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诗经·国风·周南 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逑:(隹隹)之借字,(隹隹),双鸟之意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荇菜:水草名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睡醒,寐:睡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 ①:毛加草头,音帽,有选择之意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植物名。 覃:借作藤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①,为②为③,服之无④ ①:镬去钅加氵,音获,煮 ②:纟希,音吃,细葛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③:纟谷,音戏,粗葛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④:译繁体去讠加攵,音译,厌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卷耳:野菜名,嫩苗可当菜吃嗟我怀人,①彼周行。 ①:真加宝盖,同置陟彼崔嵬,我马虺②。 陟:登高。②:阝贵。 虺阝贵:音灰颓,疲惫我姑酌彼金③,维以不永怀。 ③:儡去亻加木,酒尊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兕觥:音四公,犀牛角制的大酒杯陟彼④矣,我马⑤矣。 ④:石且,音居,有土有石的山丘我仆⑥矣,云何吁矣! ⑤:者加病头,音途,疲病。 ⑥:甫加病头,音扑,义同⑤ 4.①木 ①:缪去纟加木,音纠,乔木的树枝下垂南有①木,葛②系之。 ②:儡去人加草头,音垒,葛类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福履:福禄也南有①木,葛②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①木,葛②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5.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螽:蝈蝈。诜诜:音申,多也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蛰:音知,和集也 6.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木少盛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于归:指姑娘出嫁桃之夭夭,有①其实。 ①:贲加草头,音坟,果实将熟的样子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7.兔① ①:上四下且,音居,网肃肃兔①,②之丁。 ②:啄去口加木旁,音浊,敲击。 丁:音争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干城:守卫之武士肃肃兔①,施于中逵。 逵:音魁,四通八达的大道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仇:通逑肃肃兔①,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8.①② ①②:不加草头,吕加草头,音浮以,车前子采采①②,薄言采之。 采采①②,薄言有之。采采①②,薄言掇之。 采采①②,薄言捋之。采采①②,薄言③之。 ③:衤吉,音洁,用衣襟兜东西采采①②,薄言④之。 ④:衤颉,音协,把衣襟角系上兜东西 9.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楚:荆也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蒌:蒌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汝① ①:土贲,河堤遵彼汝①,伐其条枚; 汝:汝河,源出河南省未见君子,②如调饥。 ②:上叔下心,音逆,忧愁遵彼汝①,伐其条肄; 条:山楸树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②尾,王室如③; ②:赤贞,音成,浅红色。 尾:音以虽然如③,父母孔迩。 ③:火毁,如火焚一样。 孔:甚。迩:近 11.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振振:仁厚的样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定:额心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2.先秦诗词 七月 音释一、七月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二、译文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 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 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南边地,田官赶来吃酒食。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春天阳光暖融融,黄鹂婉转唱着歌。 姑娘提着深竹筐,一路沿着小道走。 伸手采摘嫩桑叶,春来日子渐渐长。 人来人往采白蒿,姑娘心中好伤悲,要随贵人嫁他乡。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芦苇割。 