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苏联的诗歌

1.【前苏联的伟大诗人有哪些】

(1) 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三类: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和永垂不朽的人.(索洛乌欣) (2) ……当我们踏入茫茫人生时,第一个感觉就是饱尝人民极大的悲痛,经历人民命运的正义光明以及滋长归属于这种命运的生死与共的精神.(沃兹涅先斯基) (3) 我永远不会抛弃浪漫主义精神,不会抛弃它那净化心灵的火焰和人道主义的热情,不会抛弃它那永恒的激荡.浪漫主义不允许一个人变得虚伪、无知和怯懦、残酷.在浪漫主义精神中包含使人崇高的因素.(巴乌托夫斯基) (4) 祝太阳万岁,黑暗永远隐藏!(普希金) (5) 今天生活也是以往岁月的沉淀,要了解今天,就必须了解昨天和前天.(特里丰诺夫) (6) 诗是“内心深处成熟起来的种子”.(杜金) (7) 诗歌创作凭的是真诚,不要企图穿别人的衣裳;不要企图耍什么花招,像往酒里掺水的奸商.(加姆扎托夫) (8) 为了俄罗斯大地,“既便进了天堂里也要哭泣”!……(茨维塔耶娃) (9) 我全身战栗.千万别践踏绿草!要知道,太阳还要照耀.……(布宁) (10) ……别气馁,纵使目前大地坚冰雪封,春天仍然到来,一切都得融化、解冻.那束缚我们手脚的仿佛凝滞不动的生活秩序也一样.乍看起来,它不可动摇,可我们已经发现,它外强中干,没有什么可怕.而太阳的光辉,以及能反映这些光辉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气馁.(托尔斯泰) (11) ……在疑虑不安的日子,在痛苦地思念祖国的日子里——惟独你给了我支持和鼓舞.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假如没有你谁能面对故乡发生的一切不悲痛欲绝呐?然而,不能设想,这样的语言不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屠格涅夫) (12) 我的全部道路就是从孤独走向人间.(普里什文) (13)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的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赫尔岑) (14) 诗人是祖国的眼睛.(叶甫图申科) (15) 在我们背后有如此光彩夺目的文学,有如此一批高入云天的巨人,以致我们每个人若要把读者从他们那里吸引开哪怕一天或者一小时,也必须切实地想一想究竟有什么理由根据.(阿斯塔菲耶夫) (16)文学的目的在帮助人能理解自己,提高他们对自己的信心,发展他们对真理的志向,反对人的庸俗,善于找出人的优点,在他们心灵中启发羞愧、愤怒、勇敢.把一切力量用在使人变得崇高而强大,并能以美的神圣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高尔基) (17) 科学可能移动珠穆朗玛峰,却丝毫也不能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善良一些,只有艺术家能做到这一点,而这也正是艺术的主要任务.(索洛乌欣) (18) 生命就在于工作、欢乐和不停顿地(一定要不停顿地)去了解暴风雨的清新气息,让全部思想都彻底地透透新鲜空气.(巴乌斯托夫斯基) (19) 我的力量在于,我没有把自己才干的天然黄金送到造币厂去.((普里什文) (20) 文学就基本性来说,它不能不是时代愿望的体现者,它不能不是时代思想的表达者,只有那些在强大蓬勃思想影响之下,只有能够满足时代的迫切要求的文学倾向,才能深刻灿烂的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 (21) 如果人类毁灭了,一切进步都是反动.(沃兹涅先斯基) (22) 读读吧,诗可以使人变好.(克鲁泡特金) (23) 作家要写的是广阔的生活,是整个人生,自己什么也没有经历过,没有体验过,怎么写出真实感人的东西来呐?(拉克莎) (24) 我们真正安身立命,有所作为之地惟有父母之邦.因此之故,我未尝不愿将此身全部浪掷国外,只是此后我又何处借得一生,以便我再回国安享!(佚名) (25) 因为笔,虽然短,却能投下一条长长的影子.(库弗) (26) 构成真正诗人的必要条件,当代性应居其一.(别林斯基)。

2.苏联著名作家诗词

No.1:克雷洛夫——使寓言突破道德训诫界限的“反叛者”

