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楚辞精选

1.《楚辞》中的经典篇目有哪些

(1)《离骚》(选段)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肶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苣?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斋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原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絝以练要兮,长顾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苣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2)《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癀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姣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滏。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 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匍芳 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撩,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杨兮既张。

白玉兮 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 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狭 兮江中,遗余揲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 兮容与。 (3)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 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 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 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 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 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儋忘归,岁既 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 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 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 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 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 离忧。 (4)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 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 挚四马,援玉抱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 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 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 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2.给我推荐十首经典诗经和楚词

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出自先秦·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

兮,句中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波,此作动词用,波浪涌起。

木叶,树叶。诗句描写秋风阵阵,秋叶飘零,洞庭湖水波荡漾的秋日之景。

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出自先秦·屈原《楚辞·离骚》。

落英,落花。木兰坠露滴滴香,早上饮了当早餐;秋菊之花落纷纷,拾掇花瓣为晚饭。

这是屈原以饮露餐菊暗喻自己清高不同流俗的人格人品。一个孤芳自赏、独立不羁的清流者形象顿时跃然纸上,让人觉得又高洁、又孤寂。

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出自先秦·屈原《楚辞·渔父》。沧浪的水清,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浊,可以洗我的脚。

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先秦·屈原《楚辞·离骚》。

太息:叹息。我掩面垂泪而长叹,哀叹人民的生计是如此的艰难。

这句话是屈原在被流放途中所写,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广大人民悲惨遭遇的哀伤。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先秦·屈原《楚辞·离骚》。曼曼:即漫漫,遥远。

修:长。人生道路是如此的艰难漫长,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我将上下努力的去追求,探索。

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出自先秦·屈原《楚辞·九章》。

首丘:狐狸死的时候,会将自己的头部朝向他洞穴所在的山丘。鸟儿出外飞翔觅食,每次都要返回原来的树林。

狐狸不管死在何处,一定把头朝着它的洞穴所在的山丘。这两句比喻人都会怀念故乡,表达屈原的思乡之情。

七、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出自先秦·屈原《楚辞·离骚》。

羲和:神话中太阳神的驾车者。弭:缓行,停止。

我要使得羲和放下他手中的鞭子,希望太阳不要坠入崦嵫山。这两句表达了屈原对时光飞逝的一种紧迫感。

八、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先秦·屈原《楚辞·九歌》。

人生没有什么比生死别离更让人悲伤的了,也没有比交到新的知己更使人高兴的事情了。九、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出自先秦·屈原《楚辞·涉江》。我不会改变我自己的心志,去和世俗同流合污,我宁愿悲愁困苦穷困了此一生。

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先秦·屈原《楚辞·渔父》。

世人都被污染,唯独我一人清净。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3.给我推荐十首经典诗经和楚词

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诗一百六十篇;《雅》包括《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颂》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汉武帝时,刘向整理古藉,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至于后人以《离骚》为代表称之为“骚”,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不符实,却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形区别开来。 汉赋是汉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

吸取《楚辞》、荀子〈赋篇〉的体制词藻、铺张的手法而形成。 重要性—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说:「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来源— 按传统观点,赋源於《诗经》的六义之一的赋—一种铺陈直言的表现手法,发展演变为一文学体裁。 诗赋的关系— 屈原、荀卿等人皆属「贤人失志」之作,直接上承了《诗经》中的「诗言志」的传统。

汉赋中也有全用四言的体制,所以诗和赋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形成— 荀子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家。

荀赋托物言志,重在说理,体制上与汉赋比较接近。而楚辞华美的词藻,夸张铺排的手法,宏伟的结构,设为问答的形式,则对汉赋的形成起了重大的影响。

汉初的赋,很多形式上采用楚辞的体制。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扬雄的〈太玄赋〉 特点— 汉赋的主要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其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峰巅,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清人彭定求等所编《全唐诗》共收集有唐一代2200余位诗人的48900多首诗歌。唐诗的作家上有帝王将相、下有渔夫樵人、僧道伶工;唐代诗坛上不仅涌现了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白居易、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璀灿的群星,而且升起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两位光照千秋的诗坛巨星。

