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和岭有什么区别地理学是源远流长、脉络分明的。 伟大的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文化长河,浇灌着灿烂辉煌的地理文化。从《诗经》开始,就有关于山、川、风、云、雨、雷、动物、植物、土壤以及其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现象的记载。 其中的对于山的定义就有18种之多。列举如下: 1 .山 (山的通谓) 2 .谷 山所夹也。 3 .冈 高地。 4 .岭 高地。 5 .岵 有草木的山。 6 .屺 无草木的山。 7 .. 小山。 8 .梁 石绝水也。 9 .丘 高地。===鱼山之丘在东阿,葬曹植;墓地就是一小块高地。 孔丘的两种解释。 10.旄丘 前高后低的土丘。 11.阿丘 偏高的山丘。 12.宛丘 四周高中间低的土丘。 13.砠 有土有石的山丘。 14.邛 土丘。 15.京 高丘。 16.阿 曲陵。 东阿。 17.麓 山脚。 18.嶞 小山。 2.《诗经》 齐风 还“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意思是说,哇,你好帅哟,我们相遇,你我一起飞驰在崇山俊岭中 “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并驱,当然就是一起了,肩,意思是长了三年的动物,意思是说,我们一起追着两只长了三年的野兽,相互还打着招呼,两不耽误。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 ”茂,是长得漂亮了,意思是:哇,你长得好漂亮哟,与我相遇在美景如画的山间小路 “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牡,是说公的野兽,意思是:我们一起追着两只公的野兽,你向我行礼问好,其实跟上句意思差不多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阳。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这句跟上边基本是差不多了,意思是说,哇,又哇了,你长得好壮啊,先夸完了长得帅,完了又夸长得漂亮,再之后夸长得壮 3.孟仲季是什么意思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季是最小的,就像第一季度的一月是孟二月是仲三月是季 古代兄弟姐妹中排行从长到幼分别称为:孟(有时为伯),仲,叔,季。有三个时,通常取孟,仲,季。 古人又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又把十二个月分为四季即春夏秋冬,每季平均三个月。所以就有了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的叫法。 一样的分法: 一个月分为孟仲季,孟仲季就分别是上旬、中旬、下旬。 扩展资料: 示例: 一家有兄弟数人,在给他们起名字的时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长幼有序;这种习惯作法,如果从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叔是老三,季为老四。如三国时孙坚的四个儿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三子孙翊字叔弼,四子孙匡字季佐。这正是按照伯仲叔季取名比较有代表性的。 “伯仲”两字连用,表示相差不多,难分高下,成语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间”。 排行老大也有不用“伯”字而用“孟”字的。有人解释说“嫡长为伯,庶长为孟”,意思是说,古代贵族一夫多妻,如果长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则用“孟”字,不过事实上似乎并不完全如此。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孟仲叔季 4.岭外是指哪些范围的地方岭外就是岭南,也称为岭表,泛指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 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晋书•地理志下》中 将秦代设立的南海、桂林、象郡称为“岭南三郡”,明确了“岭南”的范围。 岭南自古为百越聚居之地。 秦末汉初,百越是南越国的辖地。 五岭为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 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 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到广东东部以及湖 南、江西五省区交界处,是我国江南地区 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水系和珠 江水系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在古代,五岭 山脉阻隔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通、经济、文化联系,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 远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 之地”。 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 梅关古道以后,岭南地区才得到逐步的开 发和发展。 商周以后,岭南与中原及长江流域有着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往来与交流。 战国时,岭北汉人由于经商、逃亡或随军征 战等多种原因,逐渐南迁。 但是,岭南的开 拓,是在秦代统一岭南后才逐渐开始的。 唐玄宗开元年间,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庾 岭新道工程,使其成为连通岭南、岭北的主要通道。 历代贬官的流放,对岭南地 区文化素质、文化水平的提髙,或多或少出过力。唐代流贬广东有史可考者,流 人将近三百人次,谪官近二百人次。 其中名人、士大夫更起到促进当地文化发展 的作用,如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寇准、秦观、汤显祖等大家。 唐诗中关于“岭外”的诗句有张说《岭南送使二首》:“狱中生白发,岭外罢红颜。 