三月修剪桑树枝,取来锋利的斧头。 砍掉高高长枝条,攀着细枝摘嫩桑。 七月伯劳声声叫,八月开始把麻织。 染丝有黑又有黄,我的红色更鲜亮,献给贵人做衣裳。 四月远志结了籽,五月知了阵阵叫。 八月田间收获忙,十月树上叶子落。 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 十二月猎人会合,继续操练打猎功。 打到小猪归自己,猎到大猪献王公。 五月蚱蜢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 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 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 堵塞鼠洞熏老鼠,封好北窗糊门缝。 叹我妻儿好可怜,岁末将过新年到,迁入这屋把身安。 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 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 酿成春酒美又香,为了主人求长寿。 七月里面可吃瓜,八月到来摘葫芦。 九月拾起秋麻子,采摘苦菜又砍柴,养活农夫把心安。 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庄稼收进仓。 黍稷早稻和晚稻,粟麻豆麦全入仓。 叹我农夫真辛苦,庄稼刚好收拾完,又为官家筑宫室。 白天要去割茅草,夜里赶着搓绳索。 赶紧上房修好屋,开春还得种百谷。 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 二月开初祭祖先,献上韭菜和羊羔。 九月寒来始降霜,十月清扫打谷场。 两槽美酒敬宾客,宰杀羊羔大家尝。 登上主人的庙堂,举杯共同敬主人,齐声高呼寿无疆。 三、注释 (一)流:落下。火:星名,又称大火。 (二)授衣:叫妇女缝制冬衣。 (三)一之日:周历一月,夏历十一月。 以下类推。觱(bì)发(bo,阴平):风寒也。 (四)栗烈:气寒也。 (5)褐(hè):粗布衣服。 (陆)卒岁:终岁,年底. (漆)于:为,修理。耜(sì):古代的一种农具。 (吧)举趾:抬足,这里指 下地种田。 (9)馌(yè):往田里送饭。 南亩;南边的田地。 (一0)田畯(jùn):农官,农夫。 喜:欢喜。 (一一)载阳;天气开始暖和。 (一二)仓庚:又名鸧鹒,黄鹂鸟。 (一三)懿筐:深筐。 懿,深貌。 (一四)遵:沿着。 微行:小路。 (一5)蘩:白蒿。 祁 祁:人多的样子。 (一陆)公子:诸侯的女儿。 归:出嫁。 (一漆)萑(huán)苇:芦苇。 (一吧)蚕月:养蚕的月份,即夏历三月。条:修剪。 (一9)斧斨(qiāng):装柄处圆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二0)远扬:向上长的长枝条. (二一)猗(yī):取叶存条曰猗。 女桑:小桑。 (二二)鵙(jú):伯劳鸟,叫声响亮。 (二三)绩:织麻布。 (二四)朱:红色。 孔阳:很鲜艳。 (二5)秀葽(yāo):秀是草 木结籽,葽是草名。 (二陆)蜩(tiao,阳平):方言,蝉,知了。 (二漆)陨:落下。 萚 (tuò):枝叶脱落。 (二吧)同:会合。 (二9)缵:继续。武功:指打猎。 (三0)豵(zōng):一岁的野猪。文中泛指小的野兽。 (三一)豣(jian阴平):三岁的野猪。文中泛指大的野兽。 (三二)斯螽 (zhōng):蚱蜢。动股:蚱蜢鸣叫时要弹动腿。 (三三)莎鸡:纺织娘(虫名)。 (三四)穹窒:堵塞鼠洞。 (三5)向:朝北的窗户。谨:用泥涂抹。 (三陆)改 岁:除岁。 (三漆)郁:郁李。 薁(yù):野葡萄。 (三吧)亨:烹。 葵:滑菜。菽:豆。 (三9)剥(pū):敲击。介:求取。 眉寿:长寿。 (四0)壶:同“瓠”,葫芦。 (四一)叔:抬起。苴(jū):秋麻籽,可吃。 (四二)荼(tú):苦菜。薪:砍柴。 樗 (chū):。 3.那些人注释过《诗经》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齐之辕固生,鲁之申培,燕之韩婴,赵之毛亨、毛苌,简称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前二者取国名,后二者取姓氏)。齐、鲁、韩三家属今文经学,是官方承认的学派,毛诗属古文经学,是民间学派。但到了东汉以后,毛诗反而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 毛诗最古的注释是毛亨撰的毛诗诂训传,后加郑玄笺,孔颖达疏,这就是现在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这是毛诗的基本注释。他注太多,可以选读清陈启源撰毛诗稽古编,清傅恒等撰诗义折中,明陈第撰毛诗古音考,吴陆玑撰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日本竹添光鸿撰毛诗会笺。 其他找到的还有: 宋 朱熹 《诗经集传》 清代研究《毛传》(《毛诗诂训传》的简称。为汉人训释《诗经》之作。),著名的有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和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 4.【《诗经·国风·周南·樛木》原文及赏析【原文】 樛木 南有樛木⑴,葛藟累之⑵.乐只君子⑶,福履绥之⑷.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⑸.乐只君子,福履将之⑹.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⑺.乐只君子,福履成之⑻. 【注释】 ⑴樛(jīu 纠):下曲而高的树. ⑵葛藟:葛和藟两种蔓生植物;或以为葛藟即藟,野葡萄之类.累(léi 雷):攀缘,缠绕. ⑶只:语助. ⑷福履:福禄也.绥:安也. ⑸荒:掩;盖;覆. ⑹将:扶助也;或释为“大”. ⑺萦(yínɡ 营):缠绕. ⑻成:就也;到来. 【译文】 南有弯弯树,攀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安享幸福了. 