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泾阳

1.泾阳的地理特点,自然风光特点,风俗特点

位于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南靠泾河和渭河,,是**印发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三个重点经济区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西安一小时交通圈”。仲山南麓,泾河之滨,八百里秦川中部,坐落着一块古老而又富庶的土地。自从秦汉起,她以三辅名区,京畿要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为华夏瞩目,并以“关内膏腴之最”惠及京师--咸阳和长安。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山肥水美,物产富饶,素有关中“白菜心”的美誉 。她就是位处泾水以北的泾阳,她也因此而得名,闻名遐迩的“泾阳八景”就在这里。(泾阳八景依次为:睢城古渡、文川秀色、谷口晚烟、文塔晓钟、嵯峨(峤帽)灵云、仲山晴岚、瀛洲春草、龙陂丛绿)她不仅以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和膏腴之地享誉三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她还以光荣的革命传统及其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而名震三秦,乃至全国。它可谓三秦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昔日的三辅名区,近现代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如今她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前沿!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泾干镇,邮政编码:713700,电话区号:029.

泾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县境介于东经108°29′40〃—108°58′23〃,北纬34°26′37〃—34°44′57〃。东与三原县、高陵县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县、三原县毗邻。县城位于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咸阳市北偏东28公里, 距首都北京1290公里。全县南北宽27公里,东西长37公里,总面积780平方公里,有耕地67万亩,人均1.35亩。泾阳县总人口49.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3万,占总人口的89.5%;非农人口5.2万,占总人口的10.5%。

泾河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全长455.1公里,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镇。西源流至甘肃平凉市八里桥汇合,东流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泾阳县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于高陵陈家滩与渭河汇合。

泾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包括宁夏东南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西北部33个县市,总人口570万,有耕地2025万亩。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源、平原四种类型。山区占4.31%、以六盘山、关山为代表;高原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50%以上。泾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雨量和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左右。

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泔河等,干流平均比降2.47%。宁夏,甘肃两省区支流集中区,干流深切黄土高原和丘陵100-150米,干流自甘肃平凉至陕西彬县早饭头,河谷条1-3公里,跌水少,多沙滩;以早饭头到泾阳县张家山,为100公里的急流峡谷段,穿越沙岩和石灰岩的土石山原区,谷深山陡,水流湍急,多有险滩,为八百里秦川冲积平原区,地势地坦,水流平稳,比降仅1%,土壤肥沃,宜于灌溉。

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周王朝发迹于豳(今陕西彬县),从公刘至周太王(古公亶文)十余代在豳居住,开发农业后来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迁岐,才由泾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县一带)传至文王,武王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终于建立了西周王朝。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诗经·豳风·七月》对农事活动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说明当时西周农业在全国曾起先导作用。历史把“重稼穑、殖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

泾河流域解放以来改善了交通。先后在泾阳在渡、礼泉北屯、彬县火石咀及甘肃的泾川、平凉等地建造了泾河大桥、在西峰建成机场,大大方便了交通。近几年工业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同时对流域内名胜古迹进行了良好的保护和修葺。陕西先后维修了旬邑塔、彬县塔、永寿塔和彬县大佛寺、水帘洞。在礼泉县建了昭陵博物馆,成为陕西第二个“碑林”,是西安地区旅游的新热点,旅游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谁帮我介绍一下泾阳县

【泾河】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产,全长455.1公里,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

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镇。西源流至甘肃平凉市八里桥汇合,东流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泾阳县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于高陵陈家滩与渭河汇合。

泾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包括宁夏东南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西北部33个县市,总人口570万,有耕地2025万亩。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源、平原四种类型。

山区占4.31%、以六盘山、关山为代表;高原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50%以上。泾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雨量和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左右。

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泔河等,干流平均比降2.47%。宁夏,甘肃两省区支流集中区,干流深切黄土高原和丘陵100-150米,干流自甘肃平凉至陕西彬县早饭头,河谷条1-3公里,跌水少,多沙滩;以早饭头到泾阳县张家山,为100公里的急流峡谷段,穿越沙岩和石灰岩的土石山原区,谷深山陡,水流湍急,多有险滩,为八百里秦川冲积平原区,地势地坦,水流平稳,比降仅1%,土壤肥沃,宜于灌溉。

