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个时期的诗词总称首先是先秦的诗歌,总结在诗经中,按照体裁级别分为:风、雅、颂。 接下来是有名的战国时期的楚辞,主要就是屈原的诗,最典型的就是离骚。也称为“骚”。 (独领风骚就是说诗经中的风,和楚辞中的骚)接着是汉赋及乐府诗,如有名的《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再接下来两晋南北朝起,开始将诗的格律逐步完整化,到了唐代,基本上形成了定形的唐诗。 再接下来是从唐代起到宋代成熟的长短句诗,也就是词。宋代最为成熟,所以叫宋词。 接下来就是元曲了。清代的诗词文化并没有什么亲的发展和进步,近代以后,受西方影响,出现了近、现代诗,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2.各个时期的诗词总称首先是先秦的诗歌,总结在诗经中,按照体裁级别分为:风、雅、颂。 接下来是有名的战国时期的楚辞,主要就是屈原的诗,最典型的就是离骚。也称为“骚”。(独领风骚就是说诗经中的风,和楚辞中的骚) 接着是汉赋及乐府诗,如有名的《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 再接下来两晋南北朝起,开始将诗的格律逐步完整化,到了唐代,基本上形成了定形的唐诗。 再接下来是从唐代起到宋代成熟的长短句诗,也就是词。宋代最为成熟,所以叫宋词。 接下来就是元曲了。 清代的诗词文化并没有什么亲的发展和进步,近代以后,受西方影响,出现了近、现代诗,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3.《诗经》是怎么划分的《诗经》是怎么划分的: 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国风”就是诗经中的风,主要有民间乐歌,分为15个部分,共160篇。“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艺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小雅》是 《诗经》中的第161到第234篇诗歌的章目总称,为《诗经》的一部分,共有74篇。 《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 《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小雅》多为朝廷公卿大夫等在较私人场合的作品。 商颂:《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5篇。前3篇《那》、《烈祖》、《玄鸟》为祭祀乐歌,不分章,产生的时间较早。 后2篇《长发》、《殷武》是歌颂宋襄公(前650—前637年在位)伐楚的胜利,皆分章,产生的时间较晚。 周颂:《周颂》是文学作品中的《诗经》的一部分。 《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31篇。是周朝的颂歌,全部作于西周初年。 据后人考证,为周武王、成王、康王、昭王时代近一百年间(约前1046—约前977年)的作品。《周颂》乐章大多用于宗庙祭祀,祭祀对象包括祖先、天地、农神等。 内容多歌颂统治阶级的功德或祈求神祇赐福。 鲁颂:鲁颂是《诗经》中《颂》的一部分,共4篇。 可分为两类,《閟宫》和《泮水》是歌颂鲁僖公(前659—前627年在位)的,风格似《雅》。《駉》和《有駜》体裁类《风》。 4.诗经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乃民间歌谣,共160篇,总称十五国风。含《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凤》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凤》10篇:《桧风》4篇;《曹凤》4篇;《豳风》7篇。 《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共一百零五篇。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小雅》含《鹿鸣之什》10篇;《南有嘉鱼之什》10篇;《鸿雁之什》10篇;《节南山之什》10篇;《谷风之什》10篇;《莆田之什》10篇;《鱼藻之什》14篇。【大雅】含《文王之什》10篇;《生民之什》10篇;《荡之什》11篇。 《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周颂》又含《清庙之什》10篇;《臣工之什》10篇;《闵予小子之什》11篇。 扩展资料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也是儒家“大六艺”之一,《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相传为孔子所编定,共三百零五篇,因此又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 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经》当作经典,列入“五经”之中,它原来的文学性质就变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连的教化人的教科书,也称“诗教”。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