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诗经周

1.诗经中含有周字的诗句

1、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潸焉出涕。

出自先秦佚名《小雅·大东》

释义:

农家圆簋里虽然盛满熟食,上面却插着棘枝做的弯匙。通京大道如磨刀石般平坦,又好像射出的箭一样笔直。王公贵族们可以漫步其上,草民百姓只能两眼空注视。我悲愤满怀回顾起这些事,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衣衫湿。

2、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出自先秦佚名《小雅·鹿鸣》

释义: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3、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出自先秦佚名《小雅·正月》

释义:

心中忧愁深又长,好像绳结不能解。当今政治真难说,为何越来越暴烈?大火熊熊烧起时,难道有谁能扑灭?辉煌显赫周王朝,褒姒竟然将它灭。

4、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出自先秦佚名《诗经·大雅》

释义: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国桢干。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墙垣。

5、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出自先秦佚名《雨无正》

释义:

大周天子宗亲已经被灭亡,哪里也找不到落脚的地方。爵高位显的大夫四散流亡,全然不理解我的劳苦忧伤。那些司徒公卿中下大夫们,不肯早起晚睡为国事奔忙。各邦国君王和列位诸侯啊,不肯朝夕陪王伴驾在身旁。那些平民百姓原本很善良,反倒起来为非作歹反朝堂。

2.很急的问题,关于《诗经》和周代礼仪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

诗经之中关于情爱的使不少,但其中不像你说的会有那么多畏于身份等级而无法结合的怨诗。如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孔子也推崇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就是,《诗经》中的作品,全部(或至少在总体上)是符合于当时社会公认道德原则的。否则不可能用以“教化”。 可见这些男女自由恋爱在当时是正常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

但必须注意,这些只是上古时代遗留下来的习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上的新的道德规范正在形成,《周礼·媒氏》也规定了人们结婚必须要经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是如此

3.与周有关的古诗词

周朝吗?诗经可以帮你回答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

4.诗经大雅中有关周部族的历史篇目名称在线等急

《诗经·大雅》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和《大明》这五首构成了周部族史诗,这五首史诗记录了周部族发展史的几次重要的部族大事,再现了周部族发展史,并且这五首诗歌中也蕴涵了周部族所特有的部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结语部分主要分析周部族史诗这一称谓的出现以及周部族首领的世系。正文由六章组成。

绪论历来中国的史诗就不太发达,尤其是汉民族的史诗更是鲜见,《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之作,《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这五首诗歌记。

5.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 诗三百 )

附:

《诗 经》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共 收 录 周 代 诗 歌 305 篇。 原 称 “诗” 或 “诗 三 百”, 汉 代 儒 生 始 称 《诗 经》。 现 存 的 《诗 经》 是 汉 朝 毛 亨 所 传 下 来 的, 所 以 又 叫 “毛 诗”。

据 说 《诗 经》 中 的 诗, 当 时 都 是 能 演 唱 的 歌 词。 按 所 配 乐 曲 的 性 质, 可 分 成 风、雅、颂 三 类。 “风” 包 括 周 南、召 南、邶、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等 15 国 风, 大 部 分 是 黄 河 流 域 的 民 歌, 小 部 分 是 贵 族 加 工 的 作 品, 共 160 篇。 “雅” 包 括 小 雅 和 大 雅, 共 105 篇。

“雅” 基 本 上 是 贵 族 的 作 品, 只 有 小 雅 的 一 部 分 来 自 民 间。 “颂” 包 括 周 颂、鲁 颂 和 商 颂, 共 40 篇。 颂 是 宫 廷 用 于 祭 祀 的 歌 词。 一 般 来 说, 来 自 民 间 的 歌 谣, 生 动 活 泼, 而 宫 廷 贵 族 的 诗 作, 相 形 见 拙, 诗 味 不 多。

《诗 经》 是 中 国 韵 文 的 源 头, 是 中 国 诗 史 的 光 辉 起 点。 它 形 式 多 样: 史 诗、讽 刺 诗、叙 事 诗、恋 歌、战 歌、颂 歌、节 令 歌 以 及 劳 动 歌 谣 样 样 都 有。 它 内 容 丰 富, 对 周 代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 方 面, 如 劳 动 与 爱 情、战 争 与 徭 役、压 迫 与 反 抗、风 俗 与 婚 姻、祭 祖 与 宴 会, 甚 至 天 象、地 貌、动 物、植 物 等 各 个 方 面 都 有 所 反 映。 可 以 说, 《诗 经》 是 周 代 社 会 的 一 面 镜 子。 而 《诗 经》 的 语 言 是 研 究 公 元 前 11 世 纪 到 公 元 前 6 世 纪 汉 语 概 貌 的 最 重 要 的 资 料。

6.关于诗经来源的三种说法是指哪三种

《诗经》来源的三种说法:

1、采诗说;

采诗就是古代负责掌管音乐的机构奉命去民间收集民歌,后编定成册,其中《国风》大部分是这样来的。

2、献诗说;

献诗说是各地的小诸侯献诗歌颂天子的功德,写诗进献于天子。

3、删诗说。

删诗说是孔子后对《诗经》进行修订终成现在的《诗经》。

扩展资料:

《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经

7.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 诗三百 )

附:

《诗 经》 是 我 国 最 早 的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共 收 录 周 代 诗 歌 305 篇。 原 称 “诗” 或 “诗 三 百”, 汉 代 儒 生 始 称 《诗 经》。 现 存 的 《诗 经》 是 汉 朝 毛 亨 所 传 下 来 的, 所 以 又 叫 “毛 诗”。

据 说 《诗 经》 中 的 诗, 当 时 都 是 能 演 唱 的 歌 词。 按 所 配 乐 曲 的 性 质, 可 分 成 风、雅、颂 三 类。 “风” 包 括 周 南、召 南、邶、庸、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等 15 国 风, 大 部 分 是 黄 河 流 域 的 民 歌, 小 部 分 是 贵 族 加 工 的 作 品, 共 160 篇。 “雅” 包 括 小 雅 和 大 雅, 共 105 篇。

“雅” 基 本 上 是 贵 族 的 作 品, 只 有 小 雅 的 一 部 分 来 自 民 间。 “颂” 包 括 周 颂、鲁 颂 和 商 颂, 共 40 篇。 颂 是 宫 廷 用 于 祭 祀 的 歌 词。 一 般 来 说, 来 自 民 间 的 歌 谣, 生 动 活 泼, 而 宫 廷 贵 族 的 诗 作, 相 形 见 拙, 诗 味 不 多。

《诗 经》 是 中 国 韵 文 的 源 头, 是 中 国 诗 史 的 光 辉 起 点。 它 形 式 多 样: 史 诗、讽 刺 诗、叙 事 诗、恋 歌、战 歌、颂 歌、节 令 歌 以 及 劳 动 歌 谣 样 样 都 有。 它 内 容 丰 富, 对 周 代 社 会 生 活 的 各 个 方 面, 如 劳 动 与 爱 情、战 争 与 徭 役、压 迫 与 反 抗、风 俗 与 婚 姻、祭 祖 与 宴 会, 甚 至 天 象、地 貌、动 物、植 物 等 各 个 方 面 都 有 所 反 映。 可 以 说, 《诗 经》 是 周 代 社 会 的 一 面 镜 子。 而 《诗 经》 的 语 言 是 研 究 公 元 前 11 世 纪 到 公 元 前 6 世 纪 汉 语 概 貌 的 最 重 要 的 资 料。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