克雷洛夫是俄国著名的寓言作家,诗人,与伊索和拉·封丹齐名。他通过将寓言内容与现实紧密联系和自己幽默而朴实的语言风格使寓言突破了道德训诫的界限,成为了讽刺的利器。他通过寓言这一体裁将俄罗斯民间的生动朴实的语言引入俄罗斯文学,为俄罗斯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表作:《大炮和风帆》、《剃刀》、《鹰与鸡》

No.2:亚历山大·普希金——“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亚历山大·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被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代表作:《上尉的女儿》、《叶甫盖尼奥涅金》

有人将上世纪80年代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在那个文化全面复苏、新思潮风起云涌的年月,普希金给予我们的远不是几首歌咏爱情与友谊的诗篇的熏染,关于自由、关于正义、关于理想、关于生活,我们都能从他那真挚饱满、激情四射的歌唱中得到最形象、最动人的答案。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普希金是一段挥之不去的美好的集体记忆,是一笔无法割舍的精神财富。

No.3: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亚诺夫斯基笔名果戈里,是俄国伟大的批判主义作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自然派,即以批判的态度对俄国专制农奴制度现实进行直接反映的一派作家。他善于描绘生活,将现实和幻想结合,具有讽刺性的幽默,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死魂灵》、《钦差大臣》

《死魂灵》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石,也是果戈理的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顶峰。别林斯基高度赞扬它是“俄国文坛上划时代的巨著”,是一部“高出于俄国文学过去以及现在所有作品之上的”,“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高度艺术的作品。”

No.4: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世界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他不仅是俄国文学史上,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莱蒙托夫鲜有直接意义上的政治抒情诗;社会政治课题通常融人到他的哲学和精神思考体系中。这在莱蒙托夫19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诗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代表作:《大贵族奥尔沙》

3.求问一段俄国诗句我隐约记得是普希金内容具体不记得了大体意思好像

《啊,春天》——普希金 啊,春天,春天,爱情的季节,你的出现对我是多么沉重,在我的心灵和我的血里那是怎样痛苦的激动……我的心啊,对欢乐早已陌生……一切明亮的、令人欣喜的只令我厌腻,只令我疲倦.还是给我飞旋的风雪吧,我要漫长的冬夜的幽暗.你说的应该是这首诗吧!百科居然没有!我也在网上搜了好久,这都是整理的答案.“凛冽的寒风是洗涤灵魂的唯一方法”是对于普希金这首诗的点评分析.而今,有几人能如老翻译家那样理解普希金呢?过去成了一页轻轻揭去的日历,眼前难以抵挡春日的诱惑,谁还愿意去在凛冽风雪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呢?希望以上能够回答你.谢谢。

4.求一首苏联诗人的诗歌

青春的秘密

作者:马雅可夫斯基

不,

那些人不是“青年”,

他们迷上了草地和小舟,

又开始喧嚣和胡闹

用烧酒灌漱咽喉。

不,

那些人不是“青年”,

他们在春天的良夜里

装模作样摆弄时装

让喇叭形的裙子拖曳在林荫道上。

不,

那些人不是“青年”,

他们感到血液里发痒

但却在爱情里浪费着朝阳一般生命的火光。

难道这是青春?

绝不是!

光是十八岁还很不够。

那些人------

才算得青年,

他们能代表所有的孩子对年老稀疏的战斗队伍说:

“我们要改造地上的生活!”

青年-----

这是一个称号------

献给那些加入战斗的青年共产国际的人,

献给那些为了把劳动日变得愉快、轻松而战斗着的人!

