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记载的染色技术有哪些我国的染色技术起源很早,《诗经》中有不少记述当时人们采集染料染色,以及描绘所染织物色彩美丽的诗篇? 《小雅·采绿》的译文是:从早到晚去采蓝,采得蓝草不满裳?从早到晚去采绿,采得绿草不满掬?《豳风·七月》的译文是:七月里伯劳鸟儿叫得欢,八月里绩麻更要忙?染出的丝绸有黑也有黄,朱红色儿更漂亮,给那阔少爷做衣裳? 《郑风·出其东门》的译文是:东门外的少女似白云,白云也不能勾动我的心,身着白绸衣和绿佩巾的姑娘呀,只有你才使我钟情?瓮城外的少女像白茅花,白茅花再好我也不爱她?那身穿白绸衫和红裙子的姑娘呀,只有和你在一起我才快乐? 将采集的植物染料变为各种艳丽的色彩,《诗经》中描绘当时织物的颜色,真可谓五彩缤纷! 《诗经》和同时期其他文献中出现众多的色彩名称,表明我国一直延续使用了2000多年的多次浸染?套染?媒染工艺是从这个时期迅速发展普及起来的? 多次浸染法是根据织物染色的深浅要求,将织物反复多次地浸泡在同一种染液中着色?常见的为靛蓝的染色,每染一次色泽加深些?用茜草及紫草染色时,也是一样,再染一次,色泽也变化一次? 套染法的工艺原理和多次浸染法基本相同,也是多次浸染织物?只不过是浸入两种以上不同的染液中,以获得各种色彩的中间色? 如染红之后再用蓝色套染就会染成紫色,先以靛蓝染色之后再用黄色染料套染,就会得出绿色;染了黄色以后再以红色套染就会出现橙色? 《诗经》对当时染色情况描述,还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已获得染红?黄?蓝三色的植物染料,并能利用红?黄?蓝三原色套染出五光十色的色彩来? 《淮南子》记载: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另外当时的人们也已知道,青与黄可合为绿色,但以藤黄合靛青则为绿,即用不同的青色与黄色染料,合成的绿色也不相同? 媒染染色已成为先秦时期的植物染色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媒染法是借助某种媒介物质使染料中的色素附着在织物上?这是因为媒染染料的分子结构与其他各种染料不同,不能直接使 用,必须经媒染剂处理后,方能在织物上沉淀出不溶性的有色沉淀?媒染染料的这一特殊性质,不仅适用于染各种纤维,而且在利用不同的媒染剂后,同一种染料还可染出不同颜色?比如蓝草中所含的蓝苷水解溶出,即成引哚酚,在空气中氧化缩合成靛蓝? 先秦时采用的是鲜叶发酵染色法,将蓝草叶和织物糅在一起,蓝草的叶子被揉碎,液汁就浸透织物;或者把布帛浸在蓝草叶发酵后澄清的溶液里,然后晾在空气中,使引哚酚转化为靛蓝? 可见先秦时期蓝草的染色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掌握了通过多次染色得到深色的工艺? 媒染染料较之其他染料的上色率?耐光性?耐酸碱性以及上色牢度要好得多,它的染色过程也比其他染法复杂?媒染剂如稍微使用不当,染出的色泽就会大大地偏离原定标准,而且难以改染?必须正确地使用,才能达到目的? 总之,先秦时期的印染原料和印染工艺,都是从染工们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为我国古代印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人在染布。 2.带有“染”字的句子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归自谣 冯延巳新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抑 诗经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巧言 诗经 晴薰榆荚黑,春染柳梢黄。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白居易脂腻漫白袖,烟薰染阿锡。——娇女诗 左思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李清照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 高翥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早朝大明宫 贾至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西台哭所思 谢翱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早朝大明宫 贾至。 3.月下青衿染蒹葭什么意思月光下青衫衣的影子铺在水草上面。 国风·秦风·蒹葭 (《诗经》篇目) 蒹葭(诗词)一般指国风·秦风·蒹葭(《诗经》篇目) 《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4.带有“染”字的句子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归自谣 冯延巳 新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再经胡城县 杜荀鹤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抑 诗经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巧言 诗经 晴薰榆荚黑,春染柳梢黄。——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白居易 脂腻漫白袖,烟薰染阿锡。——娇女诗 左思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 李清照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 高翥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早朝大明宫 贾至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西台哭所思 谢翱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早朝大明宫 贾至 5.《诗经》里与木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西周佚名《诗经・木瓜》 诗句意思: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2、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西周佚名《诗经・出车》 诗句意思:春日缓行天宇,花木丰茂葱郁。黄鹂唧唧歌唱,女子采蒿群聚。押着俘虏审讯,高高兴兴回去。威风凛凛南仲,玁狁全被驱除。 3、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西周佚名《诗经・角弓》 诗句意思:不教猴子会爬树,好比泥上沾泥土。君子如果有美德,小人自然来依附。 4、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西周佚名《诗经・樛木》 诗句意思:南方地区有很多生长茂盛的树木,这些树木中有下垂的树枝,葛藟爬上这根树枝,并在这根树枝上快乐的生长蔓延。 5、荏染柔木,君子树之。往来行言,心焉数之。——西周佚名《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 诗句意思:娇柔美好的树木,君子自己栽种.往来流传的谣言,心中自有分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经 6.诗经里与木有关的诗句挚爱小慧cmHO3 :你好。 《诗经》与木有关的诗句。 《周南 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卫风 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雅 鹿鸣之什 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 《小雅 出车》: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小雅 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小弁》: 。。 伐木掎之,析薪扦矣。。。 《小雅 节南山之什 巧言》: 。。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小雅 谷风之什 古风》: 。。 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 《小雅 鱼藻之什 角弓》: 。。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大雅 荡之什 抑》: 。。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7.墨子的染丝是什么意思自《墨子》与《诗经》。 墨子有一次路过染坊,看到雪白的生丝在各色染缸里被染了颜色。任凭你怎样漂洗,也无法再将染色丝恢复生丝的本色了。 墨子悲泣地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不可不慎也”。这个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丝一样洁白,一旦受到污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复本性的质朴纯洁,已经不可能了。 《诗经·风·召南》里面有“羔羊”一篇,赞美了小羊羔毛皮的洁白。意思与墨子说的差不多,也是感叹人的本性像羔羊的皮毛一样洁白柔软。 人应该永远保持这种纯善的、没有污染的本性才好。 这两句话联起来的意思就是: 墨子为白丝染色不褪而悲泣, 《诗经》因有《羔羊》一篇而被传颂四海。 8.《诗经》色彩描写物色不分、物色并用“《诗经》色彩描写物色不分、物色并用”这里的色彩不能当作颜色来理解.. 诗经》中大部分诗是主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刻画来反映诗人内心的感情,都应了"以我现物,物皆看我之色彩"这句话。 "物色不分、物色并用"说的是《诗经》的写作技巧很高超 它写物写环境来刻画主角的内心感情的时候会连读者都会被感染 比如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写得让人会觉得很惆怅、雨雪凄凉的感觉、会连读者都不知道 是人的凄凉心情使雨雪霏霏的、还是雨雪霏霏使人心情凄凉 也就是说“物”(雨雪)和人的感情色彩“色”(凄凉惆怅)你现在都分不清是谁导致谁的.雨雪和惆怅凄凉是相互衬托 一起来表达人物当时的状态的 这么说来~`不知道能解你的迷惑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