古来相送处,凡得几人还。”沈佺期《岭表逢寒食》:“岭外无 寒食,春来不见饧。” 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岭外资雄镇, 朝端宠节旄。”。 5.北岭有燕,羽若雪兮它出自《秦时明月.诸子百家》,现代作品。 是现代人采用诗经“四字文体”的一首仿作。原文为 北岭有燕,羽若雪兮; 朔风哀哀,比翼南飞; 一折羽兮,奈之若何; 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秦时明月叁诸子百家》是中国首部3D武侠动漫《秦时明月》系列的第三部。此片凭借宏大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使得挑剔的国内漫迷表示了赞许和认可,同时令国人感到国产动漫的进步,让人无比的欣慰和自豪,所有的人都擦亮眼睛期待着中国的动漫能越做越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公仗剑英雄,侠义少年,邀君共赴江湖游。千万重机关,万阙迷岭,快意恩仇续前缘。 6.诗经 中“终不离兮”出自哪篇“终不离兮”这首诗句并非出自《诗经》,而是出自《秦时明月.诸子百家》,现代作品。 原文如下: 北岭有雁,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翼折雨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赏析: “北林有雁 羽若雪兮”是说北边的森林里生活着一群大雁,羽毛像雪一样洁白。第一句抬出要描写的对象,后一句承接前一句解释说明,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朔风哀哀 比翼南飞”是说在朔风中比翼南飞。北边的大雁向南飞是很合理的,且大雁本就有南飞的习性。故应是“南飞”而非“难飞”。 “翼折雨兮 奈之若何”是说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又该怎么办呢。“翼折雨兮”是一句省略句。省去“翼为折雨兮”的“为”字。 “折”字为“摧残”之意,正好对应雪女那句话。若为“欲折羽兮”实在不通。“朔风凛凛 ,终不离兮”是合句。总结全诗,同时也承接上句:即使你翅膀被雨水摧残,飞不了了,我也终将不离。 7.诗经有几个地方描写枸杞和人们的关系共七个地方《诗经》中写到枸杞的6首诗全部在《小雅》部分.另一首诗在《国风·将仲子》.《小雅》第一篇写到枸杞的诗是《小雅·四牡》.这首诗共有5节,大意是在外服苦役的人们为了没完没了的\"王事\",远离家园,备尝艰辛,无暇顾及年迈的父母,为此而不胜悲伤.其中的第四节写到了枸杞:\"翩翩者骓,载飞载止,集于苞(茂盛状)杞.王事靡靡,不遑将母.\" 其二为《小雅·杖杜》,全诗共有4节,作品以一棵孤立生长的果树起兴,抒发了背井离乡的\"征夫\"与父母、妻子相互思念,盼望早日团圆的情怀.其中的第3节前4句写到了枸杞:\"陟坡北山,言采其枸.王事靡靡,忧我父母\". 其三为《小雅·南山有台》,全诗共5节.这是一首为贵族颂德祝寿的诗.作品以桑、杨、李和枸杞等树木比兴,颂扬\"君子\"德高望重,祝福他\"万寿无疆\",世代平安,子孙兴旺--\"保艾尔后\".诗中第三、第五两节与枸杞有关:\"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枸,北山有喻……乐只君子,保艾尔后\".据说\"枸杞\"一名的来由,源自两个树种特征的合称,其树干为\"杞树\"的形态;树枝则状如\"枸树\"鸡爪形的果实.此说在这两节诗文中找到了答案. 其四为《小雅·湛露》,全诗共4节,其中的第3节为:\"湛湛露斯,在彼枸杞,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这首诗记叙的是贵族举行宗庙落成典礼时,一位宾客以枸杞、红枣和梧桐等树比兴,颂扬\"君子\"高贵的身份、显赫的地位、敦厚的美德和英武潇洒的气质. 其五为《小雅·四月》,全诗共8节,其中的最后一节写到了枸杞:\"山有蕨薇,隰有杞荑,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大意是一位下层小吏到远方行役,遭遇变乱,久不得归,以山地荒野中的几种苦寒植物比兴,抒发自己痛苦不堪的心情. 其六为《小雅·北山》,全诗共6节.开篇即写到了枸杞:\"陟彼北山,言采其枸.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靡,忧我父母\".这首诗记述一位长期担负繁重徭役的下层小吏为了\"王事\",带领役夫前往遥远的北山去采摘枸杞,供贵族们享用.抒发了作者对年迈父母的深切忧思;对权贵们不顾下层百姓的\"叫号\"和死活,一味贪图享乐的不满情绪.《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记述的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事情,其中许多篇章系周人所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宁夏中河乡、中卫狼窝子坑的西周墓葬、车马坑证明,西周疆域已北越今六盘山,到达今宁夏黄河南岸的海原、中宁、中卫地区.《诗经》七篇歌咏的枸杞子在什么地方?其中六篇很难确指,唯独《小雅·北山》有地望可考,其歌咏采摘的应是今宁夏中卫市及其毗邻地区山川原野上生长的枸杞子.该诗篇名\"北山\",开篇头两句就是\"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其意思是说登上北山那高梁,采点枸杞子尝一尝.关于诗中的\"北山\",《山海经第十三·海内东经》载:\"泾水出长城北山,山在郁郅长垣北.\"《山海经》所说的\"长城北山\",即指\"郁郅长垣\"北面的\"北山\".\"郁郅长垣\"即今宁夏固原长城.固原长城北面的\"北山\",即今六盘山北垂及其余脉,亦即横亘于今中卫市海原县、中宁县及原中卫县香山地区的低山丘岭区.这一带的山脉,《山海经》称作\"长城北山\",《诗经》称作\"北山\".这一称呼延续时间很长.《三国志·魏书》载:\"若(诸葛)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上文中的\"渭\"即渭水;\"原\"即大原,今称固原、原州;\"北山\"即今宁夏固原六盘山北垂及余脉;\"陇道\"即穿越今宁夏海原、固原的六盘山古道.《三国志》说如果诸葛亮统兵渡过渭水,进入固原,占据六盘山北垂及其余脉的陇道关隘,就切断了曹魏从中原通往河西的陇山大道.由上可知,这一地区称做\"北山\",由来以久.这块低山丘岭区,古今都是盛产枸杞子的好地方.《山海经·西山经》等篇对枸杞子也有多处记载,指的还是这块地方及其毗邻地带种植的枸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