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有猫么

1.什么古诗里有猫,的画面

从孙元忠乞猫-全宋诗-蔡肇厨廪空虚鼠亦饥,终宵咬啮近秋帷。

腐儒生计惟黄卷,乞取衔蝉与获持。怜猫示内-全宋诗-陈著黑花一衔蝉,畜之今几年。

捕攫奔走捷,巧黠乃其天。 一脔亦割啖,分与眠席眠。

迩来主人出,出久厨无烟。罄室鼠辈少,时得聊自延。

不就邻妇呼,宁饥肯垂涎。夜寒身无栖,灶窟恬余暄。

灰染突尘涴,毛色非旧鲜。 主人来归初,绕室如诉冤。

旁人固不解,主人当知怜。云何云可恶,恶彼身挛拳。

依随行坐闲,呵叱加笞鞭。不念昔可爱,惟恶今非前。

本来是一物,色改爱遂迁。 吁嗟乎猫乎,岂独于猫然。

人于夫妇闲,情义亦罕全。花颜少年时,儇倚心相缠。

皤皤白发垂,相丑亦相妍。吁嗟乎人乎,有耳听我言。

人生七十稀,能得几时安。 毋以私自贼,同室操戈鋋。

举案与齐眉,当如孟光贤。糟糠不下堂,当与宋弘肩。

不然只自苦,于我何益焉。我赋我妇读,一笑愿不愆。

得猫於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全宋诗-陆游似虎能缘木,如驹不伏辕。 但知空鼠穴,无意为鱼餐。

薄荷时时醉,氍毹夜夜温。前生旧童子,伴我老山村。

赠猫-全宋诗-陆游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猫捕鼠-全宋诗-罗大经陋室偏遭黠鼠欺,狸奴虽小策勋奇。扼喉莫讶无遗力,应记当年骨醉时。

蝶恋花【秦观】紫燕双飞深院静。簟枕纱厨,睡起娇如病。

一线碧烟萦藻井。小鬟茶进龙香饼。

拂拭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

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

得狸奴-全宋诗-陈郁穿鱼新聘一衔蝉,人说狸花量直钱。旧日畜来多不捕,于今得此始安眼。

牡丹影晨嬉成画,薄荷香中醉欲颠。却是能知在从息,有声堪恨复堪怜。

暮春-全宋诗-沈说燕翼初乾渌满池,桑阴收尽麦黄时。一年春事又成梦,几日愁怀欲废诗。

料理病身尝药遍,揩摩睡眼看书迟。悠然独倚阑干立,花下狸奴卧弄儿。

【乞猫】明 文徵明珍重从君乞小狸,女郎先已办氍毹。自缘夜榻思高枕,端要山斋护旧书。

遣聘自将盐裹箬,策勋莫道食无鱼。花阴满地春堪戏,正是蚕眠二月余。

2.中国古代有猫吗

在我国西周时的诗篇《韩奕》中就有“有熊有罴,有猫有虎”二句,后来此诗收入《诗经》之中,成为大雅中的一篇。这是一首歌颂古代诸侯王一一韩侯的诗,写到了古代韩国地方的壮美和富庶,具备了多种动物得以生存的条件。

在《礼记·郊特牲》中,也有关于猫的记载,“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一一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说他们喜爱猫是因为它能保护庄稼免受鼠害。可见,这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猫能捕食老鼠,造福人类,因而人们在祷告丰年时祭祀猫,把它作为神物看待。

《诗经》中的文字是公认的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的关于猫的有说服力的记载。但这时的猫还没有被驯化,只是野猫而已。它们捕鼠还只是自身的需要,在捕鼠的同时也捕食一些小动物,如古人所说:“虽善执鼠,更爱搏鸡。”甚至在前面提到的《韩奕》中把猫同虎一道归入猛兽之列。

在我国的汉字中有音、形、义之分,因而“猫”字也同样包含这三个方面的意思。

很多人认为,猫的名称,从语音方面考虑是根据猫呜叫之声而来的。远古的人们发现,有一种不知名的动物,它们善于捕食田鼠,而又经常发出“喵喵”的叫声,久而久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也就以这种动物的叫声来给它命名为“猫”了。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也坚持这样的观点:“猫”的读音有“苗”、“茅”二音,“其名自乎”。又因猫鼻常黼鼾而呼吸,也有人把猫叫做“咪咪”或“猫咪”,也有称“咪猫”的。

还有人把形和义结合在一起去推测猫字的由来。他们认为猫的名是因其能捕田鼠,保护禾苗。宋代陆佃就是其中一例。他在《埤雅》中是这样解释猫字含义的:“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诗曰:有猫有虎,猫食天鼠,虎食田彘,故诗以誉韩奕而记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以其食田豕也。”而进化论学者达尔文“猫肥牛壮”的理论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更形象、更科学的理论依据。所谓“猫肥牛壮”是指:猫善捕鼠,鼠善食蜜蜂,而蜜蜂可为苜蓿传授花粉,促使苜蓿生长。苜蓿是牛不可缺少的优质饲草,有了丰富的优质饲草,牛自然就会肥壮起来。多么完整的生物链系统,并且猫在这一系统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这也为猫字在形体上从“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所以有时把猫称作“息鼠”或“鼠将”是十分形象的。

