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越的古诗词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短歌行》 魏晋·曹操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行行重行行》 汉·佚名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采莲曲二首》 唐·王昌龄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从军行》 隋·卢思道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梅花》 唐·罗邺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晚晴》 唐·李商隐 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李白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夏歌》 唐·李白 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 《行路难·君不见》 唐·释宝月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望岳三首·其三》 唐·杜甫 肝胆楚越 《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八》 魏晋·卢谌 越山青 《相思令·吴山青》 宋·林逋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 唐·罗隐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杜甫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女采莲秋水畔 《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宋·欧阳修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圆圆曲》 清·吴伟业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南园十三首》 唐·李贺 2.带“越”字的古诗您到这个网站上输入“越”,搜一下,共1674首 / 咏苎萝山 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初归石湖 范成大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别陶副使归南海 王昌龄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江楼望归 时避难在越中 白居易 满眼云水色,月明楼上人。 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 道路通荒服,田园隔虏尘。 悠悠沧海畔,十载避黄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越女 王昌龄 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 3.【描写风的古诗词《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杨万里《兰花》)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杨万里《腊前月季》)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袁枚《春风》)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蒋锡震《梅花》 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紫恨红愁千万种,春风吹入此中来.(沈固《折花仕女》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于谦《除夜宿太原寒甚》)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徐贲《雨后慰池上芙蓉》)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方岳《春思》) 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李商隐《春风》)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温庭筠《嘲春风》)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白居易《春秋》) 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王建《未央风》) 惟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和练袖才杨柳》) 春风知别苦,不谴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 王禹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王之涣的诗句什么诗句是爬得越高看得越的诗句王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王昌龄、崔国辅、郑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含义深刻的诗句越多越好【题目】题西林壁(宋 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诗词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6.【关于执着的诗句越多越好、不要解释好的追分诗经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执子之手,与子共著.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夫复何求?《诗经·邶风·击鼓》《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如转移.《孔雀东南飞》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达执着无悔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词也不错啦:一眼之念一念执着注定就此飞蛾扑火明知是祸为何还不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