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拉伯诗歌有哪些形式蒙昧时期的阿拉伯诗歌有两种形式:七行以下的“麦歌突阿”(短诗)和“格绥达”(长诗)。 每行诗由上下两句组成,行尾词须押韵。最著名的诗是“悬诗”。 即诗人们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市场举行赛诗会,优胜者将诗以金水书写悬于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故名“悬诗”。七首“悬诗”被认作极品,乌姆鲁勒·盖斯(500—540年)是其出类拔萃者。 他的代表作有: 让我们停下来哭泣, 眼前黄沙漫漫无边; 在戴胡里和豪迈里(戴胡里和豪迈里为地名), 把亲人和遗舍怀念。 这如泉的泪珠啊, 虽把我的心怀宽解; 那荒漠的疏疏浅迹, 又怎能把恋人追怀? 这首诗被古阿拉伯人当作创作和审美的标准。 他们在形容美时常说:像“让我们停下哭泣”那样美。乌姆鲁勒·盖斯描写自然景物的诗: 夜, 垂下它黑沉的天幕。 像大海汹涌的波涛, 卷带着无穷的忧思。 它伸开那硕大的身躯, 巨人般压抑在大地, 考验着我的耐心和勇气。 啊,漫漫的夜, 何时能熬到天明—— 天明的情景, 不会比黑夜更惬意。 描写女人的诗: 窈窕淑女,深居璇闺。 玉容多姿,秀不可攀。 体态轻盈,肌肤白皙。 素胸如镜,安适闲散。 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钟爱丰腴、白皙的女人。 因为沙漠里的女人被干热的气候晒黑了肌肤,辛苦的劳作和单调的食物又使她们瘦骨嶙峋。 诗人塔拉法·本·阿卜德(543—569年)与其情人卡乌拉分手时,作惜别诗如下: 千辛万苦追寻哈马德的卡乌拉之家 看不见倩影,难有美丽装束闪烁 与朋友休憩一会,好言相慰: “勿为悲伤而死,忍耐吧!” 我可爱的恋人,你这小家碧玉 即使嫁给显贵人家 也有如达陀小溪流中的一艘大船 伊斯兰教诞生后,对艺术影响很大,阿拉伯诗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原初质朴、自然、豪放的诗风中,增添了思想性和道德性。 伊斯兰教赋予诗以尊贵的位置,造就了杰出的诗人。伍麦叶时代,在麦加和麦地那呈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酿就了诗歌创作的氛围,拥有“一百个公民而有一万名诗人”之美誉。 诗人被看作宣传家,富人以财富购买赞美,哈里发以禄位或金银换取诗人对他们行为的称颂。伊斯兰国家的每个人,从农夫到哈里发,都喜欢听诵诗。 这时,不仅诗人被分成迷惘的情诗诗人和负有责任感的严肃诗人,诗歌的功用也分成普通教育性的或重在宣传性的。伊斯兰思想是诗人们选择美与丑的惟一准则。 2.阿拉伯文学有哪些巨著《一千零一夜》(或称《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巨著,讲述最具趣味的民俗故事,曾翻译成多国语言,一些故事被改编为戏剧、电影。 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是因其情节生动,故事曲折,对人类情感有深刻的智性诠释。《一千零一夜》中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是其一大艺术特色。 环环相扣,跌宕起浮,抓住读者的心弦。故事内容层层展开,巧设矛盾冲突,欲言又止。 《一千零一夜》吸收了《卡里莱和笛木乃》的部分故事,以及希腊神话、印度和波斯文学。其中的人物,男性有国王、大臣、盗贼、泼皮、懒汉、侠士、商人、工匠、自负者、老实人等,女性有恋人、阴谋家、私通者、骗子、女奴、本分人等。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通常认为应分作三部分:第一是讲述印度、波斯这两个地区的故事的,约8世纪时被译为阿拉伯文;第二是状写阿巴斯首都巴格达的风情的。作者不仅具象地映现出巴格达的繁荣,更赋予其创意和想象;第三是描绘14—15世纪埃及的生活的。 这一时期,埃及作家对《一千零一夜》的前两部分进行了修改、补充。据此,有人以为《一千零一夜》是反映中世纪埃及社会的一幅风景画。 《一千零一夜》以写实的手法记述了中世纪埃及的市井生活,包括商人的冒险、工人的劳作、能人的轶事等。对盛大的庆典活动、结婚仪式、祝贺新生与避邪祭祀等,都有详尽生动的描述。 对当时的人际关系,如家族成员间的关系、父子关系、君臣关系等也有不少阐述。总之,《一千零一夜》可谓古代埃及生活的百科全书。 不过,《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不仅限于埃及地域,更远到如中国等异域他方。书中人物往往借商贾旅行,云游天涯,对各国景物、人情的描写栩栩如生。 主角除了从事街市交易,还探险寻幽、会见要人、谈情说爱、结婚育子,书中的神话、童话般的喻世故事中,还富含令人警醒的诗歌、成语名言。它所营造的神幻境界及其神幻物如飞毯、神灯、所罗门魔瓶等,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资料源泉。 《一千零一夜》的始作者,至今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此书并非同一时期在同一国家写成,而是多人数代、长期积累扩充,终成今日的长篇巨制。 《一千零一夜》的作者非常同情弱者和社会下层民众,憎恶高官巨贾,鞭挞强取豪夺和穷奢极欲,褒扬诚恳忠实和清苦恬淡。作者常为穷人构思知恩必报的救星,因果报应,情节极富人情味,感人肺腑。 《一千零一夜》插图———山鲁佐德给国王讲故事 。 3.阿拉伯诗歌与中国诗歌的对比文学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最具特色,也是阿拉伯人自己最引以自豪的领域之一。 早期阿拉伯文学题材多为谚语、诗歌、故事,语言简洁明快、犀利、朴实,体现了阿拉伯人狂放而直爽的性格。伊斯兰以前的诗歌,以若干《悬诗》(Al-Mu`allaqat)为最杰出的代表。 帝国强盛的时代,阿拉伯文学由于吸收了帝国内被征服民族,及帝国周边民族文学的养分,而获得进一步发展。阿拉伯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文字优美,音韵或铿锵激昂,或婉转柔美。 历代诗坛,耆宿辈出。韵文、散文在阿拔斯帝国时代获得长足发展。 《天方夜谭》(或译《一千零一夜》)在数百年时间中被不断完善。它汲取了印度、希伯来、波斯、埃及、中国和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粹,使其成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学中的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