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同时包含楚佳的诗不要弃妇诗诗经中同时包含 楚 佳的诗 不要弃妇诗《诗经》全书我没有但是我根据《诗经》经典名句43句中并没有发现 “楚”、“ 佳”两字或者同音字楚 chu3 处理 储 础佳 jia1 家 加 嘉《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00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弃妇诗有没有我不知道我给你一首自编的吧 你可以看看楚佳好美楚】河汉界江南水佳】人国色秀亲嘴我】今赋诗献给谁爱】你未曾后过悔押韵七绝句。 2.有楚字诗句 诗经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附 《诗经》经典名句集锦(43句) 00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00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00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00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00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00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0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0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0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0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0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0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0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0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0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0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0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0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0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0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0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0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0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0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0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3.楚词是继诗经后在南方江汉一带崛起的一种什么楚辞的时代:战国中晚期,继《诗经》之后在南方江汉一带崛起的一种新体诗歌。 楚辞的诗体:楚辞是句式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兮\字。楚地文化色彩。楚辞之名:最早见于《史记》,《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刘向所编。收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人拟作。屈原是楚辞体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楚辞》一书收录屈原的作品25篇,包括《离骚》、《九歌》、《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宋玉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楚辞作家,他的代表作《九辨》开创了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的先河。 4.诗经与楚词的区别诗经与楚词中间间隔 了300年,诗经里主要的都是四言诗,楚词开始了5言或杂言的诗歌 从时间上说,《诗经》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600年。 当中哪一首诗产生于哪一代,这已经不可考了。但是在这段大约600年间流传下来的,这是没有问题的。 《楚词》到什么时候呢?是到战国的中期,作者是屈原,他生在公元前340年,出生是没有疑问,可以从《离骚》得到考证;但他的卒年前277年是有疑问的。您不要这么细,只要记住一个历史坐标,就是公元前479年,这是孔子的生卒年。 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伟人,最伟大的人,没有一个人的影响像他那样深远,那样的丰富。他的《论语》一共是20篇,511条,以后讲散文时再细讲。 有一种说法,说《诗经》是由孔子整理的,从文献的研究说来,这种说法是不可靠的。因为在孔子8岁时,就是公元前494年左右,已经有“诗三百”这样的文献记载了,“诗三百”就是《诗经》,因为到汉代把“诗三百”捧到经典的地位。 虽然孔子编纂删改《诗经》是不可信的,但是孔子非常推崇《诗经》,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如果不学诗,一个人就没法开口说话。 我在给大学生讲课时对他们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走到哪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最突出的事情应该记住。像公元前500年,中国有个孔子在那里,公元前300年有个屈原在那里。 回过来说,《楚词》的时间是战国的中期,就是公元前300年。战国是我们中国文化历史上蓬勃发展的时期。 跟屈原同时代的还有孟子、有庄子、荀子、韩非子,都是大约公元前300年前后。《诗经》是公元前600年,《楚词》是公元前300年,这个之间相差多少年?300年。 这300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个低谷,而是散文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在春秋的后期到战国的前期,是中国的社会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所以社会形态要求文学艺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候的诗歌几乎是一张白纸,散文却应运而生。这个低谷正是散文发展的浪峰,第一个浪峰。 第二在地域方面,《诗经》主要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的结晶,它一共有305篇,15个诸侯国的国风。国风是160篇,雅是105篇,颂是40篇。 15个国风,国就是诸侯国,相当于现在的山西、河南;从陕西过来到河北、山东,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屈原是楚国人,是湖南、湖北一带的楚国人,所以《楚词》是长江流域南方文化的结晶。 