景照文鳞。 双江汇西奔,诡怪潜坤珍。孤山乃北峙,森爽栖灵神。 洄潭或动容,岛屿疑摇振。陶埴兹择土,蒲鱼相与邻。 信美非所安,羁心屡逡巡。纠结良可解,纡郁亦已伸。 高歌返故室,自罔非所欣。 宿江叟岛居 唐 张乔 一家烟岛隈,竹里夜窗开。 数派分潮去,千樯聚月来。 石楼云断续,涧渚雁徘徊。 了得平生志,还归筑钓台。 咏岛 唐 薛能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 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 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 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 题红云岛 宋 喻良能 红云覆绝岛,望之心神开。 弱水不负舟,何由至蓬莱。 吾欲烦巨鳌,为载三山来。 不然骑鲸去,一醉流霞杯。 方干岛 宋 徐天佑 平生心事白鸥知,一卷云庵处士诗。 占得镜中奇绝处,只缘身值广明时。 徐凫岛 宋 王时会 绝壑搀空云与平,横飞寒瀑万年声。 杖藜平过人间险,独向千山顶上行。 沙门岛 宋 宋无 孤屿压沧海,风涛直下危。 蛟人依蜃市,鱼女祭龙祠。 月黑悄牛财,波红蝶蝀垂。 登临有奇观,感慨但言诗。 蓬岛山 宋 刘?? 轧轧笋舆过翠微,路经蓬岛锁云霏。 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 岛夷行 唐 施肩吾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 黑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宿岛径夷山舍 唐 陈陶 百里遵岛径,蓬征信?回。 暝依渔樵宿,似过黄金台。 缺啮心未理,寥寥夜猿哀。 山深石床冷,海近腥气来。 主人意不浅,屡献流霞杯。 对月抚长剑,愁襟纷莫开。 九衢平如水,胡为涉崔嵬。 一饭未遑饱,鹏图信悠哉。 山涛谑细君,吾岂厌蓬莱。 明发又驱马,客思一裴回。 和刘?西湖十洲·松岛 宋 舒坦 亭亭古干对沧浪,雨洗风飘老吹香。 晚岁何人同寂寞,水西我有读书堂。 和刘?西湖十洲·月岛 宋 舒坦 何人骑鹤上瀛洲,清影明波正九秋。 吹罢玉笙端不见,满空桂子有谁收。 游李少师园十题·松岛 宋 范祖禹 孤屿何亭亭,苍松郁相对。 池中蛟龙起,天际风雨会。 和刘太守十州诗·松岛 宋 陈? 影参岸柏童童绿,叶蔽汀兰澹澹香。 斤斧不来人迹远,养成千尺势堂堂。 和刘太守十州诗·月岛 宋 陈? 月明偏照海边洲,绿水回环漾素秋。 斗转参横群动息,桂花零落遣谁收。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宋 苏轼 山苍苍,江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题战岛僧居(在江之心) 唐 杜荀鹤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接船求化惯,登陆赴斋疏。 载土春栽树,抛生日餧鱼。 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 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吟诗岛 唐 姚合 幽岛藓层层,诗人日日登。坐危石是榻,吟冷唾成冰。 静对唯秋水,同来但老僧。竹枝题字处,小篆复谁能。 偕诸将游海岛 明 袁崇焕 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 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 片云孤月应肠断,桩树凋零又一秋。 游秦皇岛 现代 老舍 青山西北净无埃,风自东南远海来。 天外舟归烟一缕,滩头浪卷雪千堆。 潮连国际歌声起,水绕田园诗境回。 灯塔长明不冻港,层楼今为海员开。 松岛湾(诗人芭蕉游此未敢题诗) 现代 老舍 一湾三百岛,岛岛锁春烟。 碧浪连沧海,横云遮远帆。 松涛香雨后,鸥影乱风前。 未敢题只字,芭蕉尊自然。 。 2.岛的诗歌鉴赏翻开夸西莫多的诗集,我们会发现,“岛”的意象层出不穷,它与海水,风、雨、光、夜等自然意象一同,构成夸西莫多抒情感性世界的基本元素。某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我们称为主导意象。主导意象暗示着主题。一个民族的诗歌,有一个民族的主导意象,如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西方诗歌中的“夜莺”;一个诗人的诗歌,或某一首诗,也会有各自的主导意象。夸西莫多的诗歌中反复用岛这一主导意象暗示地表现思乡之情,《岛》这首诗更是典型。 全诗共分五个诗节。第一节点出思乡主题,紧接着第二、三个诗节,连用八种自然物象:桔花、夹竹桃、芬芳、夜空、流水、玫瑰、落花、海湾,极力渲染故乡西西里的甜美,静谧的风景,寄托着诗人的一往深情。第四诗节,抒情活动从外在景物又回到了抒情主体的主观情感世界。诗人应着内心深处的呼唤,故乡神游,如梦如幻,“依稀”两字已道出真情。如此令人心神向往,又如此令人惘然愁怅的,是童年,还是爱情?姑且都是,都是那逝去的美好时光,那远远怀念的故乡。时空的距离赋予诗人的神游以恍惚茫然的色彩。时空的距离不仅造成怀念对象的模糊,还在加强怀念之情的强度。往事如烟,渐逝渐远,留不住了!故乡珍藏在记忆之中,故乡记忆如今也变得珍贵。“我赶忙潜进/留不住的迢遥往事。 “岛”在夸西莫多的诗中是个主导意象。“岛”的现实指涉就是西两里岛,诗人的故乡。他自己曾经说过:“在使外面世界与抒情诗的造境和谐之最后尝试中,岛这个字和西西里是彼此一致的。”诗人的故乡西西里是座迷人的小岛,岛上在微风中呢喃的橄榄树丛,漫山遍野开遍的夹竹桃花,披草可见的古希腊像柱,还有那从海上习习吹来悲吟着的微风,和微风中浸透的神秘的哀愁……《岛》这首诗寄寓着诗人对故乡西西里岛的无限向往与怀念。 