唐诗在诗体上日臻完善,以五七言为主,四言、杂言的古体诗、乐府诗乃至律诗、绝句无不具备,许多诗人对近体诗体制的掌握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多样。著名诗派有山水田园派、边塞派、韩孟派、元白派等,风格上呈出雄浑、冲淡、纤禾农、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疏野、清奇、飘逸、旷达等多姿多态之景象,唐诗意象的选择、摄取极为广泛,举凡社会生活、人物内心世界无不涉及,真实记录了有唐一代的社会史实,表达了不同阶层人物的情感和愿望。

唐诗以其意象的组合、意境的开拓,创造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审美境界,取得了后人难以逾越的艺术成就。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陈亮、苏轼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对剧小说输送了有机成分。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我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4.给我推荐十首经典诗经和楚词

一关 雎 【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二七 月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三秦风 蒹葭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周南·桃夭》 五 王风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六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七 小雅 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盬(gǔ)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八 楚辞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与向服。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竭忠诚而事君兮,反离群而赘肬。忘儇媚以背众兮,待明君其知之。

言与行其可迹兮,情与貌其不变。故相臣莫若君兮,所以证之不远。

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也。专惟君而无他兮,又众兆之所仇。

壹心而不豫兮,羌无可保也。疾亲君而无他兮,有招祸之道也。

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患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之所志也。行不群以巅越兮,又众兆之所咍也。

纷逢尤以离谤兮,謇不可释也。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也。

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固烦言不可结而诒兮,愿陈志而无路。

退静默而莫余知兮,进号呼又莫吾闻。申侘傺之烦惑兮,中闷瞀之忳忳。

昔余梦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吾使厉神占之兮,曰:“有志极而无旁。”

“终危独以离异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众口其铄金兮,初若是而逢殆。

惩于羹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犹有曩之态也。 众骇遽以离心兮,又何以为此伴也?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为此援也? 晋申生之孝子兮,父信谗而不好。

行婞直而不豫兮,鲧功用而不就。” 吾闻作忠以造怨兮,忽谓之过言。

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 矰弋机而在上兮,罻罗张而在下。

设张辟以娱君兮,愿侧身而无所。 欲儃徊以干傺兮,恐重患而离尤。

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汝何之? 欲横奔而失路兮,盖志坚而不忍。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纡轸。

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

恐情质之不信兮,故重著以自明。 矫兹媚以私处兮,愿曾思而远身。

九 楚辞 怀沙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沮南土(注1)。

眴兮杳杳(注2), 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注3),。

5.求楚辞、诗经中名句

《诗经·卫风·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2.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经典之作,不是名句怎么进中学课本。

6.诗经与楚辞的比较

首先,《诗经》是民间创作,大部分是民歌——十五国风。

而《楚辞》是文人创作,所以在这一点上就决定了语言运用和关注方向上及表达方法上的不一样。其次,《诗经》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因为它以百姓为出发点,大部分以历史什么的现实存在的为比喻,所以是现实主义的发端;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的开始,因为《楚辞》里面大量运用了神话等带有明显楚文化神秘色彩的内容,所以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起点。

再者,《诗经》大部分是四言诗,夹杂二言至八言不等的杂言,为后世律诗绝句等格律诗做出尝试;而《楚辞》则以楚方言为特色语言运用,“兮”字为代表,开创了后世“骚体诗”等问题。最后,他们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区别就是:《诗经》成为经典,为后世所有学子科举的必读经典及试题出处,入《四库全书·子部》。

而《楚辞》则作为辅导书目,入《四库全书·集部》。地位立显。

赞同0| 评论。

相关
下一篇
涵玥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