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楚辞节选

1.阅读《诗经》《楚辞》有什么方法

首先很高兴认识你,因为我也是个诗经迷。

其次,中国的古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像诗经和楚辞这样离我们所生活时代比较遥远的作品。像我们这些现代人很少接触古文,而且对那时的历史普遍不太了解,所以不理解很正常。

不过这是可以通过阅读和积累克服的。针对诗经,建议你多了解一下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在读每首诗的时候,试着联系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诗中所说的人,这样就会相对好理解一些。

还有要多朗读诗歌,朗读会使你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推荐一本书:《最美不过诗经》李颜垒 著。

针对楚辞,建议你多了解一下屈原、宋玉等人的生平,因为人的境遇界决他会作出什么作品。期待你的好消息。

2.楚辞(节选)

《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约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掔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91;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远集而无所止。

3.阅读《诗经》《楚辞》有什么方法

楚辞不了解,但是诗经本是集诗歌、乐谱、舞蹈于一体的,只是乐谱和舞蹈都已失传,所以品味诗经需要多朗诵,虽然诗经里有很多生僻字,但是掌握这些字的读音后,诗经即使谈不上首首押韵但至少读起来应该是朗朗上口的,至于对诗经内容的理解,自古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学者注解过,但是很多典故或者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背景在历代相传的时候已经模糊不可辨了,以至于进人都更加愿意以现代的眼光去读诗经。

比如,诗经第一篇《关雎》,相传这首诗写的是周文王和他的妃子太姒的故事,主旨是歌颂后宫之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古时候懂韵律的人不多,这些人一般在宫里就职,所创作的作品大多与国家领导人或者国家大事有关,通读诗经也不难发现这一共性。但是现在大家都更愿意相信或者更愿意把《关雎》理解成普通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子对心目中的女子的追求。

所以,我觉得诗经就是要读到熟练,至于理解,那就看你更人文化渊源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你是以何种眼光看待诗经,你都不会是一个人,因为喜欢诗经的人太多了。

4.求楚辞、诗经中名句

《诗经·卫风·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2.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赏析】

《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经典之作,不是名句怎么进中学课本

5.诗经、楚辞、汉乐府、建安诗、北朝民歌的诗各一首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楚辞

离 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维纫夫蕙茝

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 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反信馋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 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 杂杜蘅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 愿俟时乎吾将刈

汉乐府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建安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⑵解忧?唯有杜康⑶。

青青子衿⑷,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⑹鹿鸣,食野之苹⑺。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⑻?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⑼,枉用相存⑽。

契阔⑾谈?⒃,心念旧恩⑿。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⒀,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⒁

周公吐哺⒂,天下归心。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6.阅读《楚辞》需要注意什么

楚辞受楚地歌谣的影响很深。

楚歌的体式和《诗经》不同,不是齐整的四言体,而是每句长短不一,句尾或句中常用“兮”字作语气词。这也是楚辞的显著特征,阅读时不可不注意。

楚地盛行的巫教也影响了楚辞,使楚辞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楚辞充满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

诗人在表现情感时,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人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比如《离骚》由“神游”到“降神”,都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

这是楚辞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中原文化对楚国的影响在楚辞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九章》中的《橘颂》全诗都用四言句,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看作《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这种影响正是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逐渐融合的反映。

7.诗经•采薇(节选)诗意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出自:《小雅·采薇》 原文: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释义: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扩展资料: 有人说这首诗要倒着读,是士兵在战争结束后回忆曾经征战种种,并在末章采用今昔之对比,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情景交融。前面的铺垫全是为了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当年我走的时候,杨柳正是轻柔随风摇曳的初春,现在我回来,已经是雪花纷落的冬季了。缓慢行走在路上,又渴又饿。

我的心里满是伤悲,没有人体会得到我的哀伤。” 仿佛看到一个拖着疲惫身躯的战士,九死一生从沙场归来,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他那样孤独的走在熟悉的路上,道路两旁的杨柳如今已褪去绿衣,漫天的雪花纷纷而落,他是在感叹时光易逝,离家已多时,还是在感伤四季轮回依旧,有谁又记得他已离开许久? 不像其他的战争诗要么是描写战争的残酷,要么痛斥统治者好战致使民不聊生,要么是叙述战争宏伟场面,这首诗看似对战争着墨很多,但其重点更在战争中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身上,写这些在大时代背景下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小人物们,写他们的思归之情,写他们经历战争后的悲戚。

幸存的士兵并没有欢欣雀跃,这场仗是胜利了还是败了,好像作者也不关心以至于都没有费心思去交代,反倒是在强调个体的伤悲与哀。 他存有怎样的哀伤呢?强烈的思归之情是否让他领悟了人生的意义无非是守着所爱之人,平凡一生到老便足矣;或者经历了生死、看过了身边战友一个个牺牲,他感受到了人的无力,生命的脆弱;又或者春去冬来,世事轮回依旧,而他存在的意义又何在,难道就是要为这战争而生而死…… 薇菜从新芽初生到坚硬发新杈,时节从春意盎然到雨雪霏霏,万物轮回,不曾改变,而我从离家奔赴战场到战争结束归家,这之间究竟有什么变了有什么又没有变,未来何去又何从。

那个孤独的身影,究竟因了什么而悲伤,已无从知晓,但那份悲伤之感却通过《采薇》精准的传达给千百年后每一个阅读此诗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杨柳依依。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