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诗歌创作的简短故事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简短的诗歌小故事50字越谦和越接近高尚 黑格尔是学识渊博的德国大哲学家,也是极谦和的人。 对黑格尔来说,谦和已经是一种习惯。有次朋友聚会,一位朋友问他:“您一贯谦和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 他讲了一件事:有一天上午,父亲邀他一同到林间漫步,他答应了。 父亲在一个弯道处停了下来,问黑格尔:“孩子,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能听到什么声音?” 他听了一会儿,回答道:“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对,是一辆空马车。” 黑格尔惊讶地问父亲:“我们都没看见,您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呢?” 父亲答道:“从声音就能分辨出是不是空马车,因为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 每当要出现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每当要出现自以为是、贬低别人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 3.有关诗歌的短故事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 但他又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应换成“推”。可他又觉着“推”不太合适,不如“敲”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推敲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乱闯。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去别人家,又是晚上,还是敲门有礼貌呀!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了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4.短的诗歌故事这里有一个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 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 这天,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个年轻的游客,此人正是宋之问。晚间,宋之问于寺间长廊漫步,见皓月当空,野山魃魃,便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昭哓,龙宫隐寂寥”两句诗来,自觉有些意味,可是下面两句却一时接不上来。长廊尽头,宋之问忽见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几句,道:“老衲倒有两句——”于是,他缓缓吟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深感佩服。 宋之问回房细细品味,觉得老和尚的两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兴冲冲地跑去拜见老和尚,可不见人影。正在徘徊怅然之际,一个小和尚经过,宋之问赶忙上去询问,和尚道:“噢,他就是骆宾王啊。” 5.诗歌故事第一次亲密接触——《诗神》和《星星诗刊》 第一次亲密接触诗歌还是在我高中的时候,那时一次非常偶然的邂逅。 我哥哥那个时候刚从部队转业回来,带回了两本期刊,就是我一直深存感激的《诗神》和《星星诗刊》,记得那是九四年版本的,已经记不起封面的样子和发刊日了。 哥哥就放在他卧室里的桌子上,。 一次我去哥哥的卧室里找书刊,不经意发现了这两本小册子,竟然冥冥之中认真看了起来。上面的都是一些现代诗歌,虽然那个时候我还看不懂,但我却被诗歌的那种似懂又不懂的东西一下子吸引住了。 记得那个时候,特别喜欢看《微型小说》,也特别喜欢欧。 亨利的那种结尾式写法,更喜欢那种来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的写作观念,于是,在我看来,文章结尾处,如果能有拔高的需要读者猜摸的有点看不懂的东西,就一定是好文章的标志了。 诗歌,恰好在我看不懂诗歌的年代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使我一下子深陷其中。 记得每个夜晚,这两本小册子都是很伴着我入睡的,我从那里面读到了寂静、孤独和那些风花雪月、阳春白雪般的轻柔。 就这样,我和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十年过去了,依然记得这次邂逅,依然记得每晚的那阵阵墨香。而我,与其说爱上了诗歌,不如说,我把自己献给了诗歌。 6.关于诗歌的小故事,字数少的纪晓岚很小的时候,他既聪明又顽皮,常常让老师啼笑皆非(老师姓施);有一天,纪晓岚带著一只小黄鸟到学堂去玩,玩得正起劲的时候,施老师进来了;纪晓岚马上把鸟儿藏在墙上松脱的砖头后面,石老师也瞧见了,他故意装做不知道,就上他的课了。 可是当施老师吟著诗句走到墙边时,突然用手把砖头往后推,可怜的鸟儿就活活的被压死了,老师还很得意的吟了一句: 「细 羽 佳 禽 砖 后 死」 纪晓岚想了想,说:「老师,我能不能给您对个下句?」老师还是很得意,说:「当然可以。」 纪晓岚说:「您念的是细羽佳禽,我给您对粗毛野兽,您的砖,我对石, 后我对先,死我对生,是: 「粗 毛 野 兽 石 先 生」 老师听了,知道纪晓岚是用谐音在骂他,鼻子都气歪了,但是,他又没对错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