3.传说中有神仙养猫吗

最早提到猫的记录应该是在西周,西周的《逸周书世俘解》中描述到:“……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鹿三千五百有八”。

这里记载了周武王狩猎的丰硕战果,在捕获的十几种猎物中,猫是最少的,仅仅两只,比虎的二十二只少多了,足见其敏捷狡猾难以捕捉有甚于虎,因此,此“猫”当属山猫。 到了春秋时代,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诗经》中涉及的100多种动物中就包含了猫,比如在《诗经》里说“有猫有虎”,这应该是“猫”在典籍文献里的首次出现,名为“猫”是因为“鼠善害苗,而猫能捕之,去苗之害,顾字从苗”。

这首诗描写的是农业生态自然和谐的景象,四野里有猫虎出没,就不用担心田鼠、野猪、獾等对庄稼的危害了,所以猫虎出没是农业丰收的保障和象征。因为是野外的猫,就是今天叫做山猫野猫的,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猫(家猫),但此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猫避鼠的作用。

4.古代有没有猫啊

世界最早对猫类的记载及文献是中国西周时代的《诗经·大雅·韩奕》,当中内容写到:“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但诗句中将猫与熊、虎等并列在一起,似乎不是指家猫。战国时《庄子·秋水》中提到“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

狸狌在古代中国多指野猫,但若把猫和良马对比,则很有可能是指家猫。直到西汉初,据《礼记·郊特牲》中才真正明确指出:“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

已肯定猫为家畜,驯化了。埃及在大约3000年前出现被驯化的猫,最早是由尼罗河上游住民驯养,帮助捕猎小动物。

其后埃及的农业发展,让食物有了剩,鼠患爆发,养猫灭鼠这件事才终于日益突出,乃至制订法律规章加以保护猫,杀猫者将处以死刑。贵族所饲养的猫死后将涂上香油,达到防腐目的,并葬以石棺。

5.秦始皇时,中国有猫的存在吗

有`礼记》中记载:“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礼记》成书于周代,距今两、三千年,说明那个时代已经有猫,而且古人知道它能抓老鼠。

春秋时代的《诗经》述及的一百多种动物中,猫已经包括在内。

汉代《尔雅》记载,古时年终为酬谢助农事的八位神灵的蜡祭,猫也列位其中。

殷商甲骨文中可能也有“猫”字(目前没搜到),如果有,那么说明在中国信史开始的时候,这片大陆上就有猫存在。

当然,猫有很多品种。不少品种都是经由进贡自国外引进的,如波斯猫。

清代人写过《猫乘》和《猫苑》,都是专门的猫书。帖主有兴趣不妨找来看看。

6.历史上有猫年吗

十二生肖的说法源于干支纪年法,传说产生于夏,但没有确凿的证据。

可以考证的是,至少在汉代,十二生肖与地支的相配体系已经固定下来了。在汉代以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家猫,无论 是《礼记》中所说的山猫,还是《诗经》中“有熊有罴,有猫有虎”的豹猫,都是生活在野外的野生猫。

我们今天饲养的家猫的祖先,据说是印度的沙漠猫。印度猫进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始于汉明帝,那正是中印交往通过佛教而频繁起来的时期。

因此,猫来到中国的时间,距离干支纪年法的产生,恐怕已相差千年了,所以来晚了的猫自然没有被纳入十二生肖中。但日常说话中又有某某人是属猫的,意思多指:不在一定范围,不在其类。

所以历史上没猫年。

7.诗经关于动物的如:砚鼠

《关雎》雎鸠

《凯风》“载好其音” 黄鹂

《诗经·燕燕》《诗经·谷风》,“”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燕

《北风》“莫黑匪乌” 乌鸦

《周南;卷耳》 马

《召南;草虫》及《小雅;出车》 草螽 /蝈蝈

《小雅;瓠叶》白兔

《周南;雎鸠》、《曹风;候人》 鱼

《陈风;防有鹊巢》喜鹊

《诗经·曹风·蜉蝣》 蜉蝣

还有很多:一 鸠

二 睍睆黄鸟

三 萧萧马鸣

四 螽之羽

五 跃跃毚兔

六 潜有多鱼

七 灵鹊兆喜

八 雀无角

九 猫和老鼠

十 沉默的羔羊

十一 呦呦鹿鸣

十二 狗吠非礼

十三 壹发五猪

十四 燕燕

十五 鸡唱东方明

十六 鸿雁

十七 狐狸

十八 暴虎

十九 莫黑匪乌

二十 象牙

二一 圣人鹑居

二二 螓首蛾眉

二三 对牛弹琴

二四 肃肃鸨行

二五 凫鷖在沙

二六 蝇营

二七 狼跋

二八 蟋蟀促织

二九 君子豹变

三十 鴥彼晨风

三一 振鹭

三二 鸱鴞

三三 寄蜉蝣于天地

三四 鹈鹕淘河

三五 《七月》物候历

三六 《东山》动物群像

三七 兄弟如脊令

三八 炰鳖

三九 隼飞戾天

四十 鹤鸣九皋

四一 《斯干》的飞动

四二 蜴与鼍

四三 螟蛉子

四四 交交桑扈

四五 匪雕匪鸢

四六 蟊贼

四七 雄者为鸳雌为鸯

四八 猱升木

四九 鶖占鹤梁

五十 肇允桃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