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太平天国”的诗词有哪些《题太平天国战史》 民国·柳亚子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七律.太平天国》 起事初衷非为民,天王属下总疑心。 乌合未晓政纲统,割据只缘私利熏。 极度荒淫头晕胀,无边享乐眼花昏。 未成大业先藏败,烟灭灰飞叹后人。《晚清丧钟》 人生浮屠,过往云烟,南柯一梦。 煞气雨花台,啮血书诏,同室操戈,民坠涂炭。 天下几家,何享太平,四海处处有啼痕。 何处觅,挟王气度魂,气冲星虹。 孑孓随波逐浪,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忽闻鸡鸣晓,云开雾散,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游荡仓廪,蛛网尘霾,一壶浊酒洗忧愁。 呲苍天,度恶人苦厄,世间凄凉。《太平天国》 萧无忧 长沙上空腾起的月 把一场战争照的如此皎洁 湘江东畔飘起的雪 掩埋了这场战争的鲜血 无数的夜啊 谁为谁的崛起而不眠? 多少年了 谁为谁的命运而反抗? 一阵一阵的呼喊 是谁为了谁的觉醒? 心痛的经历! 长沙城的黄土里 腐烂了多少曾经的热血青年 湘江畔的空气中 曾飘忽了金戈铁马的气息 母亲啊大地 我的青春都给了谁? 在自由与被奴役的命运里 我是相信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还是破灭了所有的希望 去相信不存在的上帝?!《七古·解读太平天国》 邹合全 积弱积贫说晚清,内忧外患遍哀声。 鸦片入,国库倾,朝纲颓败灾乱生。 洪杨本是农家子,沽名逐利殊未已。 知众盲从起雄心,乃崇神教作天使。 铸剑赋诗口若河,周游交结聚山阿。 天兄天父降身日,励志同心定伏魔。 金田首义战旗举,大捷永安妖溃去。 激战长沙折将兵,挥师东指金陵府。 金陵府,石头城,立国建都号天京。 北伐西征荆满路,太平天国不太平。 推翻旧制立新制,权杖易人天罔替。 挟带仇心行戾张,天朝更比旧朝弊。 君不见天王妃嫔赛如云,兄弟晋封无寸勋。 爵位永承怎平等?丑支改好一奇闻。 君不见天朝政律无人性,入伙倾家产刮净。 违背天条点天灯,寺堂古迹归火命。 不事大同谋内讧,东宫血雨流北宫。 翼王西去诸王愕,从此舟残挂破蓬。 吁嗟嘿! 昔日褒扬无足珍,我今秉笔对天陈: 庆幸洪杨志未旋,免教文明倒退二千年。 《太平天国(四)》 张泽顺 咸丰帝死儿接班,慈禧奕䜣辛酉变。 夺权后与洋人联,共同合作除内乱。 国藩领赣浙苏皖,鸿章淮军攻苏南。 左宗棠部浙江赶,直捣天京曾国荃。 外国势力出舰船,英法派兵也参战。 危机日重形势险,天国内部仍争权。 士气低落军令乱,连战皆败人心散。 一八六四四月间,天京孤城似危卵。 李议突围洪阻拦,天王病死六月三。 洪天贵福接父班,七月十九天京陷。 仍有捻军数十万,坚持战斗又四年。 世贤海沣占龙岩,重建政权两年散。 赖文光部称东捻,败死扬州瓦窖战。 张宗禹部名西捻,徒骇河战被围歼。 天国运动十四年,共十八省生动乱。 六百余城被攻占,反清反帝反封建。 对抗清朝立政权,农民造反是峰巅。《太平天国(三)》 张泽顺 独揽大权杨秀清,架空天王野心生。 装神假托天父令,欲当万岁逼洪封。 北王昌辉密返京,袭杀东王两万名。 翼王连夜逃出城,北王杀石未得逞。 天王又把北王惩,达开回京主朝政。 洪对达开也怀疑,石愤率部把京离。 孤军作战力难支,败大渡河柴村地。 成都石受凌迟戮,天国急走下坡路。 玉成秀成挽危难,连获大胜局势缓。 总理朝政洪仁玕,资政新编出方案。 欲学西方把路探,意义积极实行难。 工矿交通币报馆,土地未定难发展。 五路大军与清战,江南大营又被铲。 玉成西边接连胜,贻误军机李秀成。 庐州突围叛将卖,青年玉成被杀害。 秀成虽把杭州占,日渐失败难扭转。《太平天国(二)》 张泽顺 林李两万兵北伐,孤军战败被清杀。 西征多次败绿营,重创湘军二取胜。 羞愤投水曾头领,二次寻短险丢命。 南北大营围天京,主力连破两大营。 军师丞相分工明,中央统管郡县省。 田亩制度始实行,凡天下田人同耕。 同衣同食钱同用,男女平等批孔孟。 天国军政达全胜,首领内讧把权争。《太平天国(一)》 张泽顺 广东花县洪秀全,十六辍学家贫寒。 种田教书十余年,屡试不中心生怨。 劝世良言反复看,耶稣上帝在神天。 遂写教义做教案,拜上帝会做宣传。 宗教天国搬人间,天下大同无贵贱。 世外桃源农民馋,寻求解放脱苦难。 冯去贵县紫荆山,传教发展人两千。 拜上帝会作骨干,教会仪式洪冯定。 条条戒律皆严明,太平天日洪称己。 上帝次子耶稣弟,受命下凡除清妖。 斩邪留正连根薅,金田聚众揭竿起。 一万余人军编制,洪三十八过生日。 太平天国始建立,洪称天王排第一。 诸王皆受东王制,兵权天王不留己。 攻城略地屡胜利,野火燎原来势急。 清兵围堵又追击,义军奋勇敌难抑。 云山朝贵虽战死,沿江东进行军急。 攻下南京作京城,当根据地以抗清。《咏太平天国》 沧海不平 义旗一举各称王,半壁霸图难自强。 外战岭南良将死,内讧江左逆臣狂。 金陵城里腥风臭,大渡河中血气香。 浩浩天朝几番雨,凄凄不是旧时光。 二、太平天国有哪些名将前期封王表 爵号 姓名 袭爵 左辅正军师东王 杨秀清 天王第五子洪天佑承嗣,称幼东王九千岁, 天京陷落后不知下落。 右弼正军师西王 萧朝贵 长子萧有和袭爵,称幼西王八千岁, 天京失陷后,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前导副军师南王 冯云山 西王二子萧有福承嗣,称幼南王七千岁, 天京失陷后,突围至湖熟镇牺牲。 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韦昌辉 以罪诛,爵除。 左军主将翼王 石达开 燕王 秦日纲 以罪诛,爵除。 