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居全国江河支流之冠,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之一。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

年径流量分配不均匀。据张家山站观测,一般是夏丰(占年径流量42.75%),秋平(占31.6%),冬少(占10.1%),洪水和枯水相差悬殊。

该站1933年8月5日,最大洪水流量为920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达14.6亿立方米,酿成陕县特大洪水);1977年4月15日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秒。洪枯相差4742倍。

泾河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平均输沙总量3.09吨。最大含沙量1430公斤/立方米,年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为黄河的3倍多,年均输沙模数为7150吨/平方公里。

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积近1/3,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产粮区。

甘肃的董志原素有“陇东粮仓”之称。陕西泾河两岸黄土讥源各县及泾惠渠灌区是陕西主要商品粮油基地。

全流域生产小麦、玉米。这里又是著名的水果、药材、烤烟之乡、水梨、红枣、苹果、柿子、沙辣等都有大宗出产。

猪鬃、羊毛、肉蛋、兔肉等产量也很可观。这里也是著名的秦川牛,关中驴的集中产区。

流域内还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建筑材料等矿产,仅彬县的煤储藏量就达100亿吨之多。石油量也不少,有被命名长(武)庆(阳)的油田。

流域内的采煤、石油、水泥、烟草、机械、电力、皮毛、面粉、食品工业初具规模,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公路干线四通八达,促进了物资交流。

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早已脍炙人口《关山月》、《陇头吟》诗词多得不胜枚举。

高源景色如画,如清代谭嗣同《邠州》诗(今称彬县): 棠梨树下鸟呼风, 桃李溪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 孤城掩映万花中。

对这里的美丽景色作了生动的描绘。 泾河流域的文物古迹之多久已驰名中外,1973年在甘肃合水县西北8公里处莲河西岸发现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距今约有250万年。

华池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岔旧石器遗址,是世界公认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平凉市西崆峒山道院建筑、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东方洞)。

庆阳县西峰镇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肃有名的古刹名寺。陕西长武县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筑别具一格,寺内有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书刻石碑。

彬县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贞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为其母庆寿所造。大佛高达24米。

水口乡有秦天苻坚的墓葬。此外,还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刘墓。

礼泉县唐太宗的照陵更是中外驰名,“昭陵六骏”石刻是举世皆知的瑰宝。在昭陵周围尚有魏征、李靖、房玄龄、尉迟敬德等157座名臣武将,妃子公主的陪葬墓。

泾阳县有郑固渠遗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胜。西兰公路大体上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关中北线的途径。

所以泾河流域是陕西甘肃两省主要旅游胜地和热点之一。 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

周王朝发迹于豳(今陕西彬县),从公刘至周太王(古公亶文)十余代在豳居住,开发农业后来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迁岐,才由泾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县一带)传至文王,武王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终于建立了西周王朝。

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诗经·豳风·七月》对农事活动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说明当时西周农业在全国曾起先导作用。

历史把“重稼穑、殖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

到了秦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开始兴建郑国渠,用十年时间建成、渠道选在仲山(张家山)西麓谷口(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引泾水入渠,沿途接纳冶峪河、清水河、浊峪河、。

3.泾阳的张家山好玩吗

张家山自然风景区是泾阳三大风景区之一,位于泾阳县城西北25公里,是九嵕山与北仲山交汇处,泾河由此出谷,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首的战国秦修郑国渠遗址就坐落在此。

由于河床逐渐冲刷下切,渠首逐渐向北迁移。秦郑国渠后历代又修了汉代白公渠、唐代三白渠、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清代龙洞渠以至民国李仪祉先生修建的泾惠渠。

在近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里密布着从战国至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渠口遗址四十多处,它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引水、蓄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演变,是我国的一座天然水利博物馆。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山挺拔、俊秀、群峰起伏、奇岩林立,怪石峥嵘,钟灵独秀。清冽的泾河水沿着蜿蜒曲折的峡谷湍湍而下,似银发游曳。

飞泉激石,似浪卷竹帘,河壁峭崖,腰吐流霞,崖悬短练,百眼矿泉游戏怪石之间,碧波暗绿,映出了情人岛的婀娜俏姿,潺潺溪流向游人讲述着千年的苍变。柳荫垂钓,鸟语花香,泛舟水面,使人心旷神怡。

