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第三小节是什么诗经分风雅颂,其一是风,风里面第三个是邶风【国风·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裹。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 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终风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痊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雄雉于飞,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实劳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匏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 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不涉昂否,昂须我友。 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袖如充耳。 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 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莫赤匪狐,莫黑匪乌。 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新台新台有氵此,河水弥弥。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2.诗经分为( )三大类,共( )篇,历史上又称为()诗经分为( 风、雅、颂)三大类,共(305 )篇,又称为(诗三百)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 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可以去看看参考百度百科诗经篇:/view/4976.htm,很有帮助 3.诗经里三个字的词语《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4.关于诗经的三大部分《诗经》现存305篇(此外有目无诗的6篇,共311篇),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雅》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为周王畿内乐调。《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大雅》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谓高尚雅正等。 《小雅》共有74篇,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颂》共有40篇。 扩展资料: 作品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