豫王 胡以晃 子胡万胜袭爵,称幼豫王强千岁。 前期侯爵表 爵号 姓名 备注 顶天侯 秦日纲 1854年封燕王 靖胡侯 林凤祥 追封求王 定胡侯 李开芳 追封请王 平胡侯 吉文元 追封祝王 剿胡侯 朱锡琨 后期事迹不详,可能在北伐中战死。 灭胡侯 黄益芸 1853年军营火灾中丧生 护国侯 胡以晃 1854年封豫王 兴国侯 陈承瑢 后改佐天侯 卫国侯 黄玉昆 后改卫天侯 镇国侯 卢贤拔 杨秀清亲戚,后期事迹不详。 补天侯 李俊昌 后改名俊良,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杀死。 赞天侯 蒙得恩 1859年封赞王 襄天侯 林大基 杨秀清甥婿 相天侯 黄期升 匡天侯 黄维江 杨秀清姊夫 助天侯 刘绍廷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杀死。 翊天侯 吉成子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杀死。 扶天侯 傅学贤 东殿尚书,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杀死。 卫天侯 曾锦谦 后期重要的王 干王洪仁玕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赞王蒙得恩 侍王李世贤 辅王杨辅清 扶王陈得才 启王梁成富 遵王赖文光 祜王蓝成春 到后期,为了笼络人心,开始大批封王,最后由于封王太多,又在“王”字上加了一“丿”,造出个新的字来做爵位,仍然多到两千多人。 谭绍光(1835——1863)广西桂平(一说象州或平南)人。太平天国慕王,壮族。 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后隶李秀成部。 1858年参加摧毁江北大营。1860年在击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州等地时建有战功。 1862年封慕王,领军围攻上海。1863年率所部坚守苏州,奋勇作战,12月4日在苏州慕王府主持召开军事会议时被叛徒郜永宽、汪安钧等刺死。 三、太平天国人物职务表洪秀全为“天王”,称“万岁”;杨秀清为“东王”,称“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称“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称“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称“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称“五千岁”。 1、天王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小名火秀,族名仁坤,后来为了避上帝“爷火华”(“耶和华”的谐音)名讳而改为现名,太平天国建立者,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民族英雄。 2、东王 杨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州的客家人,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 3、西王 萧朝贵(约1820—1852),族属未定(有汉、壮、瑶、客家四种说法)。生于清嘉庆末年,广西武宣罗渌垌人。 金田起义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初期的重要军事将领,被洪秀全封为西王。 4、南王 冯云山(约公元1815年—公元1852年),又名乙龙,号绍光。 广东花县(今属广州市)禾落地村人。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龙川县石灰窑村。 5、北王 韦昌辉(1823年-1856年),壮族,原名志正,又名正。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祖籍广东南海县。 6、翼王 石达开(1831年3月—1863年6月27日),小名亚达,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客家人,祖籍地在今广东省和平县。 扩展资料: 在当时洪秀全自封为天王,杨秀清是东王,不过由于杨秀清的权力与名气越来越大,多少很多人都知道有个东王,不知道天王,所以洪秀全为了压制住杨秀清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杨秀清的好朋友萧朝贵,不过在一次战争中萧朝贵牺牲了,所以就根本没有人能够压制住杨秀清了。 而且因为已经的名声越来越大,所以杨秀清也渐渐得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洪秀全本来就没有多少本事,所以杨秀清经常当着很多人的面指责洪秀全,而且杨秀清行为也越来越嚣张。 因为之前杨秀清曾经扮过天神下凡,所以洪秀全就要求杨秀清以“天神”的口吻封自己为万岁,不过杨秀清却说“我为万岁,天王应该为万万岁”,洪秀全在听了这句话之后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在他回去之后就立马写了封要杀了杨秀清的密信,因此杨秀清34岁时被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永安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