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赞誉诗经》中某一首诗“最得风人深致”《蒹(jian)葭(叫)》,《诗经•秦风》篇名。 原诗为:“蒹葭苍苍,白露 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 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 水中址。” 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诗是在水边怀念故人,泛指思念异地友人。这首诗共三章,每 章八句,通过写蒹葭、白露、伊人、秋水情景交融的意境,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表达了对美好情谊的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惆怅心情。 《蒹葭》。 2.为什么王国维的诗词怎样王国维是著名的词学家,在较词与诗词理论研究方面堪称一代大家,但其于写词方面并没有太突出之成就。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 (收入其《遗书》的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3.王国维称赞什么“最得风人深致”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意思是指《蒹葭》言情真挚感人、写景鲜明生动、风格朴素自然。 二、《蒹葭》 《蒹葭》全称为《国风·秦风·蒹葭》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三、《蒹葭》全文及释义 1、原文 蒹葭(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释义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扩展资料 名家对于《蒹葭》的点评 一、朱熹: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 (《诗集传》) 释义:说到充满秋深露水的时候,心中中意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去上游、下游去寻找都找不到。然而并不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二、方玉润: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 (《诗经原始》) 释义:这首诗歌在《秦风》中,风格与其他诗歌完全不同。一个好战的国家,忽然出现这篇高超的作品,可以说是鹤立鸡群,独树一帜。 三、王国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人间词话》) 释义:在《诗经》的所有诗歌中,《蒹葭》这一篇言情最为真挚感人、写景鲜明生动、风格朴素自然 四、高亨:这篇似是爱情诗。诗的主人公是男是女,看不出来。叙写他(或她)在大河边追寻恋人,但未得会面。 (《诗经今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秦风·蒹葭 (《诗经》篇目) 4.王国维《诗经古谱》什么地方有售/link?url=s3eh-p7H4W1JEMj8fqSZQb29d-1qM-Q24wYBtY4vWcuB9YX7T9D5sud8qYp8TNi8xKkL65G8XoSyFjdMnchG3KNyuxGwW1cxmlX2Ani-5T7诗经古谱.上下卷.清袁嘉谷编.清光绪三十四年学部图书局石印本.1908年袁嘉谷是王国维的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