南有弯弯树,覆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大有幸福了. 南有弯弯树,缠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永驻幸福了. 【作品鉴赏 】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当无可疑. 读者自然还会发现,这三章中的“兴”语,同时又带有“比”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则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也非常形象.故从各章之“比”义看,这也是一首形象动人的祝福歌. 倘若再推进一层,问一问“君子”究竟有何“福”可“祝”,判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是因为“君子”刚得了贵子,还是封了高官,抑或是娶了新妇,似乎都有可能.为了作出较为接近诗意的判断,还得回头考察诗中的比兴之物.据许多学者考证,“国风”比兴,常以花草、藤蔓、雌鸟、牝兽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类喻男子.其中尤以树木喻男、花草喻女更为常见.如《邶风·简兮》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又如《郑风·山有扶苏》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都是如比.至于《唐风·葛生》叙妻子对亡夫的哀恋,更有“葛生蒙楚(荆树),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之语,以葛藤与荆木的相互依存,抒写了女主人公失去夫君的凄伤之情.明白了这一特点,则《樛木》进一层的比兴之义亦可迎刃而倘若此诗中的“樛木”,喻的是青年男子的话,那么缠绕樛木的翠绿“葛藟”,则正比喻着他的美丽新娘.由此检验《毛诗序》旧说,以为此乃歌咏“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之作,就觉得与诗意隔膜太多;而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推测此诗“似于夫妇为近”、“喻妇人之托夫家也”,才真正猜着了这首祝福诗的旨意. 于是读者透过反覆叠唱的诗行,便恍然置身在三千多年前一场热闹的婚礼宴席上:秋日的黄昏宾客毕集,辘辘的车音自远而近.性急的孩童早从村口奔来,嚷叫着:“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欢乐的鼓吹由此压过喜悦的喧声齐鸣.当幸福的“君子”搀扶新娘下车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便是青年男女们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歌唱:“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快乐的新郎脸红了,羞涩的新娘心醉了、当她斜倚着新郎姗姗移步的时候,读者便会发觉,那情境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荒之、萦之)”来比拟、形容,竟是无比的传神.而油然升起在众宾客心间的祝福之情,倘若不用再三的叠唱,就不能宣泄得如此兴奋和浓烈.男女嫁娶是亘古以来人生的重要喜庆.而《樛木》,正以如此兴奋和浓烈的激情,表现了中华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 详见百科: /ShowLemma.e?sp=l9092083&ch=w.search.baike.unelite。 5.《诗经邶风击鼓》的全文与翻译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按] 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 孙子仲:当时卫国的元帅。 平:《集传》:“平,和也。合二国之好也”。有说当时陈、宋二国作乱,孙子仲平之则“平”应为“平伏”,或不战而使蕃国归顺,并不是两个平等的国家缔结和盟。孙子仲当时是“天子师”的出兵,不是卫国战争。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传》:“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笺》:“不还,谓死也,伤也,病也。今于何居乎?于何处乎?于何丧其马乎?”爰音yuan2,即哪里。 契阔:离合。马瑞辰《通释》:“契当读如契合之契,阔当读如疏阔之阔。……契阔与死生相对成文,犹云合离聚散耳”。契即合,阔即离。 成说:《通释》:“成说即成言也。……《传》训说为数者,盖为预有成计,犹言有成约也。”即已有约定。 洵(音xun4):远。 信:即“言而有信”的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极,信、极连读,犹言终古。按通篇意旨,均不从) //“丧其马”与“不还”相对,马应是比兴,借指宁静的田园生活 6.诗经字音一、我认为一下就要学完诗经所有诗篇不太现实。 因此当前没有必要得到全部注音。 二、如果你真的要读诗经,我建议你先用一个月时间学习3-5篇。 正所谓学贵专一,这样学习的益处绝对比走马观花大得多。 三、先学《关雎》《蒹葭》《采薇》《七月》《硕鼠》领会古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四、你要的诗注音,这五首里面的生字,如果不认识或者拿不准,你发给我,我帮你注音并翻译。 五、学诗并不是要成为诗人,而是因为诗里包含了文学、艺术、哲学等各方面内容。 学诗的可以让自己温柔敦厚、情感升华。 7.求诗经全篇、标注拼音版诗经——《氓》(máng) 氓(máng)之(zhī)蚩(chī)蚩(chī),抱(bào)布(bù)贸(mào)丝(sī)。 