5.找一首苏联的诗歌有一首苏联的诗歌,描写二战期间战士盼望回归家乡

我最爱的一首诗歌之一,缘分啊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忧伤满怀 等到大雪纷飞 等到酷暑难耐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 一股脑儿抛开 等到遥远的家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心灰意冷 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 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着 啜饮苦酒 把亡魂追念 你可要等下去 千万不要同他们一起忙着举起酒盏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 感到意外 那些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苦苦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是你把我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人明白 只因为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等待 背景 《等着我吧》写于苏联卫国战争初期。

1942年1月,许多文学家和音乐家准备撤往大后方,暂住莫斯科旅馆,西蒙诺夫把他的诗集送给了作曲家M。勃兰切尔,勃兰切尔为此诗感动,随后即谱了曲。

当时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国家处在艰难之中,这首诗描写了战士的希望和妻子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和信念,一经发表争相传抄,给了战士以极大鼓舞,有的战士特意把此诗抄在信中寄给妻子。 有位战士在战后写信给西蒙诺夫说:“您的诗,以及您在诗中所表达的对亲人深切的爱,支持我们度过战争岁月。”

战后,西蒙诺夫以此诗为题,写了一出多幕话剧,导演戈尔恰可夫特意要求由勃兰切尔谱曲的《等着我》要保留在剧中。

6.苏联革命时歌曲

喀秋莎

作于1938年,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马特维·勃兰切尔作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作词,是一首二战时苏联经典歌曲。

1938年,张鼓峰事件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夏秋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著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便把它谱成了歌曲,迅速唱遍了苏联,在苏维埃共和国联盟中顿时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

扩展资料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如此说来,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喀秋莎

7.俄国著名诗人有哪些

鼻祖茹科夫斯基(1783~1852)原是从感伤主义蜕化而来,他的大部分诗歌远离现实,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谐,宣扬神秘的宗教观念,但他发展和深化了卡拉姆津对人物的心理剖析。

巴丘什科夫(1787~1855)的后期诗作也有类似之处。随着贵族革命的酝酿,又涌现了反对暴政、颂扬自由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 十二月党诗人雷列耶夫(1795~1826)的《致宠臣》 普希金(1799~1837) 《致恰达耶夫》 (1818)、《高加索的俘虏》(1820~1821)。

雷列耶夫、拉耶夫斯基 (1795~1872)、丘赫尔别凯(1797~1846)和马尔林斯基(1797~1837) 克雷洛夫(1768~1844)的寓言广泛地表现社会的弊端和俄罗斯民族的智慧,形式活泼,文辞通俗。 格里鲍耶陀夫(1795~1829) 拉热奇尼科夫(1792~1869)的历史小说和柯里佐夫(1809~1842)的诗,也包含许多现实主义的成分。

30年代的莱蒙托夫(1814~1841)继承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 果戈理(1809~1852)使俄罗斯文学的批判成分显著增强 别林斯基(1811~1848)和赫尔岑(1812~1870) 车尔尼雪夫斯基 屠格涅夫 纳乌莫夫(1838~1901)、90年代还涌现了一批文学新秀:魏列萨耶夫 (1867~1945) 、库普林(1870~1938)、布宁(1870~1953)、安德列耶夫(1871~1919)、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

8.俄罗斯诗歌中的白桦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

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

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

读这首诗,除了感受诗歌意境的美之外,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白 桦 (叶赛宁) 有一株白桦, 立在我窗旁, 覆盖着积雪, 像披着银霜。

毛茸茸的枝上 冰凌儿挂满。 像雪做的衣边—— 流苏闪闪。

白桦笼罩着 梦似的寂静, 金色的火星 在雪花上跃动。 朝霞懒懒地 照在它四周, 将更多的银屑 洒遍枝头。

《伏尔加格勒的白桦》 玛•阿伽希娜 词 格•波诺玛伦珂曲 1、 你也在这俄罗斯长大, 那里,田野森林如画。 我们每支歌里有白桦, 白桦,家家户户窗下。

每年春来绽放出新芽, 它们迎风舞动枝桠。 但在伏尔加格勒的白桦, 一见它就心如刀剐。

2、 是从远处运来的白桦, 种下,静听羽草喧哗。 白桦度过怎样的岁月, 在那伏尔加格勒炮火下, 它在久久惦记俄罗斯, 它在怀念林区老家。

躺在白桦树下的人们, 你不妨问问它们吧。 3、 树下,草地没有被践踏, 地下,没有人来回答。

但是士兵他多么盼望, 有人常常哀悼着他! 就像妻儿来为他哭泣, 你也生来是一名战士, 你怎能会不理解他! 4、 你也在这俄罗斯长大, 这里,也是白桦的家。 如今无论你身在哪里, 你会记得我的白桦, 你看,坚忍挺拔的树干, 你看,默默舞动枝桠。

