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项羽与虞姬的诗句1 四面楚歌已响起, 有多少人为你而泣。 即便身陷十面埋伏, 你也可以乘舟东去。 但你漫拭英雄泪, 温语与姬别。 挥剑自刎乌江岸, 空留千古后人叹。 可敬豪气比天, 可赞柔情胜水。 2 楚歌难掩霸王气 乌江之畔魂何依 且化奔腾东流水 年年月月待虞姬 3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乌江岸 魂犹望江东 4 【诗歌·唐风宋韵】沁园春·思项羽【编辑推荐】 遥忆当年,秦室身微,天下怒兴。 有沛中高祖,斩蛇义起;霸王项羽,巨鹿鏖兵。 逐鹿中原,咸阳约定,证取豪中世上英。 鸿门宴,一时千古恨,分划沟鸿。 风烟楚汉相争。 历五载、双军垓下逢。 叹乌骓已逝,十方汉帜;虞姬犹伴,四面楚声。 义气悲歌,宁求身死,不与江东父老重。 乌江畔,水流融碧血,一世英雄。 5 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6传说中的项羽 他的眼晴是重瞳 他说:我也可以取而代之 于是,整个阿房宫没有了 包括一个王朝 没有人可以抵挡他的步伐 但仍倒塌在流氓的手里 刘邦说:分一杯给我吧~~ 在乌江,你悲怆的低下头 是哪位兄弟要了我的首级 以邀功以新的主子 炼狱里咆哮声是唯一的怒火 只是为了虞姬 还有四面的悲怆楚歌 乌龙驹沉入了永远的海底 千百年来有一个女子一直呼喊着你的名字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唯 袁枚:《题虞姬庙》诗: 为欠虞姬一首诗, 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 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 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 好访君王月下骑。 2.【描写项羽的诗句】1、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2、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4、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闲看客争棋.搜罗神鬼聚胸臆,措臻山河入范围.局合龙蛇成阵斗,劫残鸿雁破行飞;杀多项羽坑秦卒,败剧符坚畏晋师.座上戈铤尝击搏,面前冰炭旋更移;死生共抵两家事,胜负都由一着时.当路断无相假借,对人须且强推辞;腹心受害诚堪惧,唇齿生忧尚可医;善用中伤为得策,阴行狡狯谓知机.请观今日长安道,易地何尝不有之?——邵雍【观棋长吟】5、楚歌难掩霸王气,乌江之畔魂何依.且化奔腾东流水,年年月月待虞姬.6、丈夫只手把吴钩.能断万人头.如何铁石,打作心肺,却为花柔.尝观项籍并刘季,一怒世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卓田【眼儿媚】。 3.写项羽虞姬的诗《咏史诗·垓下》 (唐)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濠州七绝·虞姬墓 》 (宋) 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虞美人》 (宋)辛弃疾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 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 ,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 蓦然敛袂 ,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虞姬墓》 (宋)饶节 风悲月黑楚歌闻,泣下虞兮夜未分。 千骑星飞向前死,不知谁为闭荒坟。 《咏虞美人草》 (宋)肖海藻 鲁公死后一抔荒,谁与竿头荐一觞。 妾愿得生坟土上,日翻舞袖向君王。 《虞美人词》 (明)刘炳 万人剑气真罴虎,宝珏鸿门悲亚父。 阴陵失道岂天亡,志轻仁义为降虏。 凄凉垓下楚歌哀,玉碎花飞报危主。 至今荒冢说虞姬,一去繁华名不死。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故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与“谋战派”孙武等人齐名。 身死东城载于史书。《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更为明确:“汉五年……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刎。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霸王”一词源自项羽。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说姓虞),生卒年、出生地、结局等均无定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其作《垓下歌》。 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 后人曾根据《垓下歌》,以及相传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结局是在楚营内自刎,由此流传了一段关于“霸王别姬”的传说。 。 4.有哪些描写项羽与虞姬爱情的诗词《咏史诗乌江》胡曾 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 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 《咏史诗。 垓下》胡曾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垓下歌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题乌江亭》杜牧 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项王庙诗》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咏项羽》于季子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王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 《垓下》项羽归天难,杀气腾腾剑光寒。 剑光寒:力拨青山,气盖中原。欲渡江东却无颜,歌声残:逐鹿问鼎,四面楚歌歌声残。 恨地无环。 《濠州七绝·虞姬墓》苏轼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虞美人》何浦 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不负军恩是楚腰项羽。爱情自古以来就受人颂,尽管历史上发生过不少爱情悲剧,但都不能使爱情失色,反而成为人们更加增强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5.项羽和虞姬的诗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的时期,刘邦利用韩信,萧何,将项羽军围在垓下,张良出计策让楚军降卒在项羽大营四周歌唱楚国民歌,楚军受到影响纷纷放弃了以死相决的想法,项羽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国的村庄,觉得大势已去,开始为兵败作准备,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乌骓马和虞姬,于是在虞姬的歌舞声中作别,发表了自己对于目前境遇的感慨,形势不利乌骓马无法带自己冲出重围,即使自己和战马一死也没什么,但是却无法放心自己的爱人,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排你呢?虞姬听到这里也感到无比悲伤,紧接着就自刎殉葬了。 后来项羽还是凭借乌骓马冲出重围,战死在汉军的追逐中。 这句话只是在表达项羽对自己一生所爱的依恋和对自己不利境遇的感慨,战马犹如生命,自己的生命可以支配,但是即使作为一个英雄战死,却也还是不能改变军队子弟的失败命运,无法挽救爱人虞姬。 一般正确的诗句是“虞兮虞兮奈若何。”“兮”是楚国方言,相当于感叹词“啊”。 6.关于后人描绘项羽与虞姬之间故事的诗词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和垓下歌
虞姬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咏虞姬
清代某诗人
君王意气尽江东
贱妾何堪入汉宫
碧血化为江边草
花开更比杜鹃红
虞美人
何溥
遗恨江东应未消
芳魂零乱任风飘
八千子弟同归汉
不负君恩是楚腰
虞姬墓前石碑刻对联
作者不详
上联:虞兮奈何 自古红颜多薄命
下联:姬兮安在 独留青冢向黄昏。
横批:巾帼千秋。 7.关于后人描绘项羽与虞姬之间故事的诗词宋朝苏轼所作的《濠州七绝 虞姬墓》。 原文如下: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翻译如下: 军帐下的美人擦拭着泪痕,帐前的将士士气如虹。苍天不辜负君王项羽,唯独有虞姬和郑君不负君恩。 项籍垓下大败,虞姬自刎,郑君尝事项籍为亲将,项籍死而郑君被汉所俘。汉高祖下诏,凡是项籍故臣,都要除去事项归汉,郑君独不奉诏。后奉诏者皆拜为大夫,而逐郑君。 扩展资料 霸王别姬: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通说以为:“霸王别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项羽感天动地的爱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定格在中国戏曲的舞台上,成为中国古典爱情中最经典、最荡气回肠的灿烂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