历代引泾渠口遗址 泾惠渠首进水闸以下至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5平方公里范围内,沿泾河自下而上,遗存有我国战国世代秦郑国渠、汉代白公渠、前秦苻坚渠、唐代郑白渠、宋代丰利渠、小郑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通济渠及清代龙洞渠等古渠引水口和李仪祉先生兴建的泾惠渠拦河坝、进水闸、隧洞、石渠融为一体,游人可一览2200多年来,引泾灌溉的发展变迁史实。郑国渠暨历代引泾工程遗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成年代序列的水利工程遗址,是研究我国水利、经济、政治、军事等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古代引泾灌溉的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以农为本,兴办水利发展生产的一部水利史诗,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长期斗争的艰辛历史,而且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笔十分珍贵的财富。 渠道碑亭 泾惠渠渠首碑亭,陈列着公元1469年以来名、清、民国时期的大量碑石,有引泾灌溉工程规划、施工管理的详实记载,有各渠惠泽乡里,造福人民的历史记述,有我国最早的地方管理法规,兵巡关内道特示碑石等。

这些碑石文物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开发农田水利工程的悠久历史和发展水利科学技术,造福千秋,惠及人民的丰功伟业。 郑国渠大坝遗址 大坝西自泾河西岸礼泉县界,东至王桥街西,全长2650米,泾河东岸现存长1800米。

坝北地势低洼,为蓄水库,蓄水约1500万立方。郑国渠是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动工在关中兴建的大型引泾灌溉工程,这本来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欲使秦政力于建设,无力东伐。

秦花费了十余年时间,经历一场曲折的政治斗争,终于修成。现存的郑国渠拦河坝及蓄水库遗址是中国最早,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拦水、蓄水的工程。

郑国渠开引泾灌溉之先河,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合理,技术之先进,效益之显著,在世界水利史上发挥过深远的影响。 蕉获泽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蕉获泽,六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遗留下大量的遗迹、遗物。

据考证,这里的古人类部落遗址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遗址面积达十平方公里。据[诗经]记载,北方的猃狁部落在蕉获泽一带整顿军旅,侵镐及方。

泾惠渠拦河坝 这座高大宏伟的泾惠渠大坝是在李仪祉先生修建的拦河坝基础上经过多次改造建成的,现高34米,宽68米。上设六孔调节闸,坝南侧建有发电站。

站在坝顶向内举目远眺,但见泾水潺潺,宛如素娟,龙折蛇行,在峭壁缝隙间旋转抖动,素丝挂壁,银河倒悬,奇情美景,尽收眼底。有诗赞曰:"秋天幽谷一线天,游人到此难往返"。

白公渠首遗址 白公渠是汉武帝太始二年(前45)继郑国渠之后,由赵大夫白公主持兴建的大型引泾灌溉工程渠,今船头村西北处有遗迹可寻。郑白两渠曾使关中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史载天下财富三分,关中有二。

班固在[西都赋]中描述,郑白之沃,衣食之源,五谷垂颖,桑麻铺棻,赞扬了郑白渠的显著效益。 明广惠渠渠首遗址 广惠渠自王御史渠口之上,"穿山腹,凿石渠里三分,欲上收众泉,下通故道",开创了古代引泾灌溉工程中凿洞引水的历史。

现存石渠口遗址一百余米。 元王御史渠石渠口 王御史渠是继丰利渠运行200余年后,于元代中叶修建的引泾灌溉工程,石渠口为喇叭形,渠宽为7.3米收缩为4米,距口门6米处有闸槽一道,河面为一大伽孤石,石上凿有多处石窝。

鄂山新渠 这是清宣宗道光二年(1822年)由鄂山主事修凿的鄂山新渠渠口,左岸石壁上刻有"鄂山新渠"和"决渠为雨"字迹。 荷出碧波 相传此处为宋代名僧济公和尚当年修行得道成仙处。

他在此莲花台上打坐数月,立地成佛,飘然而去,至今脚印还在。 琼珠洞 位于抽水站北30米处,从堪岩中通出一泉急湍而下,泉水如过筛珍珠,盘旋而下,筛珠洞即由此得名。

筛珠洞泉水丝尘不染,粒沙可数,石壁之上,藓苔密布,四季翠青、水聚崖下、汇而成池。筛珠洞泉水含40多种微量元素;经测定为富锶型天然矿泉水,洗则润肤明目,饮则提神爽气;煎茶,则茶为上品,酿酒为佳酿。

