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楚辞筱

1.《诗经和楚辞》内容大概讲的是什么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 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简称“诗三百”,收集了从西周 初期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间的各类音乐作品,《墨子•公孟篇》 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概括出《诗 经》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

风——共160篇,包括15国的民歌,这些民歌流行于北方各 地(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湖北的北部、四川的东部)。 《风》中的民歌充满了真挚、纯洁、浓郁、丰富的感情色彩。

曲 式结构(分节歌、主副歌、换头等十余种)变化多,表演形式 (独唱、对唱、帮腔等)新颖,是《诗经》中的精华,具有较高 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关雎》、《伐檀》等作品。 雅——大多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共105篇,分大雅和小雅, 多是朝会宴飨、个人抒情之作。其中多为反映尖锐的社会矛盾和同情人民的作品。

颂——共40篇,作品词语晦涩难懂,多为祭祀宗庙祖先的 乐舞。 《楚辞》是一部总集,其中收集了以公元前4世纪(战国) 时的伟大诗人屈原作品为主的辞赋(“楚辞”是战国时期在楚国民 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歌曲体裁。

“楚辞”又被视为一种文体,运 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历史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具 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故名“楚辞”)。屈原的《九歌》、《离骚》、《天问》、《招魂》等作品被收入其中。

它们大部分是可以歌唱的。 《九歌》是伟大诗人屈原的不朽之作,它原是楚国民间在祭祀时 所唱的一套歌曲,屈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

《九歌》中充满 着浪漫主义气息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具有神奇的幻想、挚热的 感情。 《九歌》属于组曲形式,共有十一首: 东皇太一(叙述祭天神的排场) 云中君 (祭女性的云神的歌) 湘君 (祭湘水男神的歌) 湘夫人 (祭湘水女神的歌) 大司命 (祭主寿命的男神的歌) 少司命 (祭主寿命的女神的歌) 东君 (祭太阳神的歌) 河伯 (祭男性的河神的歌) 山鬼 (祭女性的山神的歌) 国殇 (祭颂阵亡烈士的歌) 礼魂 (祭祀结束时所唱的歌) 《诗经》、《楚辞》以其极出色的篇章成为传世之经典,集中体 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的高度成就。

2.《诗经与楚辞》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在内容及风格上,《诗经》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既有较高的 概括性又十分具体、生动。

不论是长篇的叙事诗,还是篇幅较短的抒情之作,还是在人物形 象的塑造方面,《诗经》都显示了其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楚辞》作品中则贯穿着强烈的浪 漫主义精神,主要着力于表现作者的主体感受和情感,他们不再专注于真实细致地描绘现实 世界,而是利用天才的想象力去创造五彩斑斓的幻想世界。

其次,在语言句式上,《诗经》大部分是四言诗,大多为短章小品,以凝练精粹见长。《楚辞》相比《诗经》,其辞藻更为华丽,富有个性。

《楚辞》以楚方言为特色语言运用,“兮”字为代表,开创了以六言、七言为主的句式“骚体诗”。 再次,在对后世的影响上,《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它的出现以及所 达到的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使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楚辞》是浪 漫主义的奠基之作,以其思想上的博大精深、艺术上的精美富丽深受世人的瞩目。《诗经》 和《楚辞》所代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对后来的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诗经和楚辞的区别是什么

《诗经》和《楚辞》 的异同比较 《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楚辞

中国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韵文形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在汉代,楚辞也被称为辞或辞赋。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承袭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辑录成集,定名为《楚辞》。楚辞遂又成为诗歌总集的名称。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4.【《诗经》和《楚辞》开创了我国的什么诗经和楚辞开创了我国的什么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 .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

5.《楚辞》和《诗经》有什么区别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屈原是楚辞的创始者和重要的代表性诗人,他的出现,使得诗歌的创作真正走向个人独立创作的道路,他在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吸收楚地的民族营养,创造出”骚体“这种新歌形式。楚辞与《诗经》分别作为先秦时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代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种取向差异之外,二者在句式上有显著差异,虽然二者都有五言、六言等句式,但《诗经》句式四言为主,循环往复,多用重章叠句。楚辞则以六言句为主,大量使用虚字。

此外,二者的用韵规律不同。《诗经》多隔句用韵,《楚辞》多四句两韵、两韵一换,间有四韵、六韵、八韵一换,都可视为两韵一换的重复。与《诗经》相比,楚辞结构庞大,语言参差不齐、长短不齐、篇幅较长。

6.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诗经》以后300年,中国文坛几乎被散文的光辉所笼罩,诗歌一直处于沉寂的时期。打破沉寂局面的是诗人屈原及后生。他们共同创作了一种带有楚国地方特色的新体诗,后称楚辞。

《楚辞》与《诗经》迥然不同。个人认为有以下不同:

1.它是属于个人创作而非集体歌唱;

2是浪漫主义而非现实主义;

3,注重主观抒情而非自然写实;

4表现南方景观而非北国风光;

5是整体的象征而非单一的比兴;

6句式为灵动的杂言而非呆板的四言;

7篇章是结构宏大的巨制而非回环复沓的短章;

8风格宏博丽雅而非自然质朴;

9具有鲜明 地方特色

试论楚辞的文体特点。

一. 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

二.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三. 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