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采菽诗经

1.诗经·周南·芣苢

这要与后面的芣苢结合起来理解。

芣苢:就是车前草,

采采:美好、繁盛的样子。文选.祢衡.鹦鹉赋:「采采丽容,咬咬好音。」清.文廷式.贺新郎.别拟西州曲词:「采采芙蓉愁日暮,又天涯芳草江南绿。」

《诗》言“采”者不一,“采”的后面,通常总有事、有情,如《唐风》之《采苓》,如《小雅》之《采菽》《采薇》《采绿》。唯独《芣苢》,“采”的本身,就是故事,也就是诗的全部。这里边没有个人的事件,如心绪,如遭遇,却是于寻常事物、寻常动作中写出一种境界,而予人一种平静阔远的感觉。钟惺所谓“此篇作者不添一事,读者不添一言,斯得之矣”,是抉得此诗之神。每一章中更换的几个字,虽为趁韵,却非凑韵,倒是因此而使诗有了姿态,有了流动之感。诗原本可以歌唱,那么《芣苢》若配了乐,调子一定是匀净、舒展、清澈、明亮的。如今止剩了歌辞,而依然没有失掉乐的韵致。

我赞成王力先生的说法,不能按现代语法解释古代文字。古代文字只有用古代语法解释,才能反映当时的写作意思。

2.采菽堂古诗选是什么书

《采菽堂古诗选》,又名《采菽堂定本汉魏六朝诗抄》,38卷,附补遗4卷。陈祚明(1623-1674)编,用其书斋的名字命名此书。

此书以明朝《古诗纪》为蓝本选编,收集了汉魏六朝的乐府和文人的佳作,特别推崇陶渊明的诗,对陶诗几乎全部选入,此外,则多取曹植、阮籍、谢灵运、鲍照、沈约等人的诗作。

此书前有凡例,诗后都有评语,诗题下面还有对于作者的介绍,评价也以诗的艺术特色为主,为后来的选诗家所重视,多加引用。

《采菽堂诗选》自清乾嘉以后流传不广。

3.何锡予之《采菽中采菽采菽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莒里面盛。

君子远道来朝见,王用什么将他赠?虽然没啥赐给他,路车一辆四匹马。 还用什么将他赠?龙袍绣衣已制成。

泉水沸腾涌向前,采摘芹菜在泉边。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旗帜渐渐近。

旌旗高高随风展,鸾铃阵阵响不断。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蔽膝围股上,下有绑腿斜着裹。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

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策命颁给他。君子心情多快乐,神赐福禄无突祸。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密密浓。君子心情多快乐,镇邦定国天子重。

诸侯君子真快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左右臣下也干练,君子命令能遵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绳索系住不动摇。诸侯君子真快乐,天子量才用以道。

君子心情多快畅,福禄厚赐好关照。从容不迫很自在,生活安定多美好。

4.采苹诗经拼音

正确的写法是《采苹》,出自先秦佚名《诗经》中《国风·召南》中,全诗注音如下: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yú yǐ cǎi píng ?nán jiàn zhī bīn 。

yú yǐ cǎi zǎo ?yú bǐ háng lǎo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yú yǐ shèng zhī?wéi kuāng jí jǔ 。

yú yǐ xiāng zhī ?wéi qí jí fǔ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yú yǐ diàn zhī ?zōng shì yǒu xià 。

shéi qí shī zhī?yǒu qí jì nǚ。白话文释义: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

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筥和方筐。

什么可把食物煮?三脚錡与无足釜。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

这次谁来做主祭?恭敬虔诚待嫁女。 扩展资料这是一首叙述女子祭祖的诗。

《左传·隐公三年》将其与《召南·采蘩》《大雅·行苇》《大雅·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而更多的古代学者受“诗教”的影响,认为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现代学者大都认为这首诗是描写女奴们为其主人采办祭品以奉祭祀的诗篇。

此诗叙述的是少女临出嫁前庄重严肃地准备祭品和祭祀的情况,详实地记载了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反映了当时的风尚习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首章两问两答,点出采苹、采藻的地点,次章两问两答,点出盛放、烹煮祭品的器皿,末章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诗歌叙事不假修饰,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通篇不用一个形容词,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义又不完全雷同,显得连绵起伏,摇曳多姿。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