诗歌是想象的创造物,欣赏诗歌也应是想象的创造过程。 一首诗中可以寄寓不同层面、深度的意义,欣赏活动则要逐层发掘这些意义,以整个心灵涵泳于诗意世界中。《岛》这首诗,从浅层意义上看,表现了诗人对故乡西西里的怀恋。但是,如果追究更深的象征意义,这首诗的主题便有一种普遍蕴含。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那么一个时刻怀恋着的岛或故乡。或许在诗人那里。“岛”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上的岛,而是内心向往的理想的象征。琐碎的现实一点一点地啮嚼着我们的生命,时光流逝中我们碰到的一切,都在破坏我们的精神向往,那么,留给我们寄托向往的世界则只有过去。然而,回归过去,可以是诗,但决不会成为现实。可以实现的向往伴随的是情感上的激动、兴奋,而不可以实现的则会唤起无尽的愁怅,所以诗人才说:“对你的爱怎能叫我不忧伤。” 回归的向往是空幻的,但空幻本身并非没有意义,它是对现实的否定。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精神故乡。如果说个人的故乡是质朴的童年世界,那么,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的童年,和谐的自然世界。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诗人怀念唤起的故乡意象,都是自然意象。只有永恒的自然,才是人类精神的归宿与慰藉。 “岛”在这首诗中具有原型意义。它会在千山万水之外,万秋万载之后,唤起人类普遍的共鸣,除了对现实故乡的思恋之外,还有内心深层对精神故乡的向往。 3.关于岛屿的诗歌《岛夷行》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 《春日望海》 洪涛经变野,翠岛屡成桑。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花岛》 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送海南客归旧岛》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 《宿江叟岛居》 一家烟岛隈,竹里夜窗开。 《题绝岛山寺》 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 《咏岛》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 ---------------------------------------- 附加: 幽岛藓层层,诗人日日登。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 积气冲长岛,浮光溢大川。 4.诗名里带岛字的诗词有哪些《送海南客归旧岛》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过长江伤贾岛》 年代: 唐 作者: 李频 忽从一宦远流离,无罪无人子细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寄贾岛》 年代: 唐 作者: 王建 尽日吟诗坐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僮眠冷榻朝犹卧。 驴放秋田夜不归。傍暖旋收红落叶,觉寒犹著旧生衣。 曲江池畔时时到,为爱鸬鹚雨后飞。 《赠贾岛》 年代: 唐 作者: 韩愈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岛树》 年代: 唐 作者: 陆龟蒙 波涛漱苦盘根浅,风雨飘多著叶迟。 迥出孤烟残照里,鹭鹚相对立高枝。 《送贾岛及钟浑》 年代: 唐 作者: 姚合 日日攻诗亦自强,年年供应在名场。 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 《出关寄贾岛》 年代: 唐 作者: 周贺 旧乡无子孙,谁共老青门。迢递早秋路,别离深夜村。 伊流偕行客,岳响答啼猿。去后期招隐,何当复此言。 《咏岛》 年代: 唐 作者: 薛能 孤岛如江上,诗家犹闭门。一池分倒影,空舸系荒根。 烟湿高吟石,云生偶坐痕。登临有新句,公退与谁论。 《题绝岛山寺》 年代: 唐 作者: 崔涂 绝岛跨危栏,登临到此难。夕阳高鸟过,疏雨一钟残。 骇浪摇空阔,灵山厌渺漫。那堪更回首,乡树隔云端。 《题战岛僧居》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鹤 师爱无尘地,江心岛上居。接船求化惯,登陆赴斋疏。 载土春栽树,抛生日餧鱼。入云萧帝寺,毕竟欲何如?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到恶溪夜泊芦岛》 年代: 唐 作者: 李德裕 甘露花香不再持,远公应怪负前期。青蝇岂独悲虞氏, 黄犬应闻笑李斯。风雨瘴昏蛮日月,烟波魂断恶溪时。 岭头无限相思泪,泣向寒梅近北枝。 5.素有“诗之岛”美誉著称于世的是哪个岛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 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 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 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 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 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 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 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谢灵运、李白、杜甫、孟浩然、顾况、司空图、韩愈、赵嘏、陆游、杨蟠、王十朋、叶适、陈亮、姜夔、徐照、徐玑、文天祥、高启、刘基、章纶、张璁、董其昌、朱彝尊、袁枚、文廷式、冒广生、夏承焘……不完全统计,古今多达三四十位文化名流以诗代刀,在江心屿上刻下他们的“到此一游”,尽管有的只是神游或梦游。 