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最后注本

1.诗经的注本哪个好

读经一般可从汉注唐疏入手,所以最好还是要看一下《诗经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比较不错,但是中华书局(不太确定,也可能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毛诗传笺通释》并没有附上《诗经》原文,而全部都是解释性的文字。另外王先谦的三家诗考订是很有成就的。

如果你要研究《诗经》音韵问题,可能不太适合看宋人的注本,因为宋人对于叶韵有些滥用。 关于研究《诗经》音韵的问题不知道章太炎黄侃有没有好的资料可以参考,可以去国学论坛或者北大中文论坛询问。

以下是我从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一书中摘录整理的有关解释经文的几种体例,你可以稍微了解下。 注、传、说、训、微、故、解、笺、章句:自汉儒始,是时,学贵专门,不相通假,故释经文不出一家之言。

集解、集注、集释、集说:自魏晋始,荟萃众说,以成一书。何晏《论语集解叙》云:“集诸家之善,记其姓名,有不安者,颇为改易。”

正义:唐初最高统治者感到“经学多门,章句繁杂”,令孔颖达、颜师古整理五经义疏,每经只用一家的注解,而不杂他家之说。《易》从王弼注,《书》从伪孔安国传,《诗》用毛传、郑笺,《传》用杜预注,《礼》用郑玄注。

共计一百八十卷。这是后来合刻《十三经注疏》中最先写成的五部,其他八部,皆遵此例。

“宋学”:注解古书,至宋代而风气大变。有宋一代学者不屑墨守成规,拘束于一家之言,喜欢发挥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惜推翻前人就说,别创新解,以朱熹为代表。

清代李兆洛《养一斋文集》卷三《诒经堂续经解序》中说: 能守专家者,莫如郑氏康成。而其于经也,泛滥博涉,彼此通会,故能集一代之长。

能发心得者,莫如朱子。而其于经也,搜采众说,惟是之从,故能为百世之宗。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进一步指出: 由“专家”的途径发展下去,便流于拘隘;由“心得”的途径发展下去,便流于悍肆,这就形成了两派末流的大弊病。 参考文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诗经的最后一篇是什么

最后一篇是风雅颂的颂,名字叫《殷武》

殷武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

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

陟彼景山,松伯丸丸。是断是迁,方斫是虔。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3.《诗经》最早的注本是什么

1、《诗经》的注本,现存最早的是汉朝毛亨、毛苌所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2、《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代诗歌三百零五篇。先秦时期只称为诗,不称诗经。“经”字是汉儒加上去的。《诗经》经秦代被火焚书后,至汉朝复传世。传诗者共有四家,即齐、鲁、韩、毛。前三家已先后亡佚,仅存现在的毛氏《诗经》。

3、《诗经》中的诗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献之诗,大部分是歌功颂德体裁。

4.【诗经的最后一段好在哪里复制的闪.完整点,】

《诗经·小雅·采薇》一诗,共分六章,每章八句.该诗描写的是戍卒生活,在题材上堪称边塞诗的鼻祖.它之所以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不仅在于其表达了征人思乡的主题,还在于它的艺术上的成就.其中,尤以第六章为佳,成千古绝唱. 该章写士卒在归途中抚今追昔,既充满了痛定思痛的悲哀,又包含了作战生还的喜悦.昔日从军,正值暖春,万条杨柳,迎风披拂;今日归来,恰逢寒冬,雨雪霏霏,归路漫漫.想到战斗中的出生入死和征途中的艰难险阻,谁能知道诗人的劳苦忧伤呢! 诗人的忧伤,不仅在于归途漫漫、饥肠辘辘,还有一层,虽未明言,却也不言而喻,那就是忧念家人.常年从军,与家人音问阻隔.今日归来,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家人身旁,一句“莫知我哀”,表达了多深的思想情感啊! 千百年来,人们常用折柳表示送别之情,又以“依依”二字,表达惜别之意.“杨柳依依”的意象一经创造出来,便有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即便冥思苦想,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词代替它.也正是这个原因,该诗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句,它在我国的诗史上,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葆艺术生命力. 前人对该诗推崇备至者,多矣.《世说新语·文学》记载了谢安与谢玄叔侄对该诗的评价.一次,谢安问众子弟《毛诗》何句最佳?谢玄当即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宋祁在《宋景文笔记》中,认为该诗写物态慰人情,物中有我,景中含情.清人方玉润称“此诗之佳句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

5.诗经的最后一首是什么

诗经总分为3类,风,雅 , 颂

风 又分为 以下,周南 , 召南 .邶风 .鄘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齐风 . 魏风 . 唐风 .秦风 .陈风 . 桧风. 曹风 .豳风

雅 又分为 以下 ,鹿鸣之什. 南有嘉鱼之什 .鸿雁之什. 节南山之什. 谷风之什 . 甫田之什. 鱼藻之什 .文王之什 . 生民之什. 荡之什

颂 又分为 以下,周颂·清庙之什. 周颂·臣工之什. 周颂·闵予小子之什. 鲁颂·駉之什 .商颂

不知道你要的是那个最后一首,目录在上面,你自己找。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