岳家坡村民长期饮用此水,村内无一人患胃病。人谓此水为健身强心,延年益寿之。

4.谁帮我介绍一下泾阳县

【泾河】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产,全长455.1公里,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

有两个源头,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弯镇。西源流至甘肃平凉市八里桥汇合,东流平凉、泾川、于杨家坪进入陕西长武县、再流经彬县、永寿、淳化,在泾阳县张家山界入关中平原,于高陵陈家滩与渭河汇合。

泾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包括宁夏东南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西北部33个县市,总人口570万,有耕地2025万亩。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源、平原四种类型。

山区占4.31%、以六盘山、关山为代表;高原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50%以上。泾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雨量和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左右。

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泔河等,干流平均比降2.47%。宁夏,甘肃两省区支流集中区,干流深切黄土高原和丘陵100-150米,干流自甘肃平凉至陕西彬县早饭头,河谷条1-3公里,跌水少,多沙滩;以早饭头到泾阳县张家山,为100公里的急流峡谷段,穿越沙岩和石灰岩的土石山原区,谷深山陡,水流湍急,多有险滩,为八百里秦川冲积平原区,地势地坦,水流平稳,比降仅1%,土壤肥沃,宜于灌溉。

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居全国江河支流之冠,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之一。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

年径流量分配不均匀。据张家山站观测,一般是夏丰(占年径流量42.75%),秋平(占31.6%),冬少(占10.1%),洪水和枯水相差悬殊。

该站1933年8月5日,最大洪水流量为920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达14.6亿立方米,酿成陕县特大洪水);1977年4月15日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秒。洪枯相差4742倍。

泾河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平均输沙总量3.09吨。最大含沙量1430公斤/立方米,年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为黄河的3倍多,年均输沙模数为7150吨/平方公里。

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发达,矿藏丰富,经济开发潜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积近1/3,是西北地区著名的产粮区。

甘肃的董志原素有“陇东粮仓”之称。陕西泾河两岸黄土讥源各县及泾惠渠灌区是陕西主要商品粮油基地。

全流域生产小麦、玉米。这里又是著名的水果、药材、烤烟之乡、水梨、红枣、苹果、柿子、沙辣等都有大宗出产。

猪鬃、羊毛、肉蛋、兔肉等产量也很可观。这里也是著名的秦川牛,关中驴的集中产区。

流域内还蕴藏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油母页岩、建筑材料等矿产,仅彬县的煤储藏量就达100亿吨之多。石油量也不少,有被命名长(武)庆(阳)的油田。

流域内的采煤、石油、水泥、烟草、机械、电力、皮毛、面粉、食品工业初具规模,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公路干线四通八达,促进了物资交流。

泾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早已脍炙人口《关山月》、《陇头吟》诗词多得不胜枚举。

高源景色如画,如清代谭嗣同《邠州》诗(今称彬县): 棠梨树下鸟呼风, 桃李溪边白复红。 一百里间春似海, 孤城掩映万花中。

对这里的美丽景色作了生动的描绘。 泾河流域的文物古迹之多久已驰名中外,1973年在甘肃合水县西北8公里处莲河西岸发现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距今约有250万年。

华池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岔旧石器遗址,是世界公认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平凉市西崆峒山道院建筑、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和南石窟寺(东方洞)。

庆阳县西峰镇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肃有名的古刹名寺。陕西长武县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筑别具一格,寺内有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的书刻石碑。

彬县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贞二年(公元628年)李世民为其母庆寿所造。大佛高达24米。

水口乡有秦天苻坚的墓葬。此外,还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刘墓。

礼泉县唐太宗的照陵更是中外驰名,“昭陵六骏”石刻是举世皆知的瑰宝。在昭陵周围尚有魏征、李靖、房玄龄、尉迟敬德等157座名臣武将,妃子公主的陪葬墓。

泾阳县有郑固渠遗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胜。西兰公路大体上是汉唐以来丝绸之路的关中北线的途径。