历代诗篇佳句咏江心 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南北朝·谢灵运) 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唐·李白)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唐·杜甫)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唐·孟浩然) 寺影一拳石,潮声四面风。 (宋·张扩)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宋·永嘉四灵之徐照)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宋·林景熙) 半天灯火东西塔,一枕风雷上下潮。(宋·吴马日)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宋·文天祥) 衣沾炉气出,船载磬声还。 (明·高启) 江山如有约,云水暂为家。(明·朱谏) 半角残碑埋曲径,一泓秋水拍长堤。 (清·曾燮) 欲回天地波涛上,只剩河山涕泪中。(清·端木国瑚) 故国山河无半壁,新亭涕泪此中川。 (清·陆耀 ) 归鸦洒墨高盘塔,征雁传书远入云。 怜才红袖嫌何少,交友黄金愧不多。 (清·谷培宸) 偏安烽火日,何处有清辉?(当代·鞠国栋) 屿为船矣塔为樯,千古江心未启航。(当代·崔宝珏) 。 6.关于海南岛的诗词中元日登越王台望海南二首 朝代:宋 作者:曾丰 仅从乾道岁,重创越王台。 粉榜犹余墨,丹楹已上煤。 旧游人欲厌。今日我方来。 老范碑无恙,从头读一回。 别海南黎民表 朝代:宋 作者:苏轼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 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海南 朝代:宋 作者:释可湘 大地山河滚浪花,丙丁童子眼眯{左目右麻}。 回头打得重溟透,赤脚波斯进象牙。 送李明府之任海南 朝代:唐 作者:皮日休 体裁:七律 五羊城在蜃楼边,墨绶垂腰正少年。山静不应闻屈鸟, 草深从使翳贪泉。蟹奴晴上临潮槛,燕婢秋随过海船。 一事与君消远宦,乳蕉花发讼庭前。 送海南客归旧岛 朝代:唐 作者:张籍 体裁:五律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中元日登越王台望海南二首 朝代:宋 作者:曾丰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 危台欣突兀,老头搅飕飗。 北客眼生处,南方天尽头。 海槎乘兴去,咫尺是瀛洲。 天际彩虹千丈,阑干外、泻寒玉。 —— 华岳《霜天晓角》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小楼西角断虹明。 —— 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 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 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 —— 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 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雨霁彩虹卧,半夜水明楼。 —— 赵善括《水调歌头》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 李白《上之回》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 李白《焦山望寥山》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微收残暑。 —— 刘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唯馀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 卢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天际彩虹垂,风起痴云快一吹。 —— 王之道《南乡子(寄和潘教授元宾喜晴)》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 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 吴文英《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 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 —— 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 —— 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 —— 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 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