长在伏尔加格勒的白桦, 你永远也忘不了他。 (1967年) 谢尔盖·亚历山大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成分的外祖父养育。

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只身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

1916年春应征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19年参与发表意象派《宣言》,后来又写了《生活与艺术》(1921)批判意象派,表明了他向现实生活的回归。

1921年与邓肯结婚,第二年出游欧美各国,1923年返回苏联,并发表文章批判美国的生活方式。1925年9月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结婚,11月住院治疗精神病。

12月26日用血写了绝命诗:“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亲爱的,你永远铭记我心间。/命中注定的分离,/预示着来世的重逢。

//再见吧,我的朋友,不必话别无须握手,/别难过,莫悲戚——/这世间,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希罕。”28日拂晓前自缢于列宁格勒一家旅馆,时年三十岁,正是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

一年之后的冬天,他的坟头一声枪响,对他无限钟情而又被他一再错过的别妮斯拉夫斯卡娅为他殉情而死,据说叶赛宁绝命诗中“我的朋友”指的就是她。 十月革命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

因而流露出放荡不羁、玩世不恭的“叶赛宁气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组诗《莫斯科酒馆之音》(1921——1923)。“叶赛宁气质”很容易让人想起浪漫主义时代包孕两面性的“浮士德精神”,特别是“拜伦式英雄”,它们大致可以看作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代的表现。

“叶赛宁气质”其实是“乡村最后一个诗人”在时代变迁中发现自己站在时代发展的对立面的独特表现。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认为:“叶赛宁对待自己的生命如同对待一个童话,他像王子伊万骑着灰狼漂洋过海,一把抓住了伊莎多拉·邓肯,如同抓住了火鸟的尾巴。

他的诗也是用童话的手法写成的,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他诗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家乡的风光,那是俄罗斯中部地带,梁赞省,处处是森林,他像儿时那样,用使人眩晕的清新把它描绘了出来。”

叶夫图申科(1933—— )则把他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诗歌是一种土生土长的现象。叶赛宁的音韵放射着俄罗斯土地结构中所特有的那种矿物的神奇光彩。

叶赛宁的诗歌是俄罗斯大自然,俄罗斯语言(包括童话、歌谣、乡村民歌、谚语和俗语、远古时代部分流传下来的咒语、哀歌、仪式歌曲)所独有的产儿。” 他们对叶赛宁的把握无疑是极其精到的。

“忽而像玩牌似的摆开文字阵,忽而用心中的血把它记录下来”正是“叶赛宁气质”在其诗歌创作的两种不同表现。而他之所以被称为“一个最纯粹的俄罗斯诗人”正是由于叶夫图申科从深层次上把握住了导致“叶赛宁气质”的成因:出于对俄罗斯乡村的执着眷恋而不能认同现代文明的强大推进及其对乡村的破坏。

如果说普希金是一个走在时代前列、为争取民族自由鼓与呼的诗人,那么叶赛宁无疑在有意无意之中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反面角色”,他强烈渴望保留的是特定时代的地域文化,高尔基在分析他的死因时就认为他死于城乡文明的冲突,这个判断是相当深刻的。叶赛宁与白银时代的其他诗人不。

9.关于“等待”的苏联著名诗歌

等着我吧 作者:西蒙诺夫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

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

勾起你的忧伤满怀,

等到那大雪纷飞,

等到那酷暑难捱

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

等到那遥远的他乡

不再有家书传来,

等到一起等待的人

心灰意懒——都已倦怠。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不要祝福那些人平安: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

算了吧,等下去也是枉然!

纵然爱子和慈母认为——

我已不在人间

纵然朋友们等得厌倦,

在炉火旁围坐,

啜饮苦酒,把亡魂追荐……

你可要等下去啊!

千万不要同他们一起,

忙着举起酒盏。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死神一次次被我挫败!

就让那些不曾等待我的人

说我侥幸——感到意外!

那没有等下去的人不会理解——

亏了你的等待,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明白——

只因为你同别人不一样,

你能够苦苦地等待。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