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瑾萱出自哪首诗,瑾萱出自诗经哪个诗句,瑾萱出自诗经“瑾萱”出自《诗经》的“瑾璟玲珑瑛瑶琼,萱草茵茵芮葱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玉器发出的声音清脆纯净,香草生长郁郁葱葱。比喻美好纯洁的人。 藏头诗:瑾萱,这首诗是用同一个偏旁去写的。 诗中的“瑾”,读作jǐn,形声,从玉,堇(qín)声,表示美玉,如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玲珑的意思:1、玉声。2、(器物)精巧细致。3、(人)灵活敏捷。 萱是一种香草,用来比喻纯净高洁的心灵。 扩展资料: “瑾”字解释: 瑾 jǐn【名词】 1、形声。从玉、堇( qín)声。本义:美玉 2、同本义 3、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4、比喻美德。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萱”字解释: 1、形声。从艹,宣声。本义: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2、同本义如:萱苏(忘忧草);萱草忘忧(传说食萱草能令人忘忧)。 3、古称母亲居室为萱堂,后因以萱为母亲或母亲居处的代称。 4、引申为忘记。谖本又作萱。 2.《诗经蒹葭》全文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 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 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未晞”,未干。 “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跻”,升高。 “右”,迂曲。“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 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的。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 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 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3.棠棣诗经翻译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没有正常家庭生活,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休息,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4.诗经 蒹葭大家都知道“露是液化形成的,霜是凝华形成的” 可是古人不知道啊,他们又没有学科学。,所以他们看来,美丽而晶莹的露珠在 漫漫的寒气中凝结成了霜。 这两句的大意: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 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 其实就是环境渲染,达到表现等待之人的内心焦灼。 lz不必和这个较真。 说实话,个人觉得《诗经》比《论语》那些个典籍好看多了,比较简单的。 嘿嘿,因为里面很大部分都是讲古人开放的爱情啊、野合啊,求子风俗啊什么 的。很有趣。古人比我们开放多 了。O(∩_∩)O哈哈~扯远了,当然也有很正经 的讲宗族啊,祭祀啊,国政啊等等。 读了以后你会发现,现在的小说灵感绝大多数源自《诗经》,尤其是金庸啊,琼 瑶奶奶啊,譬如《天龙八部》木婉清的名字:《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5.《诗经 溱洧》(郑风)翻译溱与洧溱水流来洧水流, 方涣涣兮春来涨满那沙洲。 士与女青年小伙和姑娘, 方秉阑兮清香兰花拿在手。 女曰观乎姑娘说道,“且去游!“ 士曰既且小伙子说,“虽游过; 且往观乎不妨再去走一走!“ 洧之外一走走到洧水河, 洵訏且乐地大人多其快乐 维士与女到处挤满男和女, 伊其相谑又是笑来又是说, 赠之以勺药互相赠送香芍药。 溱与洧溱水河来洧水河, 浏其清矣河水深清起微波。 士与女殷青年小伙和姑娘, 其盈矣一伙一伙其是多。 女曰观乎姑娘说道:“去看看! 士曰既且小伙子说,“已看过, 且往观乎不妨再去乐一乐!“ 洧之外一走走到洧水河。 洵訏且乐地方宽敞人快活, 维士与女到处挤满男和女, 伊其将谑又是笑来又是说, 赠之以勺药互相赠送香芍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