所以泾河流域是陕西甘肃两省主要旅游胜地和热点之一。 泾河流域的历史贡献,最主要的是周王朝的发迹和郑国渠的兴建。

周王朝发迹于豳(今陕西彬县),从公刘至周太王(古公亶文)十余代在豳居住,开发农业后来受到戎狄的侵略,周太王由豳迁岐,才由泾河流域迁徙到渭河流域,定居岐山下的周原(今岐山,扶风县一带)传至文王,武王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终于建立了西周王朝。

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诗经·豳风·七月》对农事活动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说明当时西周农业在全国曾起先导作用。

历史把“重稼穑、殖五谷”称为豳风遗训。至今北京先农坛还保留着古建筑“诵豳堂”,颐和园内还有座“豳风桥”,可见泾河农业对我国农业影响之深远。

到了秦代,秦始皇于公元前246年开始兴建郑国渠,用十年时间建成、渠道选在仲山(张家山)西麓谷口(今泾阳县王桥乡船头村),引泾水入渠,沿途接纳冶峪河、清水河、浊峪。

5.《“李大亮,雍州泾阳人”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爱问知识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 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

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

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

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

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

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 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

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

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

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

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

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

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

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 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

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C。

深乖昔 乖:违背。 D。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A。

①④⑤ B。①③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B。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

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C。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D。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

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1)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 (4分)(2)“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4分)(3)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4分)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1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11、【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1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6.小雅·南有嘉鱼的介绍

《南有嘉鱼》,《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四章,每章四句。作者为先秦无名氏。欣赏这首诗时,应与《鱼丽》、《南山有台》二诗结合起来。这三首诗是同一组宴饮诗,极尽祝颂之能事,敬祝宾客万寿无疆,子孙福泽延绵。《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7.泾水和渭水为何分明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也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马尾巴梁,向东流经甘肃省平凉市及泾川县,至马莲河入口处转东南流,经陕西省彬县及泾阳县,于高陵县蒋王村汇入渭河左岸。干流全长455公里,其中由平凉八里桥至彬县亭口,河长178公里,河谷开阔平坦,是泾河上中游最大的川地区,有20余万亩川地已全部开发为水地,是当地农业生产高产区。?

泾河汇入渭河处,有一奇妙的自然景观。在一年之内的不同季节,由于泾河与渭河的来水来沙不同步,故一条水清,一条水浑,在其交汇处清浊不混,界线清楚。

泾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公里,包括宁夏东南部、甘肃陇东、陕西关中西北部等35个县市,总人口640万,有耕地2 025万亩。流域内地貌有山区、丘陵、高原、平原四种类型。山区占4.31%,以六盘山、关山为代表;高塬沟壑区占41.72%,以甘肃西峰市董志塬、陕西长武县长武塬和彬县北极塬为代表;黄土丘陵沟壑区占48.81%,以北部环县洪德和南部麟游县天堂为代表;冲积平原区占5.16%,以秦川的泾阳、三原、高陵三县为代表。高原和丘陵区沟壑纵横,沟壑面积占50%以上。泾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雨量和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气温10℃左右。

泾河主要支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马栏河、泔河等,干流平均比降2.47‰。宁夏、甘肃两省区是支流集中区,干流深切黄土高原和丘陵100~150米,干流自甘肃平凉至陕西彬县早饭头,河谷宽1~3公里,跌水少,多沙滩;从早饭头到泾阳县张家山,为100公里的急流峡谷段,穿越砂岩和石灰岩的土石山塬区,谷深山陡,水流湍急,多有险滩、跌水、瀑布,水力资源丰富;从张家山至陈家滩,为八百里秦川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比降仅1.0‰,土壤肥沃,宜于灌溉。?

泾河以洪水猛烈、输沙量大著称,是渭河和黄河主要洪水、泥沙来源地之一。泾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4亿立方米,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据张家山站观测,一般是夏丰(占42.7%)、秋平(占31.6%)、冬少(占10.1%),洪水和枯水相差悬殊。该站1933年8月5日最大洪峰流量为9200立方米每秒,1977年4月15日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每秒,洪枯水比值达4742。泾河流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平均输沙总量达3.09亿吨,最大含沙量1430公斤每立方米,年均含沙量141公斤每立方米,为黄河陕县站的3倍多,年均输沙模数为7150吨每平方公里。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