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新富瑞韩

1.【16.在《诗经》的流传过程中曾有“四家诗”,到后来只剩一家流传

16D17C《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雅、颂三类18A《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19C又称《左传》、《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左丘明所20D21B《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它反映了商周之际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历史22A23A24B25C“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王道仁政思想是《孟子》一书的核心/blog/static/177165055201011280193483/。

2.《诗经》流传过程中有齐鲁韩三家属于古文,毛诗属于今文,请问古文

由于“焚书”后许多东西没有了,汉文帝时期,广开献书之路,一些老学者凭记忆口述,以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形式和内容都与周秦古文有别,所以叫“今文”。

相对而言,周代所遗留下来的原始古本逐渐被发现(如武帝,景帝第五子鲁恭王从旧夹墙缝中得到的《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以籀书写就,所以叫“古文”。

当古文被发现时,今文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这给学者带来极大的麻烦。

钱宾四先生〈国学概论〉云:“推言其本,则五经皆古文,由转写而为今文,其未经转写者,仍为古文。其时博士经生之争今古文,其实则争利禄,争立学官与博士弟子,非真学术之争也。按斯言甚是。”。

3.【古代诗歌阅读,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闻雁韩洽朔风吹雁渡

(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作答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情感.“朔风”“霜”是寒冷的,秋冬时节的“江干”是寒冷的,“白”和“清”这冷色调也给人一种寒意.“月白霜清响尚寒”的“寒”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闻雁声后的内心凄怆悲凉.(2)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孤客”体现诗人的孤独寂寞;“故乡何处报平安”,表达了故国之思;结合背景,可知诗人表达出一种离乱之感.答案:(1)①作者选用朔风、秋雁、月白、霜清等意象来表现气候之寒.“朔风”“霜”是寒冷的,秋冬时节的“江干”是寒冷的,“白”和“清”这冷色调也给人一种寒意.(2分)②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寒”写响彻江空的雁鸣声,将听觉转化为触觉,突出声音之寒.(2分)用闻雁声后的内心凄怆悲凉来表现心中的寒意.(1分)(2)“孤客几回愁里听”之“愁”内涵丰富.①江畔深秋月夜凄清冷寂,雁声清响,作者孤身一人,顿生羁旅之愁;②故国之思;③离乱之感.赏析:开头两句描绘江畔深秋月夜的特定环境,渲染出一派凄清岑寂的氛围.朔风阵阵,冷月清幽,征雁南渡.写景之中运用了通感手法,嘹唳的雁鸣,响彻江空,而传来寒栗之感,由听觉形象转为触觉形象.同时还运用了反衬手法,以雁鸣之“响”来反衬出环境的荒寂.两句诗着意在一个“寒”字:“朔风”“霜”是寒冷的,秋冬时节的“江干”是寒冷的,“白”和“清”的色彩也是冷色调,甚至连声音也“响尚寒”.情景之中包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惨淡凄怆的情绪,折射出当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苦难现实.。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