匪(fěi)来(lái)贸(mào)丝(sī),来(lái)即(jí)我(wǒ)谋(móu)。 送(sòng)子(zǐ)涉(shè)淇(qí),至于(zhìyú)顿(dùn)丘(qiū)。 匪(fěi)我(wǒ)愆期(qiānqī),子(zǐ)无(wú)良(liáng)媒(méi)。 将(jiāng)子(zǐ)无(wú)怒(nù),秋(qiū)以(yǐ)为期(wéiqī)。 乘(chéng)彼(bǐ)垝(guǐ)垣(yuán),以(yǐ)望(wàng)复(fù)关(guān)。 不见(bújiàn)复(fù)关(guān),泣(qì)涕(tì)涟(lián)涟(lián)。 既(jì)见(jiàn)复(fù)关(guān),载笑载言(zǎixiàozǎiyán)。 尔(ěr)卜(bǔ)尔(ěr)筮(shì),体(tǐ)无(wú)咎(jiù)言(yán)。 以(yǐ)尔(ěr)车(chē)来(lái),以(yǐ)我(wǒ)贿(huì)迁(qiān)。 桑(sāng)之(zhī)未(wèi)落(luò),其(qí)叶(yè)沃(wò)若(ruò)。 于(yú)嗟(jiē)鸠(jiū)兮(xī),无(wú)食(shí)桑葚(sāngshèn); 于(yú)嗟(jiē)女(nǚ)兮(xī),无(wú)与(yǔ)士(shì)耽(dān)。 士(shì)之(zhī)耽(dān)兮(xī),犹(yóu)可(kě)说(shuō)也(yě); 女(nǚ)之(zhī)耽(dān)兮(xī),不(bù)可(kě)说(shuō)也(yě)。 桑(sāng)之(zhī)落(luò)矣(yǐ),其(qí)黄(huáng)而(ér)陨(yǔn)。 自我(zìwǒ)徂(cú)尔(ěr),三(sān)岁(suì)食(shí)贫(pín)。 淇(qí)水(shuǐ)汤汤(shāngshāng),渐(jiàn)车(chē)帷(wéi)裳(shang)。 女(nǚ)也(yě)不(bù)爽(shuǎng),士(shì)贰(èr)其(qí)行(háng)。 士(shì)也(yě)罔(wǎng)极(jí),二三(èrsān)其(qí)德(dé)。 三(sān)岁(suì)为(wéi)妇(fù),靡(mí)室(shì)劳(láo)矣(yǐ); 夙(sù)兴(xìng)夜寐(yèmèi),靡(mí)有(yǒu)朝(cháo)矣(yǐ)。 言(yán)既(jì)遂(suì)矣(yǐ),至于(zhìyú)暴(bào)矣(yǐ)。 兄弟(xiōngdì)不知(bùzhī),咥(xì)其(qí)笑(xiào)矣(yǐ)。 静(jìng)言(yán)思(sī)之(zhī),躬(gōng)自(zì)悼(dào)矣(yǐ)。 及(jí)尔(ěr)偕老(xiélǎo),老(lǎo)使(shǐ)我(wǒ)怨(yuàn)。 淇(qí)则(zé)有(yǒu)岸(àn),隰(xí)则(zé)有(yǒu)泮(pàn)。 总(zǒng)角(jiǎo)之(zhī)宴(yàn),言笑(yánxiào)晏晏(yànyàn)。 信誓旦旦(xìnshìdàndàn),不(bù)思(sī)其(qí)反(fǎn)。 反是(fǎnshì)不(bù)思(sī),亦(yì)已(yǐ)焉(yān)哉(zāi)!。 8.《诗经·国风·秦风》的注音秦风里面好多篇呢,像《无衣》《黄鸟》《晨风》不知道腻说的是哪一篇不过既然提到是语文题,我猜是这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 〔蒹葭(jiānjiā)〕芦苇,又名荻.〔苍苍〕苍翠茂盛的样子.〔伊人〕指意中所思之人.〔一方〕一边,指河的对岸.〔溯洄(sùhuí)〕逆着河流的道路往上游走.〔从〕追寻.〔之〕指伊人.〔阻〕险阻.〔溯游〕顺着河流的道路往下游走.〔宛〕好象.〔水中央〕河水正中之处.〔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xī〕晒干.〔湄〕水草交接之处,即岸边.〔跻〕登高、向上攀登.〔坻chí〕水中小沙洲.〔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涘sì〕水边.〔右〕迂回弯曲.〔沚zhĭ〕水中的沙滩.。 9.《诗经》拼音版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doudian8031 诗经shījīnɡfēnɡA3·Mfēnɡdeyìyìshìshēnɡdiàoɡǔrãnsuǒwâiqínfēnɡwâifēnɡzhânɡfēnɡ“风”的意义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jiùrúxiànzàiwǒmenshuōshǎnxīdiàoshānxīdiàohãnándiàofēnɡshīshìbùtïnɡdì》,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风》诗是不同地qūdedìfānɡyīnyuâdàbùfenshìmínɡēshìcïnɡzhōunánzhàonánbâiyōnɡwâiwánɡ区的地方音乐,大部分是民歌。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zhânɡqíwâitánɡqínchãnɡuìcáobīnděnɡɡâdìqūcǎijíshànɡláide、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tǔfēnɡɡēyáoɡînɡpiān土风歌谣。共160篇。shījīnɡfēnɡzhōunán诗经·风·周南ɡuānjū关雎ɡuānɡuānjūjiūzàihãzhīzhōuyǎotiǎoshūnǚjūnzǐhǎoqi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cēncīxìnɡcàizuǒyîuliúzhīyǎotiǎoshūnǚwùmâiqiúzhī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qiúzhībùdãwùmâisīfúyōuzā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