这是第二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时间方面,第二个概念是地域方面。 第三个概念,《诗经》主要是民歌,是集体歌唱,哪一首诗作者是谁,已经不知道了。 而屈原是中国诗歌是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伟大诗人,从《诗经》到屈原,中国诗歌发生了一个伟大的飞跃。什么飞跃呢?就是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歌唱,抒发自己的心胸,自己的理想,对祖国,对家乡的爱的感情。 《诗经》一共305篇,取其概述称为“诗三百”。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最先时称为“诗三百”或“三百篇”。到了汉代,董仲舒把其他都排斥了,独尊儒家,把“诗三百”捧为《诗经》,“经”就是经典。 我们知道,经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认识它,不能篡改它,修正它,像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经典著作。汉代不仅把“诗三百”捧为《诗经》,而且摆在“五经”之首,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就是《礼记》,易就是《周易》,春秋就是《春秋》。 先辈教孙子辈的时候要这样背:诗——书——礼,易——春秋。而屈原的作品《楚词》保留下来是25篇,其中有二篇是伪作,是假的。 其中最有名的著作是《离骚》。而《诗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国风》,因此中国有个词,叫“风骚”。 风骚并称表示文学才华。这本来是个很好的词,但在流变过程中就变味了,如说“你挺风骚的”,他会很生气的;其实应该是好得不得了。 **诗词写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下面再简单说说《诗经》305篇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呢?是反映社会现实,男女爱情的歌唱。大而言之,世界就是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以外的客观世界,一个是人以内的主观世界。 人以外的客观世界,社会,战争,自然灾害都是客观世界。人以内的主观世界,喜怒哀乐,人的悲哀,理想,快乐,慰籍等等都是人的内在世界。 《诗经》在反映客观世界方面有很多好的诗篇,例如像《罚檀》反映的劳动生活:“坎坎罚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不嫁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你不干活,怎么取得别人这么多的粮囷?“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獾兮?”你不去打猎,你们家里怎么挂了这么多野兽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有不同的解释。 有一种解释是,你们不干活却得到好吃的,不是白吃饭吗?尽管有不同理解,但有一条,这首诗反映了阶级社会开始产生了这样一种劳而不食、食而不劳,劳而不获,获而不劳的不平均的社会。《诗经》的内容除了对客观社会的描写以外,就是对爱情的。 5.《诗经》与《楚辞》的区别中教联盟老师:诗经是现实主义,四言,雅俗结合,语言朴实无华;楚辞是浪漫主义,有浓烈的楚地色彩,辞藻华丽,隐喻很多。 复制百度上的一些具体的,你再自己看一下吧。《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编集 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①行人采诗说。 《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 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②孔子删诗说。 《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 《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只不过至春秋后期新声兴起,古乐失传,《诗三百》便只有歌诗流传下来 ,成为今之所见的诗歌总集。 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 。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③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当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 ; 《 国风 》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春秋时期。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思想内容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 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 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 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周礼·春官·大师》云:“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六诗在《毛诗序》中又作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例如《豳风·七月》、《卫风·氓》都是赋体:前者铺叙了奴隶春耕、采桑、纺织、田猎、造酒、贮藏和准备过冬等一年四季的全部劳动生活,表现了阶级的对立和奴隶们的悲愤之情;后者倒叙了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弃妇的哀怨和决绝。 又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比体:前者把剥削者比作贪婪的大老鼠;后者把**无耻的卫宣公比作大癞蛤蟆;。 6.《楚辞》《诗经》哪个更早当然是《诗经》啦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还有不清楚上百度百科 《楚辞》?wtp=tt 《诗经》?wtp=tt 7.《楚辞》和《诗经》有什么区别《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屈原是楚辞的创始者和重要的代表性诗人,他的出现,使得诗歌的创作真正走向个人独立创作的道路,他在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吸收楚地的民族营养,创造出”骚体“这种新歌形式。楚辞与《诗经》分别作为先秦时期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代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两种取向差异之外,二者在句式上有显著差异,虽然二者都有五言、六言等句式,但《诗经》句式四言为主,循环往复,多用重章叠句。楚辞则以六言句为主,大量使用虚字。 此外,二者的用韵规律不同。《诗经》多隔句用韵,《楚辞》多四句两韵、两韵一换,间有四韵、六韵、八韵一换,都可视为两韵一换的重复。与《诗经》相比,楚辞结构庞大,语言参差不齐、长短不齐、篇幅较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